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元宵节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舊年談舊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春节 故乡风俗 元宵节 除夕 丰县

    中断。蒸馍的日子,习惯上都要选个双数日子。大部分人家是选在腊月廿四日这天。因为在廿三这天,要将皇历头—灶君上面的月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灶君时留下来的。—烧去,表示送灶,家鄕似乎没有送灶的俗礼,只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形式而己。所以蒸馍前,凑着廿三日这天淸扫一下锅屋—厨房。廿四就可以淸淸焚爽的蒸馍了。廿四如果来不及,就在廿六或是提早在二十、廿二日,也无不可。选个双日子,无非在讨个吉利。如果再延后到廿八日,就有些太紧凑,做其他的事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蒸馍也有一种习惯上

  • 文章元宵佳節——朱門瑣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元宵节 往事回忆 乡野趣事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朱门总有些新鲜玩意儿与好戏看。那年的正月十五,适逢外祖母六秩华诞,张灯结彩,喜庆华堂,因此比往年更热闹,更好玩。嫣红姹紫,燕语莺歌,二十四座彩船,全由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划著,烟波翠黛,粉面桃腮,随着舟舫摆动。一到城门口,少爷、小姐、娘们、丫头,由朱门跑出来看热闹。有搭毛、有辫子、有挽簪的、有扭卷的,也有的清汤挂面,额前飘着浏海。四乡的人都放下活儿,有的前来酬神许愿,有的赶来做生意,也有的跑来看戏摆赌,所以人山人海,如似蜜蜂涌聚,蜻蜓

  • 文章請門臼姑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期  作者:鳳子  出版时间:1971-03-20
    关键字: 元宵节 请三姑娘 请门臼姑娘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故鄕有一种风俗叫「请门臼姑娘」也叫「请三姑娘」的事,这完全是太太,小姐和女孩子们的事,参加的全体是女性,男人不论老少一律不许与问的,她们在元宵节晚上,叫男人统统走开,关上大门,在门角落裏把一只畚箕覆在地上,由两个六、七岁还不懂事的小女孩子,在两边把畚箕的口扶起,前面点着香烛,烧过纸钱,磕过了三个头,就跪在地上,向着畚箕问:「三姑娘!我家今年财运好吗?」,小女孩扶起的畚箕口像点头似的顚动几下,表示好的。又问:「三姑娘!我个人今年

  • 文章我俚無錫度春節 禮節風範垂古今漫談故鄕度春節的囘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期  作者:言震遐  出版时间:1971-03-20
    关键字: 无锡度春节 万年粮 元宵节 春联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一到晚上小孩子人手一灯,有鲤鱼灯,兎子灯,彩凤灯……各色各样的灯,形成一片灯海,加上锣鼓喧天,热閙非凡,家家主妇忙着做元宵吃,男主人还要做收田财的工作,每家要到自己最近的庄田裏,竖上五个以上草把,把它点燃后再放爆竹,然后再把一个稻草燃成火把,奔囘家中,把未烧尽草把送入灶门,才算收到田财,这年一定五谷丰登,田蚕茂盛人口太平。以上这段时日裏,当家夫妇必须留家接待亲友,应付裏裏外外,年老一辈的长者,则可享受淸福,子孙绕膝,由子孙嘘寒问暖,奉侍

  • 文章故乡元宵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北里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元宵节 闹元宵 故乡回忆 风俗习惯

    特别好看,霎时,庭院内外似群星灿烂;大人们在供桌上垒起高高的花馍山。奶奶一声吆喝:「吃元宵了!」一家人才团聚在圆桌边,尽情地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刻。吃完饭我们提了花灯出门,巷子裏早已热闹起来,堆堆旺火熊熊燃烧,人们三五成群,看大戏,看焰火,小伙子耍龙舞狮,爬虎山,更有许多人,哪儿热闹哪儿赶,彻夜不眠,直闹到东方发白。那鄕情、热情、风情、眞情令人荡气回肠。美哉,元宵节!家鄕社火繁花似锦,民俗风情皆成灿烂文化,而《闹元宵》图,集中清晰地记录和再现了这些「景」、「情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