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雁荡山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樂淸憶念——他郷生白髮,故國憶靑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1988-07-27
    关键字: 乐清 大荆区 雁荡山 灵峰 才俊英杰

    自从三十八年离开家鄕—乐淸后,一直不曾囘归里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论是万紫千红的春光,或是萧飒寥落的秋声,不论是在白天车辆驰逐的街衢,抑或是夜半静谧的枕畔,故鄕的景象,故鄕亲友的音容笑貌,常常在脑际映现。故鄕是紧紧连系著飘泊游子的心。一、雄奇的山水每当我在异鄕旅游时,就不期然想起故鄕的山水风光。我的故鄕是乐淸大荆区,紧邻雁荡山,据说此雄奇山峯是水成岩形成,太古时期海水退落,就露出这嵯峨百怪的奇景来。当您看峭天的危峯,叠翠的层峦,在流霞中映采,在云雾

  • 文章溫州參訪團平陽之行——漫游南雁及欣賞京劇清唱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5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同乡会 参访团 联谊 南雁荡山

    一、前言这次同卿会温州参访团,一共安排了八整天的活动,几乎踏遍了温属三区、二市及六县的重要景点;并拜会了各地党务及行政的领导们,复承他们热情款待。感激之余,仅将最后一天(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时至晚间九时,在平阳县的活动详情,撰此短文,以表衷心感谢。二、南雁荡山我们一行二十人于当日下午一时三十分,自苍南县龙港镇泰安大酒店出发,游览车向北驶过鳖江大桥,即进入平阳县境。多承平阳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映昕小姐,陪同多位干部及某旅行社专业导游刘小姐迎接;陈

  • 文章靈岩寺與鳳凰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9-03-06
    关键字: 灵岩寺 凤凰洞 山水名胜 雁荡山

    雁宕山與天台山都是浙東的名勝區,雁宕山風景是聚,天台山風景是散。樂淸縣內雁宕山,如天柱峯之峭壁千仞,手炉峯之高懸天際,卓筆峯之獨秀,捲圖峯之深藏,玉獨峯之亭亭,鯉魚峯之躍躍,合掌峯之揷立雲表,(卽觀音洞)雙筍出土如生,金烏、玉兎峯(兩峯排立左右)顧盼傳情。其風景之聚,景物之美,天然生成,實有百覩不厭之感!其次如鳳凰洞之奇特,落屐亭之淸幽,老猴披衣,犀牛望月,一綫天,鐵屛障,大龍湫、小龍湫,龍鼻水,三節瀑,實罄竹難書。漫園公在雁宕天台遊草裡有句云:「若非忙...

  • 文章明代抗倭將領在樂清(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期  作者:潘錦毅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抗倭将领 乐清名官 戚继光 杨宗业 雁荡山

    仙子屏炉回候雁,天孙刀剪傍牵牛。神功特为东南缺,砥柱巍然立海陬。诗中展旗、卓笔、玉女、双鸾、香炉、剪刀、天柱、僧抱石、含珠、屏风,都是雁荡山景观。「展旗迢递下闽州」,写出他督兵援闽的大将精神;「砥柱巍然立海隅」,表达了他抗倭的决心和气概:要像雁荡山的天柱峰一样巍然「砥」立东南海隅,抗御倭犯,扫除倭患。此句与其另一首《盘山绝顶》相响应。诗云: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厉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

  • 文章浙山浙水話雁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浙江名胜 雁荡山 观音洞 战地采访

    括蒼餘脈入東深,塵世滄桑幾度經,底事陳家偏獨佔,撩頭天然一燈靑。以上是筆者昔年在大陳戰地採訪新聞時,大陳詩人原一江地區司令部政工主任吳堅白詠大陳詩,一燈靑係描寫大陳名勝撩頭岩,又名天燈盞,詩中云大陳島屬括蒼餘脈,則我總算涉足過。今讀浙江月刊第一四一期鄭祥鼎鄕長大作「鄕情脉脉話桑麻」中有「說山靈,有天下名山雁蕩,雄居縣境東陲,該山出自括蒼山脈,峯、巒、嵐、嶂、壑、瀑、奇詭百態,各窮其妙。」則說明雁蕩出自括蒼山脈,而浙東之雁樂淸卽擁有二雁,文中說明雁蕩之名由...

