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划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年兩次返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两岸开放 返乡

    前言我爱商朝,晩商曾在安阳建都三七三年。我爱河南省,夏商周都在河南建都,我的河南籍已八十多年。我爱中原,在台各省文献都以本名,独河南昔贤定名《中原文献》,我任职含不具名,已进入二十年。我虽年老行走还算方便,所以多回故乡看看。我将离河南成为平原省人二儿恒孝在电脑网路,发现大陆地区重划,行政区划戴均良司长,在香港曾言,中国省级政区定位五十如左。①北京都:现辖区不变。②渤海省:由现天津巿、现河北省秦皇岛巿、唐山巿、承德巿、廊坊巿组成,省会天津。③辽东省:由现

  • 文章枣阳县治建置及行政区划今昔管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建置 今昔对比 行政区划

    兴隆、鹿头、新市,十四个区,二四二个鄕,四个街。一九五六年二月至五月,县精减行政机构,并为八个区(鎭),六十六个鄕(街),辖五七二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城关鎭三街六社,璩湾区九鄕八十二社,鹿头区九鄕九十五社,太平区九鄕一〇六社,七方区八鄕八十一社,吴店区十鄕七十社,兴隆区十鄕七十七社,平林区八鄕五十五社。2.推行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划转型一九五八年八月,全县成立十三个人民公社和一个国营农场,实行政社合一,计分公社名为国光(环城)、燎原(杨垱)、灯塔(太平

  • 文章故鄕武进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7期  出版时间:2007-05-15
    关键字: 故乡 武进 行政区划 调整措施 同乡会

    经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武进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武进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方案是:㈠撤销郑陵鎭、焦溪鎭,将原两鎭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郑陵鎭,鎭政府驻郑陵鎭迎宾路十二号。㈡撤销横山桥鎭、芙蓉鎭,将原两鎭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横山桥鎭,鎭政府驻横山桥鎭华喜路。㈢撤销礼嘉鎭、前黄鎭,将原礼嘉鎭的管辖区域与原前黄鎭管辖的政平居委会及前桥、政平、大路、禹城、华渡、十车垛、庞家街、西杨等八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新的礼嘉鎭,鎭政府驻礼嘉鎭礼阪路。㈣撤销寨桥鎭

  • 文章懷郷憶舊話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河南概况 行政区划 山川地势

    一、概論我於民國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下午三點鐘,突然間奉到上級的命令,立卽前往開封南關火車站集中,一律輕裝,登上了綠鋼皮火車駛往徐州,再轉津浦路南下至下關,駐錦州路過境部隊招待所。沿途數日,只是閱覽隨身所帶的河南省圖及家鄕延津縣素圖,以爲無聊消遣。今將此圖已呈繳河南同鄕會保管,僅憑記憶,槪述生我之地—河南的槪况,事雖時過境遷,已渡過二十八個年頭,但記憶猶新,准我隨筆暢述吧:河南省位於黃河流域中段,因省境大部分在黃河以南,故曰河南,簡稱豫省,面積十六萬五千...

  • 文章透視家鄉棗陽近貌概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枣阳近貌 行政区划 农工业 名胜古迹

    横跨沙河的三座大桥,将新老城区联成一体;一九八七年,城区面积为十四平方公里。县治中心也迁移到沙河东邻岸边。一九八五年,全县行政区划,设置城关等八个鎭,及环城等十一个区,另有随阳、车河两个农场。一九八八年元月,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其市辖北城、南城及环城三个街道办事处;蔡阳、徐寨、钱岗及吉河四个乡;璩湾、七方、罗岗、杨挡、太平、姚岗、新市、鹿头、刘升、兴隆、王城、资山、吴店、梁集、熊集、耿集、平林及清潭十八个鎭;随阳、车河两个农场。全县总人口八七一、四八二

  • 文章行政区划大调整 南宁市区面积变得更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行政区划调整 大陆政策 第三次调整

    南宁市行政区划在经历了两次调整后,日前又迎来第三次重大调整。三月十八日在南宁市召开的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宣布,南宁市将由原来的「七县五城区」调整为「六县六城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一八三四平方公里扩大到六五五九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将由原来的一五二万人增至二四〇多万人,南宁市新的城区面貌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月二十日,南宁市原邕宁县那马鎭的刘奇才老人在得知那马鎭在南宁行政区划调整中划入良庆区管辖时,高兴地对

  • 文章澎湖憶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澎湖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风景古迹

    澎湖,筆者於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時,即駐屯於此,前後歷時五年,足跡遍及大小島嶼,迄今雖歷時四十餘年,但澎湖的古蹟、風貌,仍歷歷在目,玆特一一追憶錄出,以饗讀者。(一)、澎湖的地理位置:澎湖係由孤懸於台灣海峽的六十四個島嶼組合而成。其地理位置在東經一一九度至一一九度四十二分間,北緯在二十三度至二十三度四十五分間。其大小面積大約與台灣的嘉義縣相等。且爲我國東海與南海的天然界限。東距台灣最短距離二十四浬,西距大陸福建省七十浬。就海上交通而言:馬公到安平五十二浬...

  • 文章江西省會——南昌的過去和現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周讓初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南昌今昔 故乡风貌 行政区划 文物古迹 乡贤名士

    江西省會南昌,為贛江流域第一大城,原為省轄市,與鄰近各縣平行,僅南昌縣與新建縣之縣政府均設在南昌市。其後為便於行政管理,乃將此兩縣之縣政府遷出,使南昌市單純化。但現在情形與過去不同,因時隔四十餘年,不僅市區市容變化極大,而其鄰近環境變化尤大,如將南昌、■建、進賢、安義四縣,劃入南昌市轄區,有如過去州府情形。茲特搜集資料,就歷史變遷、人文古蹟等有關情形,加以分述。南昌地處亞熱帶。冬季常受西伯利亞或蒙古高壓南下影响,加上鄱陽湖地形平坦,多吹偏北風,氣溫較低。...

  • 文章撫今追昔話奉賢

    来源期刊:《浦東》 第57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奉贤 返乡探亲 地方志 行政区划 运河 经济建设

    旧梦了!担任第四区区长为时最久的是戴戣先生,号戟仪,晚署孑遗。第五区在四团鎭,下辖十鄕鎭,战前的区长夏霭德先生,相熟者都以阿德哥称呼。现在的行政区划把原来的区撤销了,而把全县划分为一鎭二〇鄕,一鎭是南桥;十九个鄕是江海、萧塘、邬桥、新寺、胡桥、庄行、齐贤、金汇、泰日、头桥、奉城、四团、平安、邵厂、塘外靑村、光明、钱桥、奉新、柘林。其中奉城鄕于一九八五(民国七四)年改为县属鎭,设鎭政府于奉城。从「县志」所难的「奉贤县行政区划图」看来,在地理上与往昔最大的差异

  • 文章目前浙江省行政区划槪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7期  作者:拓榮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浙江省现况 行政区划 地方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一九八五年以来,中共继续执行其新「宪法」规定之「政社分离」原则,进行「鄕政权」建立工作,及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实行「地市合并」,以市领导县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其行政区划。同时,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继续设立民族自治县和自治鄕,玆将有关情况略述如次:1.地市合并:中国大陆地域广阔,平均每省面积约卅六万平方公里,大的省达一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又交通闭塞,由省或自治区直接领导所有市、县确有困难,因此,中共窃据大陆僭立政权之初,即在我政府所设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