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豆腐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錫零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0期  作者:鄒人傑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无锡 零食 油炸臭豆腐干 豆腐花 叫卖声

    近年来,台北街头出现了许多油炸臭豆腐干的担子,常见许多人围在一起,或站或蹲,吃得津津有味。记得刚来台湾时,很少看到这种「价廉物臭」的小买卖。以后渐渐多起来,但卖买双方也只限于江浙一带人士。现在则不仅到处可见,且经营者和顾客也已不限省籍,嗜于此道者,已相当普遍了。在我们的家鄕——无钖,油炸臭豆腐干也是一种常见的零食。记得从前唸小学的时候,每逢放学囘家,路上看到油炸臭豆腐干的担子,自然而然的会掏出零钱买上一、二块。当然,我要选刚炸好的,这东西一冷就不

  • 文章无味之味——吃豆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豆腐 吃法 菜色 豆腐文化 同乡会

    日前见报载介绍深坑豆腐,世达爱吃豆腐,因此食指大动,提议全家去深坑,品尝各种「豆腐料理」。我们选了一家庭园雅致的休闲农庄。点了十道菜,包括六道豆腐。品尝结果,大家的结论是不怎么样。只有一道起士海鲜焗豆腐还不错,颇有创意,我说它像豆腐披萨。事先小沄曾说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果然难列美馔之林。自从西汉淮南王发明豆腐以来,已有二千年历史,我国人无论贵贱贫富,可说无人不吃豆腐。而豆腐本身淡而无味,何以有如此魅力呢?我想价廉物美是其一,因其无味就衍生出各种烹调法而成美

  • 文章鄕情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臭豆腐 乡情怀念

    偶然间,心血来潮,想起五、六十年前,一位卖臭豆腐的鄕妇故事,不,照鄕里一般习俗和传统伦理观念言,应该称之婶婆才对,因为那时我还是蹦蹦跳跳的小不点,这位婶婆,距我家仅三五华里,实际她家是位佃农,因为佃农为便于耕作,大多居在较为偏僻山区,家鄕俗称篷户,租人山地,种些五谷杂粮,如玉蜀黍、红薯……等之类为生,小地名叫高山,因为那时农村读书人不多,有时写高山,有时写高上和高尙,因为那时户籍管理不像现在严格,只要音义相同,谁也不去计较那些名称字义。这位婶婆,经常以卖

  • 文章(醫療保健)那些食物要少吃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平安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皮蛋 臭豆腐 味精 葵花籽

    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若是吃对了,有益身体的健康,若是吃得不对,不仅有害,且可能致病。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以下几种食品,不吃无害,多吃会造成身体疾患,请大家小心。一、皮蛋:一般制造商在制作皮蛋时,常添加定量的铅,我们若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同时,还会造成身体内钙的流失。二、臭豆腐: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汚染,同时又会挥发大量盐基氮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三、味精:每人每月对味精的摄取量,以不超过六公克为原则

  • 文章钓鱼•摸虾•捉泥鳅

    来源期刊:《浦東》 第42期  作者:順南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家乡钓鱼 摸虾 捉泥鳅 泥鳅酿豆腐

    土堤,然后用脸盆把水一盆一盆泼汲乾,你立即就可看到田沟里尽是活蹦乱跳的鱼虾和小泥鳅,往往提个半脸盆是常有的事。带囘家用淸水养个二、三天,吐尽泥沙。吃小泥鳅有种做法:第一种是将嫩豆腐盛在大碗里用筷子打碎,加少许盐、姜末、葱屑佐味料,把小泥鳅洗净放在碎豆腐里拌匀,加盖一个盘子(碗里渐热防泥鳅跳出碗外),隔水用大水蒸熟,名之曰「泥鳅酿豆腐」。另外一种做法是把小泥鳅用水淸洗沥乾,用油炸一下捞起,锅里留少许油,再放些辣椒、葱屑、姜末用大火爆炒香,即倒下炸过之小泥鳅,放

