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德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卷有益)做社會的秀才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張榮發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困境立志 怀有道德心 道德月刊 投稿方式

    道德月刊》最近刊登一篇文章「小人物的立志」,报导张荣发基金会受助学生谢同学的故事,他家境清寒,却没有被困境打倒,反而用功唸书努力向上,获得学校推荐成为唯一与日本长冈科技大学交换的学生,更立下志愿希望未来能在学术领域上有所贡献,并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青年学子若想要成为一位对社会有贡献、有用的人,就应该要好好努力,增进自己的技术和知识。有些人或许在求学的路上安稳平顺,是学校的秀才,但是到了社会,未必可以成为社会的秀才。一旦成为社会新鲜人,仍需

  • 文章我最崇敬的導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吳偉民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教育 道德 国共内战

    一、一位平凡的伟大敎育家民国六十一年七月三日是业师方蔚东(永蒸)先生八十大庆,这一天,不仅是国立长白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的校友,都怀着一颗充满喜悦的心情,来为这位毕生从事敎育的老人祝寿;凡是蔚东师的各地友好和曾受敎于他老人家门下的人,都拥到台北市中山堂的堡垒厅来拜寿;因此,我在深受感动之余,流露我的心声。蔚东师所以如此受人尊敬,并不是用言语和笔墨所能尽为形容的;况且,以我所体认的更是微不足道。正如子贡形容孔子道德学问的高深:「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 文章追念吾母張孫太夫人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母亲 道德 教育 励志

    吾母生於前清光緒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病逝於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二月三十日,享年三十九歲。出身名門(父孫景,前清舉人),幼讀詩書,素嫺禮義,賦性剛强,年三十二歲,吾父進賢公病逝,一門孤寡,煢孑無依,内外施應,集於一身,克勤克儉,撫育三個頑稚孤兒,支撑窘慼之門户,過著淒慘生活。所謂孤臣危涕,孽子墜心,大海孤舟,孰爲彼岸,仰侍俯育,備歷艱辛,飽經憂患,竭力撫慰三子力求向上,爲鄉里親友所矜式。守節多年,仰事俯育,極著賢聲。既孀,自律愈嚴。歲省父母外,雖至親之兄弟...

  • 文章於世達心願已了赴美歐遊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9期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小楷 道德经 出版 珍藏 美欧

    前同乡会理事长张寿贤公称道同乡会理事于世达的小楷有「东南绝学在毘陵」之句。今年于乡长适届七旬,为避免世俗祝嘏称庆烦扰,由其公子忆屏女公子尔屏将他过去写的小楷精品,印行两册,一是「怀园小楷道德经」,一是「怀园小楷集」,精印由大众书局出版,部份分送友人。于乡长的小楷真是「字字簪花笔笔精」,确有欣赏珍藏价值。今年旧历年初,于乡长偶感不适,小瘥月余。待两书完成,精神一振,现体力全部恢复,将旅行美欧,观光泰西,轻松一下。定七月三十日先行赴美,逗留数月再转欧洲一游

  • 文章故鄕婚嫁禮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沾化 婚嫁习俗 道德功能 人物回忆

    视伦理道德,维护家声荣誉;农业社会中的家庭,男治外创业生产,女理内勤俭持家;女尊男为当家,男视女为内助;互敬、互谅、互信、互助;为子孙立规范,为后代创基业;如有夫不夫妻不妻之越规行迹,为邻里所不齿,族众所不容,以前报载一位美国学者说: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安定力量。故鄕男女,安于婚嫁之命,将是受到这一力量的影响。[1] 故鄕妇女衣领高约五公分,缀纽扣三对,着装时纽扣扣严,脖不外露。[2] 故鄕流通的货币为政府铸造发行的铜币:银币和当地殷商印行

  • 文章鄉情醇厚成追憶 敬悼蘭森哥辭世週年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蔡秉寧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儒家 商人 公益 道德 奖学金

    温州自王羲之,谢灵运等文人倕太守之后,文风兴盛,许多创业有成的商人,自幼深受儒家教育,多能奉行儒家道德规范为最忠实践履者,任卹、地方兴学、造桥、修路、筑堤、宗祠捐款,多赖商人支持,也成为他们「精神财货」,行之为乐。兰森哥深受这种善良精神薰陶,毕生奉行最力,实践既深且广,也因仁心启迪性灵,获得慧力创造财货,以财货建立事业,以事业回馈社会,做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孟子离娄篇上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自然反应,这就

  • 文章憶家鄕清明掃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育柱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 伦理道德 扫墓事宜

    生前行谊,勉励族人孝、悌、忠、信、克勤、克俭的道理,做人过日子等……仪式简单而隆重。祭事完毕,八人一伙席地而生,把带来的大荟菜、咸饼子(烧饼的一种)分而食之,人人有份。不过美点佳肴总是由长辈享受,在我童年的小心眼里觉得有些奇怪!什么老是长胡子的吃好东西,年轻人虽垂涎三尺,亦只有看的份,到长大以后,才聆悟到在旧社会里,处处尊敬老人,是伦理道德的最佳表现!」忆在家鄕淸明祭祖是那样隆重庄严,而今社会进步,对祭祖草草行之!尤其在大陆上不用说祭祖,连祖宗的墓亦早已坦平

  • 文章復興中華文化表揚好人好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好人好事 伦理道德 基本条件 特殊条件

    本刊讯】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顷接准中华民国各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推行委员会代电嘱发掘好人好事并即向会推荐等,已提交理监事会讨论,并公吿全体会员,如有合于表扬标准者,即向本会推荐,以便作初步审査后,由会提出推荐。五十六年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已自即日起,接受推荐。推荐表应于十月底前,汇寄台北市该会办理,表扬大会于十二月初旬在台北市扩大擧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委员会规定:此次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大会,将以响应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宏扬伦理道德,履行忠孝德行之人士为表扬重点

  • 文章於世達印行小楷作品贈送各同鄉歡迎函索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7期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於世达 小楷 道德经 寿礼

    同乡于世达先生,擅作蝇头小楷,极为识者推崇。前年出版金刚经,分赠同乡,反应甚佳。今年为庆祝七十生辰,其子女出资十万元,为其印制小楷作品:道德经及小楷集各一册,作为寿礼,甚具意义。现已出版,两书印制精美,内容更有可观,乡先贤张寿贤先生曾誉之为「举世无双」,钱小山先生(钱名山哲嗣)亦称之为「当今一绝」,极具欣赏、收藏价值。于先生愿免费赠送,欢迎函索。于先生地址:二二一台北县汐止镇民族二街三四巷四号。

  • 文章禮失求諸野 泰順山村的農民一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翁少平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泰顺 吴明石 毛玉珠 道德品行 人物事迹

    这是一家极其普通的农民,在浙江最南边的泰顺与福建省寿宁和福安相邻的洲岭乡周湾村,男主人吴明石,年正花甲,没读过书,女主人毛玉珠,也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左村右寨,一提起这一家人,无不称赞,无不佩服。在他们身上无处不闪烁著高尙道德的光焰。虽悲亲儿死·更幸他人生一九九六年春节那一天,吴明石二十四岁的儿子吴用图为救落水的女学生吴晓伦英勇献身。顿失亲生骨肉,明石夫妇心如刀绞。但是,他们毫无怨尤,强忍悲伤的眼泪,简单地料理了后事,用一束洁白的花环陪伴儿子长眠于清溪之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