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共返回2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英山怪人聞小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陶振民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趣闻 人物传记

    此篇有味笑料,雖有少數地方,不能登大雅之堂,編者以事旣眞實,便不忍割捨,故仍刋出,以博讀者噴飯大笑。

  • 文章黃侃的奇聞軼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3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黄侃 人物回忆 趣闻

    黃侃,字季剛(一八八六—一九三五),是蘄春縣靑石鎭大樟樹人。他旣是辛亥革命先驅;又是著名的國學大師。名列淸末民初四才子(康梁章黃);又是章黃學派創始人之一。他小時候是神童,能出口成章,過目不忘;又勤奮好學。五歲曾作《寄大人詩》:「父作鹽梅令,家有淡泊風,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道出了他父親黃雲鵠爲官淸正的難能可貴品質。他年輕時,官費留學日本,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成爲激進分子,曾寫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文章,起了辛亥革命的號召,武昌首義的...

  • 文章向榕錚有縫插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作者:有是齋主人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向榕铮 人物逸事

    文◎有是齋主人向榕錚將軍,吾鄂大冶人,系出名門,爲辛亥革命先賢向海潛將軍哲嗣。畢生獻身軍中法制工作,既富專業素養,兼以處事週密,公忠體國,爲歷任國防部長自宋長志以降至李天羽先後十四任所倚重,歷久不衰;屆齡光榮身退。退役後膺任國軍曁家屬扶助基金會董事長、復任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理事長,積極聯繫辛亥志士後裔,慨然以發揚辛亥精神爲己任,穿梭兩岸,頗負盛名。兩任屆滿,飄然引退,榮獲會員推舉爲榮譽理事長。向將軍晩歲潛心禮佛參道,慧根亟俱,道行日深,有是齋主人視之如佛...

  • 文章日照壞才李刻學的故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李刻学 人物趣闻 人物回忆

    世间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文豪、也有坏才博学出名的小人物,在逊淸时代,日照县就有一人,名叫李刻学者,幼儿时就聪明过人,均以神童称之,据邑中鄕愚之传说,其人每晨上学时,经过一道小河,有一老者等候为其背河,久之经问其故,老者云:「我是这方土地神,你是文魁星降生,将来有状元之尊,我背你是奉上帝之命」李某回家后即吿其母,而母正在烧火做饭,喜极而忘其形,竟用火叉捣向锅门曰:「将来我儿子中了状元、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不意竟将灶神的门牙捣掉数个,灶神启奏天庭上帝大怒

  • 文章辜鴻銘逸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人物趣闻 人物传记 辜鸿铭 历史

    (一)辜鴻銘初從英國歸來,中文不甚了了,他在張之洞總督衙門任洋文案,之洞督率他學中文,進步甚速。之洞喜打詩鐘,曾對辜氏說:「你是福建人,福建文人,多會打詩鐘的,你爲甚麼不學?」辜氏卽拼命下功夫,半年後,居然也能露一手了。一日,之洞集僚友爲詩鐘之會,出「不倒翁」、「砧板」,爲分詠格。辜鴻銘見一班同事搖頭擺腦地一彈三歎,覺得很有趣,便寫出一對詩鐘,最先交卷。之洞一看,亦爲之笑不可仰,聯云:問他何事搖頭腦(不倒翁);此物從來厚面皮(砧板)。(二)袁世凱逝世時,...

  • 文章蘇省昔日長官掠影(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赵伯先 人物感怀

    八、湖南才子的上司提到這位上司而冠以「湖南才子」的頭銜,我們蘇省年齡較長的父老,一看便知我指的是誰。爲什麼我不提出他的名字呢?在我內心裡,實有難言之痛,也可以說,確有「不忍」。他具有絕世的才華,可惜大節虧損;本應「流芳」,竟致「遺臭」。「卿本佳人,奈何作賊」!這是我做下屬的矛盾心情,不必指名道姓了。現在且略談他在蘇省做我長官時的一點印象。談到他的儀表、談吐、文筆和工作表現,令我們做部屬的,深感到當「才子」之名,絲毫無愧。他是主管蘇省敎育,其過去成績,另有...

  • 文章涇陽陳澄清大師釉上彩繪的造詣和成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本刋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陈澄清 彩绘 人物成就 陶艺

    陳澄清先生,於民國十二年生於涇陽縣,天賦聰穎,好學勤修,有超人的才華和出神入化的繪藝工夫,尤其彩繪陶藝畫作精傑,爲人叫絕稱頌,昔在大陸已見草創繪作,來台以後,更專心致志,潛思密化,專研傳統陶瓷粉彩繪製,進步神速,堪稱一絕。先於「市拿陶瓷公司」從事該項繪畫,成績斐然,博得台灣手工業研究所的靑睞,被聘爲授課老師,以其謙冲之賦性,和出類拔萃的技藝,循循善誘爲陶藝滋植後進,培養人才,桃李春風,博得學員的愛戴和藝苑的推崇,最近於五月一日至五月廿九日假台北市延平南路...

  • 文章石蘅靑先生軼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2期  作者:曹心源  出版时间:1972-01-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石瑛 轶闻

    石瑛蘅靑先生,陽新縣燕厦鄕人‘考中武昌府第一名擧人後,深受當時鄂督張文襄公之器重,以官費送到日本振武學校,畢業後,繼由日本政府保送到德國陸軍大學深造,畢業考試,以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石先生囘國後,歷任省級及中央各要職,勳績卓著,貢獻偉大,在全國人的交口稱譽聲中,極負盛名,業在湖北文獻,迭有詳盡刋載,玆不重述。惟石先生少年時代,在陽新本縣,由南部到北部,訪得兩位名師,先後列入門墻,執弟子之禮,這一段極有意義經過,知之者甚鮮,故無人傳之,遺爲漏洞,殊爲惋惜。...

  • 文章京山鄕賢軼事三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2期  作者:胡汝懷  出版时间:1972-01-10
    关键字: 乡贤 轶事 人物传记

    一、郝俊夫子郝俊字楚望,明天啓年間進士,游官至給事中,因闢佛觸上忌,貶江西貴谿縣令,崇禎時,疏請歸養,隱居京山縣孫家橋康樂大堰附近,著書自遣以終。進祀文廟。先生著四經解(未傳,但間有流傳於士人口者)刻朱子(熹)木像,置書案上,凡認朱注有不當處,另加注己見,便用筆管敲木像頭說「你錯了」論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某者焉,不如某之好學也。傳說先生將句讀改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某者,焉,不如某之好學也。不如某之好學,焉不如某之好學,後者的語義,似更能勉人以好學...

  • 文章記樊樊山二三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樊增祥 断案

    樊燮與左宗棠恩施樊增祥先生,字嘉父,一字雲門,號樊山,世多傳其出自書香門第,殊不知乃將門之後也。先生之尊人爕,字鑑庭,早歲投身行伍,積功洊升湖南永州縣總兵,署理湖南提督,駐防零陵。咸豐八年冬,因公赴省晋謁巡撫駱秉章氏,時湘陰左宗棠,以擧人作幕撫院,實主撫院一切事務(相傳左爲湘撫拜摺入奏,駱氏事前多不知之,信任之專,史乏先例),駱氏延晤鑑庭時,以對所洽之事,不甚了了,乃囑其與左詳商,詎左與鑑庭因立場不同,意見相左,左固氣盛,毫不爲人稍留餘地,鑑庭亦非弱者,...

共252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