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说故事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嵊縣靈鵝村的人物傳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竺煥發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嵊县 竺鸣涛 传说故事

    ㈠高人竺航竺氏名航,幼卽神通,天性頑皮。某日,旭日當空,母命其看管穀子,怏然曰:「天將下雨,穀子不必曬了。」母洞穿其心,遂怒斥「不該胡說八道」,並命其速去。竺航無奈,不悅而去,穀場無人,單獨無聊,隨便檢拾起數片瓦礫,用弧度向下,以兩塊磚頭支撑,狀如小屋,不久,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倏然下起傾盆大雨。其母匆匆抵場、急急忙忙收拾,並予覆蓋時,竺航隨將瓦礫推倒,大雨立卽停止,竺航也溜之大吉了。而其母且已累得氣喘如牛,全身也被雨淋得一絲不乾。成人後,道行更深,一日...

  • 文章《呂洞賓傳》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吕洞宾传》序 书序 传说故事

    呂洞賓者,神仙中人,也今謂之民俗人物。其名氏、年籍、事跡等咸屬傳說,大抵傳云姓呂名巖,一名巖客,字洞賓、號純陽子、後人稱呂祖,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人。二舉進士不第,黃梁一夢,悟人生虛幻經十試,悟全眞,內丹外丹,雙功全修,普渡衆生,身兼仙佛。背負天遁神劍,爲世間行俠仗義,懲惡勸善。遊戲人生,或酒或色。詩作驚人,《全唐詩》錄其詩五卷,記各體詩二五三首,詞三十闋。怪哉!其事跡先後綿延五百餘載,奇哉!呂祖又爲道教八仙之一,五文曲星之一,又爲孚佑君,有廟專祀,計...

  • 文章白居易拜謁考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沈舟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白居易 科考 传说故事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名滿四海,詩揚千秋。豈知白居易在未達前,亦曾爲了功名和岀身,數次干謁當道。白居易幼時,性嗜遊逸,不肯潛心筆硯。年十五,才知有“進士”一詞,和“科舉”一道,於是一改舊態,發奮攻讀。他白天課賦,晩上課書,抽空兼課詩,學習刻苦,奮不知疲。期在有成,志在必得。拜謁名詩人顧況白居易以詩干謁顧況一事,已成文壇佳話,衆所週知。相傳,白居易未冠之年,曾上過一次京都長安。一則想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二則想干謁公卿,爲他日考進士作些準備。當時著名詩人顧況...

  • 文章“車回東”村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杜世榮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项橐 孔子 车回东 村名的由来 传说故事

    相傳,在二五〇〇多年前,春秋末年,大教育家孔子爲了訓禮傳教,率領其顏回、子路、子貢、公治長等五六個弟子一行周遊列國之間。那是一個仲夏的一天,孔子乘坐馬車,驅車過了汾河西岸,岀遊到了古晉國的一個村莊——玉泉村(今山西省襄汾縣永固鄕車回東村)。途經這個村的肥沃田野,時値中午,只聽哨聲四起,孔子頗覺蹊蹺,正當他們一行環顧四周,循著叫聲走去,不覺哨聲遁去,突然就瞧見眼前路邊岀現兩三隻禾鼠,仰頭恭恭敬敬挺身直直地站立在堰頭墳墩頂上,嘴裡打著清脆悅耳口哨,兩隻前爪還...

  • 文章對廣勝寺的幾則回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溫震東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广胜寺 人生回忆 传说故事

    《山西文獻》第五十一期一一三頁有牛向明先生《廣勝寺未遭折毀的奇蹟》一文,拜讀後引起我六十五年前對該寺的一段回憶。那時我在洪洞玉峰山中學讀書,該校是基督教內地會所辦的普潤中學,因地址在城北一名玉峰山的土山上,人們均呼玉峰山中學,連正名幾乎很少人知了。一九三三年學校放春假時,高作雄同學約我去他家並順道去趕廣勝寺的廟會(龍王廟),路上遙見飛虹塔金光四射,異彩奪目,走近又爲這一宏偉建築所驚嘆。那時年幼尙不懂文物古蹟之重要,只是一種好奇心的驅使。廣勝寺有三處令人留...

