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越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越剧的沿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越剧 历史沿革 表演

    本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国时报在大陆采访「浙江专刊」,有一则越剧从传统再创新的报导。所谓越剧,前身是「的笃戏」,亦名「莺歌戏」,又说「因果戏」,实则是「秧歌」之误音。是在传统地方戏曲中,起步较晚的游戏文化,乃淸一色巾帼之组合。早岁以「姚水娟」诸人为焦点。「的笃戏」发源于「有山皆绿,有泉皆澈,文风鼎盛,人材辈出」的浙江嵊县。道具初尙简单,仅用一块敲板,按拍干唱,「类似温州永嘉场唱道情」。此是「的笃」之由来。盖因台词是方言,又是一些顺口滑出流俗之惯语,无押韵,更

  • 文章最樂暇時聆鄕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裘文光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越剧 施银花 唱片 旦角

    记得八、九年以前,我们裘氏家族在台北福禄寿餐叙,席间,全晋兄提起他家里珍藏着一张最老的家鄕戏「碧玉簪」唱片,大家听了都很兴奋,希望有一天能去他府上一饱耳福。我问他是不是施银花灌唱的。他说好像是她。施银花是女子越剧开山鼻祖,四大名旦之魁。在五十年左右,坊间可买到呜凤唱片公司发行的一张录制另外三位名旦的唱片,有姚水娟的「化缘认妻」,筱丹桂的「拷红」,袁雪芬的「断肠人」与「天上人间」等,惟独短缺这位魁首的,我于足和全晋兄商量借他的唱片来录音。后来我到全晋兄府上

  • 文章漫谈越剧及高瑾的戏剧生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白江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高瑾 越剧 演出 《打金枝》

    高瑾十二岁时进入了上海戯剧学校,学习越剧舞台演员,毕业后担任了主要角色,所演出的剧本,多数是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及戯剧的传流剧目,梁山伯祝英台、打金枝、盘夫索夫、碧玉簪、三看御妹、宝莲灯、追鱼、白蛇传等,高瑾以反串小生为主,也演花旦。在上海时,担任过越剧珍珠塔和假凤虚凰的导演工作,自导自演。高瑾在中国各大城市巡廻演出,如上海、杭州、南京、九江、南昌、开封、郑州、洛阳、天津至东北三省长春和沈阳、哈尔滨等十一个省会上演。在上

  • 文章紅樓越劇團觀後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越剧 上海剧团 折子戏

    传大艺术事业有限公司寄来通知,有上海红楼越剧团来台演出,在演出前有几场系列讲座,我按场次于五月七日星期六下午,到达延平活动中心之社敎馆,聆听越剧敎学指导「我们如何学越剧」。出生在嵊县的我,幼小就向往小歌,自己也会哼唱几句越曲,这次聆听只想激起少年时的囘忆。敎学硏讨于三点开始,首由浙江同鄕会斯副理事长、牟总干事报吿邀请「上海红楼越剧团来台演出始末,是经过千辛万苦的人情才请到的,希望大家把握时机热心的硏讨与学习。接着由主持人严忆苓团长介绍列座的女宾,依次是

  • 文章看高瑾演出谈越剧前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高瑾 越剧前途 中华越剧团

    本年二月十四日晚间,浙江同鄕会假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擧行春节团拜曁第六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并由高瑾越剧团演出白蛇传断桥一折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会会员来宾一千八百余人,前后历时三小时余,会场气氛始终和谐热烈,为多年来浙会最成功的一次晚会,由此也可想见我浙同鄕对越剧之深切爱好与感应。有关越剧种种,本刊第一四二期中已由高瑾小姐以越剧从业员的身分写了一篇「越剧与我」,说得非常详细,无庸外行人再来哓舌,现在我想从这一次演出来谈一谈今后振兴越剧的方向。台湾越剧由于老一辈

  • 文章我參加了會員大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陳佩曾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会员大会 越剧 参会回忆 浙江同乡会

