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除夕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乡事 同乡会 链气 除夕异梦

    不致窒息。余曰:「人不呼吸,仅可维持数分钟,何能至一二小时之久?」章君曰:「此无他,用榖道呼吸耳。」余闻颇以为奇。尝慨中国气功,妙用甚多,惜无人利用科学方法,予以硏究改良,发扬普及;擅之者又往往讳莫如深,不肯轻易授人,久而失传,甚可惜也。八七、除夕异梦颐园老人年十四中秀才而鄕试久不第,至光绪廿七年辛丑,春秋已二十有七,除夕守岁,郁郁不乐。五更就寝,朦胧间见差役二人闯然入室,厉声喝称:「上面传你,跟我们走罢!」老人愕然,询有无传票,一役答曰:「怎么没有?」语讫

  • 文章李总统除夕谈话勖勉国人崇法务实解决社会脱序现象早拟定具体方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6期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除夕谈话 新年总结 问题阐述 目标方案

    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大家平安!大家好!又是一年除夕。在大家吃年夜饭的时候,登辉在此向大家辞岁,并拜个早年,祝福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目前,我们虽然已经由农业社会进入工商社会,但是,「过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仍然具有特殊的感情与意义。在外地的家人,都尽量赶回家来,共同度过这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阁家团圆中,看到我们的社会,一片繁荣富足;我们的家庭与事业,在安定中进步发展;我们的儿孙,在丰衣足食的环境中,幸福的成长,接受良好的敎育;我们的生活与四十年

  • 文章除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除夕夜 风土习俗 艺文选粹 乡音乡情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这是一付通俗的联语,也是一付年除夕的写景写照。「除夕」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夜晚,俗称年尾夜,即使小进月(二十九天)亦是如此称呼,良以除夕日为农业社会中弥足珍贵的日子,家人求食他鄕,不管路程多远或任何理由都要兼程回家、和家人团聚,称之曰「除夕团圆夜」。一过午夜十二时(子时),即为另一新年度的开始,故在除夕之夜,不论老少,皆通宵达旦而不眠,名曰:「守岁」,其意思是叫我们好好的守住珍惜它,不让牠轻易的消逝而去。除夕的习俗,全国各地方虽有

  • 文章春節團拜拾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春节团拜 除夕 同乡会 庞靖宇

    △本会春节团拜,经过事先周密的计画协调与准备工作,早在年前十月份就着手进行了,诸如场地的洽借,余兴节目的安排,请柬的印制缮写寄发,大会服务人员之遴聘作业,受奖人与颁奖人员之安排等事宜,都是在庞理事长指导下循序进行,方有团拜当天的圆满成功。△今年的春节过年,从除夕开始天气变冷而阴雨连绵,一直到初七团拜当天,突然阴雨停止,第二天又下起雨来了,说来实在是天公作美以及大家鄕亲的福份呢!△团拜大会在一片喜气洋洋中进行,阎资政振兴鄕长特地从南部赶回参加团拜,除副院长

  • 文章舊年談舊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春节 故乡风俗 元宵节 除夕 丰县

    至于素馅子,则是以黑豆芽,粉丝等为主,不仅供作食用,年夜上供,也使用素扁食。而且吃起来也很好。不要看轻了刴馅子的工作,忙下来也要一天两天。因为馅子要准备得多,不只是供给一餐两餐。年前年后的扁食馅子,都要在这一次弄好,除了自家人外,还要待客,自要准备得充裕些了。除夕的前一天,这一天的时间,大多是花费在炸菜上。所谓炸菜是将一些菜肴过油炸酥。用的豆油或花生油,大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在油坊里换来的,将油倾入大锅内,烧沸了,就陆续将滚拌好的菜,慢慢的放进去,炸菜的花色

  • 文章南京的除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嚴必康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南京 扫尘迎神 除夕守岁 送灶迎灶 南京年俗

