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阎锡山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心目中的閻長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樊傑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个人回忆 追思怀念

    我於民國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出生在山西省臨汾縣城北郊鄕下,很幸運在七歲時能夠進入城內省立第六師範附屬小學讀書,接受了現代化的啓蒙教育;沒有被送進村中的私塾。這個六師附小的確辦得特別好;體育、音樂、勞作、圖畫等設備齊全,且圖畫、音樂及體育都是兩位專科老師負責。全校學生兩百三十人。各班都有級任老師。課程方面除國語、算術、黨義、自然、社會外,還有一門「說話課」,有專用課本。因此,能在這麼先進的小學裡讀書,眞是一生莫大的幸福。事實上,在這個小學階段中,的確學...

  • 文章我在克難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克难坡 阎锡山 特殊措施

    六月二日(上下古今)版刊载「阎锡山在克难坡」一文,作者余文先生对中华民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先生克难奋斗坚决抗战的情形,析叙綦详,绝大部分都很切合事实,殊深敬佩。笔者当年曾在克难坡工作,愿对文中少许细节加以补述厘清,并对文中未提及的阎锡山在克难坡的诸多措施,提出一些补充,藉供参考。余文数处提及吉县西北的「南陂村」,按辞源「陂」音碑、音坡、音皮,通常指蓄水之处及山旁不平之地。吉县西近黄河山上,有一南村,居民数十户,村西六、七里为南村坡

  • 文章刍议阎锡山「未雨绸缪」七绝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李木子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阎伯川先生感想录》 诗集 战地作品 阎锡山诗集》

    閰锡山从政之余,稍事吟咏,写了不少通俗流畅的古体诗歌。其诗集主要有,抗战时期二战区编印的《骑驴吟》小册子,抗战胜利后出版的《斌役堂诗抄》以及阎逝后一九六一年台湾出版的《斌役堂诗歌》。一九九七年台湾又出版《阎伯川先生感想录》收诗一百六十五首。一九九八年太原出版李蓼源先生编审的《阎诗存录》共一百三十八首。这两种版本,异同互见,大部诗重复。一九九九年,陈存恭先生帮助,由定襄县文山书艺社阎锡山硏究室编成《阎锡山诗集》,由李蓼源先生作序,贾眞先生题跋,计收诗二二

  • 文章寓史德于史實之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智效民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政治建树 下属逸闻趣事

    在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値得进一步硏究。他从辛亥革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雄踞山西近四十年,其间虽经一系列政局变幻和国内外战争,却能应对欲如,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多有建树,使山西先后获得模范省(北洋时期)和模范战区(抗日战争时期)的称号。凭借这些资本,他还在一九三〇年发动了中原大战,在一九四九年出任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成为地方实力派中独领风骚的代表性人物。有人说,阎钖山能够在山西建立一个独立局面,是依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说法有失皮相。因为

  • 文章邊爾旺及其爾旺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边尔旺 修路义士 阎锡山 尔旺洞

    担砂搬石、砌墙垒坝,终于把二十多公里的羊肠小道修成了能让驴骡过往的下山驼炭道,解决了五台县建安、东冶、神西一带百姓驼炭运石路难行的困难。后来尔旺又修了山底经南岭至白家庄的上山驼炭道,拓宽了东冶至五台县城的孤峪沟路及金山至代县的小岭路。于是边尔旺修路的事蹟传遍五台及周边各县,受到了广泛的称赞。当时,山西当局正在推行「十年建设计划」。并于民国十二年开始修筑同蒲铁路。阎锡山听到边尔旺修路的成绩后,便把他叫到太原绥靖公署,让他监修太原南北汽车路。并监修石岭关

  • 文章山西省府梅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梅山 阎锡山 历史由来 进山会议

    梅山,位于太原市府东街西口山西省政府西北隅。明、清时为巡抚衙门放煤的地方,因煤多似小山,故称「煤山」。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太原首义成功,被推为大都督的阎锡山改抚院为督军府,又于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在煤山处积土叠石,建造园林,遂成山景园,并取《诗经·子罕篇》「譬如为山」、「进吾往也」中的「进」「山」二字,合之称为「进山」,有「前进登高」之意。山上建造一钟楼,称「进山楼」,俗称钟楼。太原市民习惯用「煤山」的谐音,称之为「梅山」(其实无梅),沿续

  • 文章阎锡山先生治晋标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治晋政策 相关标语 分类列举

    先生深知簡潔鍛鍊,淺明易解之標語,容易引起注意,予人印像深刻,爲政府之利器。故先生將急需人民知曉實行之事,作成標語,通令各縣書之牆壁牌坊,醒目易見之處,俾衆週知,其中最常見者爲吿諭人民八條,立身要言六條,訓言三十四條,手諭人民十四條等。看了這些標語,便知先生苦口婆心,諄諄吿誡之熱忱。迫切希望國家進步,山西繁榮,百姓安康樂利之心,充分表露無遺,其中許多是至理名言,可以傳諸久遠。出語平實,而含義極深,讀之韻味無窮。茲錄上述名標語如左,以便週知:告諭人民八條:...

  • 文章我對閰伯川先生的感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貟貞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生平简介 著书立说 追思缅怀

    前言阎锡山(字伯川)先生兼进山中学的校长,因为进山中学是他在大陆一手创办的学校。我曾就读进山中学,我对阎伯川先生的人格、品德、学识、思想、胆识、细心、务实、伟大的精神及功勋,早就钦佩不已,感念不已。历年来,各界人士对他的丰功伟绩,和立言、立德、立功,以及他的著作等,多有为文感念和加以赞扬者。但我却不敢作如此想,因为我是他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多,接触又少,一来为自己校长吹嘘,怕引人误会,二来接触不够深入,怕说错了话。月来读《阎伯川先生要电录》《阎伯川先生

  • 文章阎锡山与蔡锷李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夏良基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李敏 蔡锷 革命战争 人物故事

    民国成立之初,云南蔡锷,山西阎锡山,均为影响国家之重要人物,二人南北遥隔,各处一隅,其相互关系,知者颇少,但甚重要。閰先生曾说过,“蔡锷原虽为立宪党,且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但其在日本时即对革命深表同情,我与蔡君相识甚浅,而相知颇深。”民国二年六月九日阎致蔡锷一电云:“云南罗民政长转蔡都督鉴:自共和吿成以来,全国政争剧烈,正式内阁行将组织,环顾海内人才,求其无所偏依,与时适宜而经验又足以济之者,舍公莫属。闻中央殷殷敦劝,而我公虚怀若谷,谦让不遑,致未确定

  • 文章阎锡山与西北炼钢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李泓/趙謙受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西北炼钢厂 建厂史

    我省多山,矿产丰富,土法炼铁历史悠久,素有煤铁之乡的美称。用现代化技术工艺冶炼钢铁,始于二十年代。一九二一年,保晋公司创建阳泉熔矿厂(即阳泉铁厂),历时数年,只建起一座日产二十吨的小高炉。一九二六年,阎锡山在太原创建育才炼钢厂,从德国引进一吨半的电炉,开我省炼钢之先河。然而,这两个厂都是生产单一产品,阳泉铁厂有铁无钢,太原育才炼钢厂有钢无铁,而且规模都不大,产量小,更没有轧钢设备,不能轧制同蒲铁路所需的铁轨及方钢、圆钢、钢筋等各种钢材。当时,我省军需民用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