  • 文章鄉情脉脉話桑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1-01-06
    关键字: 同乡会 聚餐 联谊 故乡 乐邑 雁荡山

    辅弼国家元首,推行民主宪政,套句古语,「位极人臣」,倪院长亦为乐邑东鄕人,东鄕人物之盛,古今如出一辙,山灵地缘风水之说,岂非信而有征嘛?有人补充说,乐邑除北雁荡山外,还有中雁荡山,俗称道士岩,横亘北雁之南,在白石鄕,山峦重叠,气魄雄壮,玉甑峯矗立霄汉,东西两傺流泉飞瀑,均蔚成奇观,连同温属平阳县境的南雁荡山,称为浙东三雁,乐淸即拥有二雁,说山灵地缘,乐淸实得天独厚。聊得大家非常开心,在座鄕亲或频频颔笑,或引颈吟咏,一片欢声里,流露着爱鄕爱国的无限情操。会后

  • 文章天下奇瀑小龍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吳剛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温州 雁荡山 小龙湫 天下奇瀑

    山川美景,世界各国,无处无之,我国幅垣广大,名山胜水,可引人尽兴游览,流连忘返者,亦遍布全国,多为诗人所赞吟,画家所取材,惟皆以其山明水秀,景色美好,可供人一游耳。独我浙乐淸县境内之北雁荡山,非但天然景物,可供游两月之久,且小龙湫瀑布之神奇,更可称为天下独一无二之奇景,其能得而观赏同声称奇者,恐惟有我侪同游同学五十余人也。近读浙江月刊「浙山浙水话雁荡」一文及大陆游书中「寻幽最好雁荡秋」篇,均为雁荡之山水峯穴瀑布寺院等美景,描绘如画,但均未述及我称为奇瀑之

  • 文章楊梅季溫州深度參訪之旅(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4期  作者:伊竑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温州参访 楠溪江 芙蓉村 雁荡山 文化交流

    四)彻夜豪雨不停,只好取消了南雁荡山及平阳县城的行程,回想六十多年前,为了逃避日寇侵华,温州沦陷,举家从温州市治小南门迁居昆阳镇,就读于县中心小学,翌年毕业旅行,先师陈国聪校长(本会首届理事)及陈伟老师(本会教育委员、会刊编辑委员),率队畅游南雁,当时年幼仅略记忆仙姑洞、会文书院、三台道院等名胜,但对竹筏游溪印象深刻,乘坐竹排顺流而下,水急则全身浸湿惊险万分,水缓则平静无波,悠然观赏两岸奇峰与游鱼,现时逾甲子,未悉是否风光依旧?唯聪师仙逝已廿二年,伟师

  • 文章山川人物話雁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雁荡山 山川风貌 历史人物 风景名胜

    雁荡之奇不可忘,千寻瀑布两茫茫;峯高华表擎天柱,历尽沧桑鬓发苍。不游雁荡是虚生,卅载山中别后情;每忆云关悄立夜,思亲报国梦难成。听诗叟畔吟佳句,玉女峯前大笑时;我是不衫清闲客,去来踪迹邈难期。南雁荡山属旧温州府平阳县,据平阳县志载:「自穹岭至南施岭皆南雁荡,吴越钱王与僧愿齐同参韶国师于元台,愿齐还永嘉,闻平阳明王峯顶有雁荡山,杖锡寻访,遂结茅其间。」观此则平阳之南雁荡山在五代时已著。乐清之北雁荡乃宋祥符年间始被发现。南雁山之施岭有东洞西洞之胜,仙姑洞以宋

  • 文章浙東名山憶南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謝震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南雁荡山 仙姑洞 进士洞 观音洞 南天门

    浙东宁、温、台三属共二十一县,境内峯峦起伏,灵秀淸奇,除驰名中外的南海普陀山、天台山两佛敎圣地外,尙有南北雁荡山,亦甚突出。北雁荡在乐淸县境内,南雁荡山则在平阳境内,两者天南地北,相距数百里。在一般人称雁荡山者,系指前者而言,盖北雁荡山景物幽胜,擧世闻名七十二奇峯,绵亘数十里,悬空飞瀑十余处之多,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对雁荡山的描述,纪之于书者,眞是不可胜数,诚如淸诗人江弢叔诗云:「欲画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就是没有游过雁荡山的人,读了这句诗意,便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