  • 文章狐仙祟人見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狐仙 传说故事 乡野趣闻 灵验经历

    早年民智未開,鄕愚婦女大多迷信鬼神。民國三十年前後,家鄕女巫大行其道,假託某仙附體,可治百病惑眾;所幸除香紙資費而外,尙無歛財之事。女巫多爲年事較高之孤寡老婦,據說地仙(狐屬)託女巫行醫,以增益其道行;若藉機歛財,則必遭譴云。然亦有非常靈驗、神奇、使余百思不解者,茲就見聞舉述如後:一、家母系出名門,知書達禮,篤信耶敎,常排斥邪說荒謬無稽,後爲狐仙所祟,致纏綿床笫數載,終於屈服,遂放棄耶敎,但誓不爲女巫。民國二十九年冬夜,余侍母於病榻前,母忽而怒曰:「莫說...

  • 文章銅鼓的故事——紀念先師凌純聲教授百歲冥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壮族习俗 铜鼓研究 传说故事

    一九五〇年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凌純聲博士發表論文於《台大文史哲學報》。一九五四年,凌教授又撰寫一文,時任助教的弟子李亦園代為謄稿,凌先生說:「將來可以回大陸時,你應該去廣西或雲南看看他們博物館公藏和村寨裡私藏的銅鼓。」二〇〇〇年,享譽學界的李亦園院士終於成行,造訪廣西博物館,深究銅鼓的形制、文化叢結與傳說,寫成。李院士說:「二〇〇二年是先師凌純聲教授百歲冥誕,謹以本文敬表紀念之悃。」

  • 文章高僧雲遊棲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趙平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桂林名寺 高僧云游 传说故事

    大凡名山有佛緣。桂林城東普陀山是隋唐以來的名山,曾經高僧雲遊,一次次播下佛緣。曇遷(五四二—六〇七年),北周高僧。北周武帝平齊滅佛時,他曾南遊南京等地,他是否來到桂林,沒有直接記載。但有史記,他在桂州(今桂林)刺史蔣尹宅中偶獲《攝大乘論》。《攝》論是南朝梁、陳之際西竺高僧眞諦的第一部譯本,傳播還僅在南方。曇遷之後,《攝》論之學已貫大江南北,爲中國佛教的一大學派。可以認爲,曇遷已在這次南遊中來到桂林。開皇七年(五八七年),曇遷和尙已是很有學問的律僧,作爲當...

  • 文章舜帝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楊明珠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舜帝简介 传说故事 象耕鸟转

    舜,父系氏族社會期部落聯盟領袖,五帝之一,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生於諸馮〔在今山西省永濟市〕,十分勤勞,有孝道,故受四嶽推舉,承堯命攝天子之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驩兒和三苗四人,堯逝世後繼位,都蒲坂〔在今山西省永濟市〕。政治清明,國泰民安。之後,又咨詢四嶽,挑選賢人,以治承有功的禹爲繼承人。暮年居於牧官〔又稱離宮,系禹爲其建造〕,葬於鳴條〔均在今山西省運城市〕。據《蒲州府志》、《永濟縣志》、《安邑縣志》等地方史志和《水經注》記載,舜...

  • 文章荀息評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高樹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荀息 假道灭虢 骊姬之乱 传说故事

    一、姓名居址與信證荀息,一名荀叔,原姓名是“原氏黯”。其祖籍不詳。今以抗日戰爭,原汾城(即今襄汾)縣荀董村有“荀息董狐二大夫故里”古石碑一幢,砌于村之東門口外照壁內側,村西偏北的土丘之巓“有荀息董狐二大夫祠”一座,明清之際合併於重修軒轅黃帝廟之正殿東側;而近年出版的《襄汾縣志》也列荀息於“人物”之首。據此可以肯定,荀息其人即是襄分荀董村的古代人氏,應無疑義。此外,荀董村東、濱城牆之原大車路迤北一華里多、與東西向的另一大車路交處,向被村民呼爲“荀家十字”,...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