    接到同鄕会寄来的,召开会员大会,及春节同乐晚会的通知邮卡开始,我天天期盼着,预留下十四号的空挡,这将是我第一次有资格参加同鄕的聚会,是兴奋也是新鲜,因为自己祇是个极嫩的刚入会的会员,另方面,上面写着,「还有越剧看哪!」想想也好笑,这种年纪了,眞是童心未泯。那天,本是早早的准备,却临时事故变成了迟迟到场,说「脸红」,我还违法的「带了条黄鱼呢!」我那还未入会的住基隆的表姐,一路上,我们盘算着,「若是进不去,她就囘基隆」,眞是多余的过虑,进门时向换票处说明

  • 文章漫谈高瑾越剧在台北市艺术季演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高瑾 台北艺术季 演出纪实 越剧

    台北市政府为庆祝建国七十年擧办台北市艺术季,地方戏剧部份邀请高瑾越剧团于十月九日晚间在实践堂演出越剧「三看御妹」,以代表浙江地方戏。这是台北市的盛擧,也是浙江人的面子。高瑾是上海人,她虽然是上海戏剧学校的越剧科班出身,但对越剧圈子渊源不深,尤其与台北那一批越剧艺员们演法不同,更无法合作在一起。高瑾越剧团名为团体,实际上祗有她一个小生主角,牡丹虽好,缺少绿叶扶持,故每演出一次,要临时找班底找配角,还要找演出时的配乐场面,临时加以排练,实在相当辛苦。这一次

  • 文章同鄕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同乡交流 国剧研究 越剧传承

    理事长潜公大鉴:吾浙同鄕会,自公接长以来,会务蒸蒸日上,并得总干事之卓越辅弼,年来已为我鄕亲谋福甚多,深表敬佩。昨日七届二次大会,临时动议通过成立「国剧硏究社」,致力发扬国粹,可见吾公对艺文工作甚为重视,诚恳接纳众议,平易近人,与鄕亲同乐,使同鄕会会务,更显得多采多姿。这次大会余兴节目,演出越剧「金玉满堂」,由中华越剧团「文」字辈演员饰演男女主角,唱腔圆润,鄕音十足,获得热烈掌声,为多年来难得一见之盛况。越剧,为吾浙故鄕特有之文化,战时战后,曾风靡整个

  • 文章愛國藝人朱鳳卿主演「金玉滿堂」之錄影帶問世,以特價優待諸鄉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艺人作品 《金玉满堂》 特价优待 越剧皇帝

    拥有越剧皇帝头衔的朱凤卿小姐与名伶吴燕丽等合作,在国军文艺中心演出「金玉满堂」又名「状元及第」之拿手好戏,获得各界一致赞扬。所有收入全部捐献给国防部作为自强基金,其爱国精神,令人敬佩。她为了感谢诸鄕长的爱护及对越剧特别有兴趣者之要求,特请中视公司拍成电影,并制成录影带,以供诸鄕长经常观赏。该录影带每套可放映三小时,定价新台币伍千元,为优待诸鄕长以特价三千元出售,有意者请于每天上午七时卅分—十一时卅分,晩间七时卅分至十时卅分拨电话七〇八五七七二号朱洽。

  • 文章本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竺小招 探亲访友 故友重逢 往事回忆 越剧大家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日子。有电话打到县委宣传部,邀我陪在灌南演出的竺小招去东辛「省亲」。多个朋友,多位老师,何况她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的传人呢!作为一个业余戏曲作者,这可是个难得的向行家学习的好机会,我便欣然同往,也好向她请敎请敎。车出县城向西折北过沂河床擦过大伊山拐向东,一路顚簸,风尘仆仆。可小招却毫无半点倦意,反倒是欢声笑语,眨眼间便到了桃红柳绿的东辛大队的村口。只见男女老少一齐拥了过来,小招那黑亮的眸子翻动起泪花,车未停稳就跳了下去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