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集资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爲發展常武地區高等教育集資興辦常州中山大學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教育 集资 湖塘镇 师资 常州中山大学

    宗旨:爲紀念發揚孫中山先生倡導愛國愛鄉精神,暨復興傳統文化培育優秀人才,建設現代化社會,特發起籌辦「常州中山大學」。以奠定共同之基業。說明:一、常州武進爲我輩之故里,尤爲人文薈萃文化發達之名城古邑。而今大陸當局改革開放、社會建設日益進步之時,亟需設立大學,以培育人才爲社會所用。二、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諸般建設實以教育爲根本。因此回饋故鄉、重建故園,必須從教育著手,乃發起籌設「常州中山大學」。三、常州不僅爲散文「陽湖派」之重鎮,而今工商業興盛,爲當...

  • 文章鄉情難忘——訪武進旅台同鄉會理事長張文彬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9期  作者:張國平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张文彬 荣安 报答 集资 台胞

    第六次回大陆观光、考察。说及此事,张先生激动起来。他说,家乡的变化一年一个样,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这使旅台同乡深感自豪和骄傲。每次回台后,他都要把在家乡所见所闻转告乡亲。一九九三年上半年,他又在同乡中号召集资,购买了两辆汽车分别送给市台办和武进县台办,作办台胞接待用车。在他的影响下,旅台的溧阳、金坛同乡也积极效仿。谈到这里,张先生话锋一转:在有生之年,他要组织老一代同乡把大陆家乡的人杰地灵、风俗习惯和旅台同乡的情况整理出来(至今已出了二册)。这样既可

  • 文章吳安祖與平定「文獻名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朱遠聲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吴安祖 文献名邦 集资修路 爱民如子

    倡议集资修路。适値山西布政使陈方伯入京路过平定,在接见吴安祖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表示赞同,并首先捐廉为士民倡,州之人咸踊跃乐输,不数月入捐得银两五千七百有奇。」「是年冬十月,吴安祖任命平定州士绅十六人为董事,开始募工修路,翌年四月竣工。「凡砌石路十里有奇,增筑栏马石墙八百七十余丈,石坊一座。」路面宽敞平整。当年,礼部尙书兼都统铁保,由塞上京返路过平定,写了《南天门修石路记》连连称赞。以上文字吿诉我们,吴安祖接待领导不请客送礼、巴结奉承,为日后升迁铺路,却

  • 文章爲周木生老夫子修墓誌要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周木生 修墓志铭 集资修墓 感怀诗

    去年承 漑老写了一篇周木生老夫子墓志铭,曾在东安文献八〇年版发表过,后来复承漑老亲笔书写,洵为难得。我请熊鸿伸夫人苏月娥女士带回,交夫子长孙周嗣复,同鄕争相目睹为快。客岁我去港渡假,回到故鄕,当时随行的唐后随表侄,要他先到东安,专程赴夫子墓地吊祭,了解实情,作为修墓的参考。他很热心,与周嗣复书信来往多次,提出一个构想。我即连络唐基郁、李芳钦、蒋思建、唐存仁、荣建民、鸿洲哥等,商议集资为夫子修墓,均表赞同,思建与我及及唐后随各出新台币壹万元,其余各寄

  • 文章鄉情報導

    来源期刊:《同安》 第31期  作者:仲修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陈氏宗庙 礼义廉耻 陈姓迁徙 集资重修 联谊庆典

    本縣馬巷內官鄕陳氏宗廟,建於明代期間,建築宏偉,爲全縣各姓宗祠之冠,廟內牆壁有明代名士張廷邊手書之:「禮義廉恥」四大字,每字高達丈餘,筆力之蒼勁,氣勢之雄偉,無與倫比。相傳當時是以「大掃帚」綁在「鋤頭柄」上作筆,以水缸盛墨汁,張廷邊在半醉狀態時站於高架上揮寫,寫至最後「恥」字的心,已是筋疲力盡,突然舉足朝「掃帚頭」奮力一踢,這一踢頓使整個字形顯得威力萬鈞,在中日戰爭以前,各地人士聞名前往觀瞻臨摹者,大有其人。聞縣文物管委會對該宗廟歷史之悠久,建築之宏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