    堂前置供桌,备置香烛、牲礼、果盘,影前多供陀萝,除夕向祖先辞年,所供菜蔬备极丰盛,中堂上供应时神纸,应时焚化,向祖宗辞年应燃放爆竹,焚化银锭,家主向须沐浴斋戒,尊敬行事;祭拜之时,须辈份按序跪拜。气氛甚是严肃。七、除夕与元旦除夕前(子时前)擧行辞岁礼,全家向尊长辞岁,向祖先及应时神祇跪拜辞岁,燃放爆竹花筒,供桌前,燃烧炭基宝塔,用炭基堆成宝塔式置于大型火盆上,中放栗炭又名钢炭,炭火熊焰上达,炭基内面先已烧着;南京过年时天气奇寒,有此一大盆火,厅内温度倍增

  • 文章除夕忆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於建勛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除夕风俗 年夜饭 守夜

    岁聿云暮,除夕是农历年最后一晚,一到零时,就是新岁了,在农业社会,祗要年逾花甲老一辈的人,祗要是中华儿女,眞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谁也无法打破这传统习俗,以下所谈的,是我家鄕—浙江淳安如何欢度除夕的忆往。除夕这一天,家中男女老幼,都会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如大扫除之较为吃重工作,已在过小年腊月廿四日,淸理的一干二净,但家中布置,却非到最后除夕这天,办理不可,要把厅堂布置的既庄严又肃穆,以便祭拜祖先,又要使家中老幼,一看一片祥和兴旺气象,厅堂两边,要挂上

  • 文章誘予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九十自述 返乡探亲 卫生健康 除夕 格律诗

    通风!琴棋书画茶,身心乐融融!时常开笑口,返老可还童!欺我须容忍,诽谤学痴聋!升沉应有定,何必问苍穹?生活有规律,按时有始终。晚间临睡前,仍须稍运动!温水勤洗足,酣然可入梦!明日早起时,仍与昨日同。荣家除夕欢聚秦楚徐淮聚一堂,如兄如弟话家常,暂抛忧国思亲泪,且喜今宵乐一场;忽闻炮竹知更岁,况又盘空酒亦光!邻桌牌声正酣战,东方红日上纱窗。

  • 文章壬申除夕书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除夕 往事回忆 零雁断鸿 九州 诗词作品

    壬申除夕书事家家灯火坐残更,吉语讴歌诡太平,饫眼辛酸叨喜乐,抚时覊客转沈吟;弥天劫火空今古,渡海亲朋半死生,块磊一腔消未得,强持颜色作逢迎。遣怀四首㈠衣上征尘鬓上霜,不堪回首说红羊,枕边夜夜还鄕梦,碧水云山共短长。㈡零雁断鸿五十年,栖栖海角看风烟,伤时怀抱知多少,得似秋潮灔灔添。㈢行边王粲怕登楼,惨雾愁云覆九州,梁燕失巢惊岁晚,西畴夙愿未能酬。㈣海上春风久未归,扁舟簪绂两相违,新亭又见云迷阵,失队孤鸿作倦飞。

  • 文章桃符乍換敍鄉風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2期  作者:楚燕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农业社会 国之四维 过年风俗 先期作业 除夕祭典 喫年饭 三十夜的火 分压岁钱 守岁

    的用量,有时还要挑到街上去卖,买些盐和杂货之类的回来。那时以柴生火,固然有烟薰的缺点,可是没有电力公司停电,瓦斯公司断气这些只有干瞪眼的窝囊气。2.缝衣制鞋—缝衣做鞋是女人的活,那时没有卖成衣(以后几年有卖球鞋和衬衣的)和鞋子的,穿的衣服和鞋子,都靠母亲、大嫂、妻子、姐妹们一针一线的自已来做,过年的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做一两件新衣、双把新鞋子。男人的鞋子比较简单,女人的鞋子可就麻烦,还要绣花,什么「喜鹊啄梅(谐音赞美)」「富贵满堂」之类的吉祥名词。而卖货郞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