  • 文章家鄉小喫的懷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家乡小吃 豆腐含粿 同乡聚会

    几位老鄕亲,聚合在一块,天南地北闲聊,聊到家鄕小吃,豆腐含粿,大概是年轻时均属老饕之流,因此气味格外相投,而况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能不撩起鄕思之■。豆腐含粿,这个名称,听来觉得怪怪的,好像英文中的疑问句,完全用得到装法,其实是粿含豆腐,不过是家鄕祖传名称,姑妄传之,姑妄从之,我们还是叫它豆腐含粿为宜。否则,老鄕见到,又以为杜撰名称,另耍花招呢?「粿」字翻了数本小字汇,都未查到,可是在闽南语中,用得很普遍,发音与字义,都与家鄕完全相同,其实就是饼饺之类

  • 文章南门豆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3期  作者:陳君義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豆腐花 清名桥 人物回忆

    续第四二一期)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清名桥堍吃过几次挑担豆腐花,担的一头,是热呼呼的原料豆腐花,另一头,中间是一只很小的木炭炉子,炉子上放一只盛满酱油的小罐子,酱油在小罐内微煮滚动,香气扑鼻。小罐子的周围,排列著各种调料。当豆腐花盛在碗里,立即加热酱油、葱花、干丝、紫菜、虾米、榨菜末、辣油、麻油、白糖等多种调味品,吃上去既嫩又热,风味独特。吃时是没有凳子坐的,都端著碗站在担子周围吃,边吃边欣赏古运河、清名桥的景色,另有一番情趣。清名桥桥高石级多

  • 文章煮妇随笔豆腐家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2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5-08-30
    关键字: 豆腐 吃法 衍生食品 概述 同乡会

    上次谈论吃豆腐,意犹未尽,因为由豆腐衍生出来的食品有好几种,都是历经千百年来普遍为大众最常用的食品,成为我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虽然时空有别,但差异不大,不过仍有値得一提之处,聊供鄕亲谈助。百页或叫千张,比豆腐更上得了枱盘。本省好像原先不制作百页,也没有百页的菜色,显然是随新移民一起来的。大约四十年前,台北一批老鄕南下相访,在舍下便饭,我自然以家鄕菜招待。翰林苑裱褙高手赵志良鄕长吃到「大烧百页」,大为欣赏,他说台北不易买到好百页。事后世达订购十斤

  • 文章吃在故鄉(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3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5-11-20
    关键字: 冻豆腐 “五福香干” 糟乳腐 百叶 瓜果蔬菜

    到了冬天,家鄕还有一种冻豆腐干,是在寒冷的夜晚,浇上沸过的温水,由它自然冻成,故而饱满松靱,非常好吃。现在台湾市场上卖的冻豆腐,把老豆腐用人工冷冻而成,一煮就会松散,吃在口中烂渣渣的一无靱劲,又因老豆腐重用石膏点化,吃到嘴里,一股石膏气味,很不好受。家鄕东亭鎭出产的「五福香干」,也是无锡的著名土产,香气扑鼻,可以开胃增餐,亦可作消闲食品,下酒美肴。我们邑人也喜吃臭豆腐,可是在市场上是没有卖臭豆腐的店舖或摊子的。要吃臭豆腐,只有自己做,所以家家多自制臭盐卤

  • 文章談談鄢陵小吃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曹錦(金鳳)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烧饼加牛肉 馒头泡丸子汤 火烧豆腐脑 馍卷懒豆腐 糖糕和油角 元宵和饺子 卤肉和扒肉 油茶和豆腐 鄢陵特色小吃

    前一家最好吃。二、馒头泡丸子汤。鄢陵馒头分高粧、圆形及长形三种 形状,丸子用七成绿豆汤三成白面粉,掺杂切碎的白萝卜搅拌弄成如核桃大小圆形,先在油锅中炸;然后在沸水中煮,内加红辣椒油。买两个馍(馒头),来一碗丸子汤,经济实惠,非常充饥。过去,鄢陵卖丸子汤的摊很多,不知怎的,这次竟未看到。还是一到扶西关就看到卖丸子汤的,就吃了一碗,似乎不如以前味道好了。三、吃火烧喝豆腐脑。鄢陵卖火烧的摊多,过去只有鱼市口一家头火烧的。这次回鄢陵也只看到两家,一家在西大街,一家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