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习惯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臺北市林森縣同鄕會章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1期  出版时间:1969-03-15
    关键字: 林森县同乡会 章程 宗旨 风俗习惯

    中华民国五十八年二月廿二日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通过修改。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第二条:本会以联络同鄕情感,发挥互助精神,并协助政府擧办公益事业,共谋社会福利为宗旨。第三条:本会会址设于台北市。第二章 任务第四条:本会之任务如左:一、关于改良鄕亲风俗习惯事项。二、关于发展鄕亲职业敎育事项。三、关于擧办救济事项。四、关于调查鄕亲生活事项。五、关于擧办社会公益事业事项。六、关于协助地方建设事项。第三章 会员第五条:凡旅居

  • 文章臺北市林森縣同鄕會章程(草案)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同乡会 章程 公益事业 风俗习惯

    第一章 ■则第一条:本会定名■「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第二条:本会以联■同鄕情感,发挥互助精神,并协■政府擧办公益事业,共谋社会福■为宗旨。第三条:本会会址■于台北市。第二章 ■务第四条:本会之任■何左:一、关于改良鄕风俗习惯事项。二、关于发展鄕职业敎育业项。三、关于擧办■事项。四、关于调査■生活事项。五、关于举办■公益业事项。六、关于协助■建设事项。第三章 会员第五条:凡旅居■民国台北市之林森县同鄕,年■岁以上,经会员一人之介绍,■入会申请书,经

  • 文章連雲港奇譚二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连云港 风俗习惯 艳舞 诚信问题

    一、辦喪事跳豔舞奇風異俗無奇不有,喪事原是件傷感之事,但在蘇北一些農村地區卻有著別具中國特色的風俗,當地流行在喪事期間邀請戲班子大跳脫衣豔舞,且越多民眾觀看越能「旺」後代,而趕場看喪事也成當地單身男子的業餘嗜好。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暗訪製作的「喪事上跳起脫衣舞」報導,依中國傳統習俗,喪事不外請樂團吹吹嗩吶、唱唱戲寄思哀情緬懷往生者,但隨著經濟日益發達,傳統也加入新的現代元素,許多農村開始砸錢請男女歌手互唱挑逗「黃歌」、跳脫衣舞。歌舞火辣打工者最佳...

  • 文章牽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期  作者:李勛  出版时间:1971-12-20
    关键字: 牵砻 稻谷 山歌 风俗习惯 农家乐

    无锡四鄕自阴历十月初起至冬至节前后一段时间,也是农民在一年中一个忙碌的阶段,但也是很高兴的时候。农民一到十月,各村巷就开始雇着平时做散工或佃农等所组成的「砻班」牵砻,把秋收的稻谷去壳磨米。牵砻的工作,大都在夜间做的,在牵砻的时候,这班工人还唱山歌,一人先唱,大家附和,歌词先唱些庆祝丰年的意思,随后就恣意乱唱,词句俚俗,这也是一种鄕间旧时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所以虽然有时唱得不堪入耳,大家也不予注意,可是他们的声音唱得很高,引吭长号,附近人家都给他们在梦中闹

  • 文章中秋節雜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吳嘉仁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中秋感怀 风俗习惯 人物回忆

    歲月如流,今年的中秋節又悄悄的過去了。中秋節的晚上,正是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一輪明月,懸掛高空,家家戶戶,在此良夜,父母子女,夫妻老小,都團聚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品佳茗,啖瓜菓,此情此景,其樂可知。此地臺灣本地人當然福氣好,沒有遭到匪禍,大陸淪陷,携眷出走來臺的人,他們的福氣亦好,中秋節都是閤家團圓。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有些人雖然在外面重新又成了家,立了業,到如今已是兒孫繞膝,成了老太爺,老封君,每逢佳節,還是想起家中的結髮糟糠,黯然神傷。可是有些人在...

  • 文章(旅遊報導)意大利之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人文历史 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 威尼斯

    一、前言本人由于过去主管工作之关系,对国内外有关各地之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略有所知,且喜欢硏究。因掌管派赴海外工作人员,在其出发前必详吿其当地人文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便其在当地生存发展;返国述职时,同样也要详询当地状况,故对国内外历史、地理、当地风俗习惯—多有所了解。因而对国内外重要地区,虽未亲往,亦多有所知,等于卧游。故对旅游,不是没有兴趣,而是不急于游山玩水。此次旅游,系次女凤伦与其同事张明莉小姐和其令弟张克中博士(系化工超博士,现在

  • 文章鼓樓的兒女——侗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李旭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广西侗族 侗族鼓楼 风俗习惯 侗族婚礼

    鼓樓是桂北侗族人的精神堡壘,也是宗族情感凝聚的圖騰。廣西三江的八協鼓樓樓高九層,直插雲天的氣象,彷彿召喚著族人。鼓樓前的侗戲坪,共聚群議。光是在三江一地就有一百零八座這樣的鼓樓。

  • 文章故鄕年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5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83-02-15
    关键字: 回忆故乡 风俗习惯 特色文化 地方饮食

    臘鼓催人,又屆迎春時節,闔家團聚,里社騰歡,習俗相沿,良有深意。太平之世,可以觀物阜民殷;離亂之時,亦聊慰思鄕情切,熙熙攘攘闤闠喧闐,光耀眼前,俗稱年景。我國地大物博,民情風俗各有不同,重視迎年,毫無二致。觀諸風雪載途,不遠千里,絡繹於道者,非歸省父母即返視妻孥,一片眞情,交相流露;蓋我中華聚家成國,千古來素重倫常,民風醇厚法令無度歲明文,民間自成風氣,立國之本,於此可瞻。負翁飽閱滄桑,栖遲海外,當此臘盡春回,念及故里揚州,昔時年景,爰一一述之於次。門神...

  • 文章忌諱與陋習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死婴 风俗习惯 胎盘 说梦 打喷嚏

    凡忌讳者,皆因风俗习惯或个人顾忌,积久而成之禁忌。无论这些忌讳出于无知、迷信,还是何种愿望,毕竟已成民间传统观念,但亦感可笑和可悲。笔者将吾海州地区之民间几种忌讳与陋习,整理发表,使海峡两岸海属地区之靑年有所了解。一、倒埋死婴古代医学不发达,既无妇幼保健院,又无妇产科医生,孕妇往往在家分娩,或者请守生婆帮助接生,用剪刀、破刀头之类割断脐带,对接生用具更谈不上严格消毒,亦缺乏消毒知识。因此,婴儿经常发生破伤风,民间称之曰「破产风」、「七朝风」,婴儿成活率

  • 文章寫我家鄉——常州(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2期  作者:李楨祥  出版时间:2012-03-25
    关键字: 家乡 万怀青 风俗习惯 第二故乡 和平统一

    民國三十四年,我從常州覓渡橋小學畢業,當年我考上武進私立城北商業職業中學繼續求學,校址就在東橫街上,離家甚近;當時我們的校長是已故的萬懷清先生,他還兼任武進正報社的社長,最令我難忘的,他在我們三年級的時候,親自教授我們英文,他的外語造詣很深,督教嚴厲,奠定了我來台後的良好英文基礎,這對我後來在海外工作時的幫助很大。在城北中學上學的年代,筆者曾參加學校所舉辦的無錫太湖和鎭江周邊的旅遊;遍遊太湖的蠡園、梅園和黿頭渚等沿湖的勝景,在鎭江遊歷了江中心的焦山和江邊...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