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虎山中学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們為真理而奮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永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中学 往事追述 真理 声明 讲话发言

    罗校长、各位长官、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及嘉宾、各位亲爱的同学:感谢上天给我在八十岁时还能回到故乡探访离别六十五年母校及乡亲父老,首先让我回忆起七十年前圳下寺的湖官学及抗战时期在荒冢累累的鸦鹊坪,迁去三千多坟墓的五虎山麓建造新型虎山公学,而七十年后变成如此宏伟的虎山中学,这百年来为中不论是硬件上创建添砖加瓦,及软件上悉心教学,灌输我们知识,教导我们做人道理的教师前贤,让我们深深怀念、敬仰,其中不少前贤因改朝换代,政策偏差而非自然死亡的,看今天日月换新

  • 文章中校庆台湾吴宗道代表致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中学 校庆贺词 吴宗道 台湾校友 感恩母校

    曾校长吴会长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各位先生小姐:大家好!我是虎山中学第九届毕业的学生,向大家致敬。今天我们从台湾回来参加母校六十大庆,和湖官学九十大庆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宗道代表台湾校友会会长罗伟郎校友和台湾全体校友向母校大庆道贺。母校是梅州的重点中学,培植很多优秀人材,我们校友都感到很荣幸。我要向大家报告台湾校友的情况。台湾校友目前有一百四十位。包括湖官学校毕业的校友,大都从军公教退休的,中的老师有周行健、吴克英、罗镝楼、丘则汉、蓝宝善、杨敬业、吴以安

  • 文章刘永生校友捐建中新校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刘永生 中学 新校区捐赠 欢迎大会 捐资建校

    刘永生先生在欢迎大会上讲话二〇〇八年三月廿八日,杰出的虎山中学校友刘永生先生,率领其妹夫张德基、胞妹刘球英,侄子刘应德、侄媳朱超莲,公子保尔、曙光、黎明,孙子刘诚一行九人,在林雪珍校友陪同下,专程从香港回大埔看望母校虎山中学。刘永生先生是杰出的虎山中学校友,因为他曾荣获英女皇颁授圣约翰员佐级勋章(S.B.S)和圣钓翰官佐级勋章(O.SJ)。姓名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在香港钟声慈善社担任医务三十余年,以德高望重荣膺第一副社长。近十年来,为扩建虎山中学

  • 文章隔海隔代情猶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林超俊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罗卓英 中学 学校发展 故乡情谊 海峡两岸

    罗卓英先生创建虎山中学,为家乡教育事业建立了良好的设施。当年,虎山中学的校舍规模当时在广东省内,可说是数一数二,闻名遐迩。六十多年来,虎山中学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批批年青学子,万丈高楼从底起,他们当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材。都不忘母校虎山中学培育之恩。众多学子们怀念中,也不忘罗卓英先生创建虎山中学的嘉猷。去年香港名医刘永生先生等校友热心,集资兴建八层综合大楼(见封底照片),而以「慈威楼」命名,就是为了纪念卓英先生首创虎山中学的贡献。历史在向前

  • 文章虎山中学创校百年大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中学 创校百年 庆典报道 学校发展 新校区建设

    二00六年十月三日,大埔县隆重举行虎山中学创校一百周年庆典大会,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校友、嘉宾、学校师生共六千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虎山中学百岁华诞。市领导何正拔、田家才、林碧红、李柏华、张荣林、张沛和,市政府秘书长李英龄,大埔县委书记丘小宏、县长李钢,虎山中学知名校友刘永生、邓梦兆等出席庆典大会。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梅州市政协主席魏潘尧等专门发来贺电、贺信。虎山中学有着艰辛的百年奋斗史。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

  • 文章大埔虎山中学百年校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創意 黃克雄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中学 百年校庆 校庆场面 图像记录

    慶典活動請參閱21頁報導

  • 文章旅港名医刘永生回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刘永生 中学 回馈家乡 捐助教育

    当人们步入中新校区,面对一座座雄伟壮丽的高楼大厦,不由自主对刘永生校友肃然起敬。他拳拳赤子心,深深中情,乐倾所有捐二千多万元巨资使中新校区工程如期告竣,为虎山中学荣列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立下汗马功劳,乃为我县一所学校捐资数量之最,是虎山中学历史上继罗卓英将军之后,又一座泽被乡井、光耀环宇的丰碑。刘永生乡贤是湖寮新村人,旅居香港,现任香港养和医院医生,是德高望重名扬杏林的香港医学界老前辈,他今天杰出的成就得益其母亲当年远见卓识的点悟。他大学原就读政治系

  • 文章愛是永不止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刘永生 中学 捐资建校 “慈威楼” 德育理念

    旅港中第三届校友,国际著名外科医师刘永生先生,热爱母校虎山中学,一九九七年乐捐一六〇万人民币建「慈威楼」,二〇〇二年又主动捐献四百五十万元兴建新教学主楼,二〇〇三年中完成设计,经核准并与县府协调选定中背后一路之隔的县旧农机厂址规划建造新颖多功能又能与老校区浑然一体的新大楼,新旧校区的中心点,是「希望之星」的穴位、新楼已完工,旧校亦已翻新,校方特函邀刘先生返乡视察,其与亲友一行十五人于四月十五日晚自港到深圳乘火车翌日十六晨到达三河坝,随即被迎入城

  • 文章罗卓英父子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蕭冰 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罗卓英父子 人物事略 中学 家乡教育

    广东大埔县城正当人们欢庆虎山中学建校六秩华诞之际,传颂著前国民政府爱国抗日将领罗卓英父子两代兴学育材的动人事迹。罗卓英自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暂居故里,深感家乡湖寮学子外出求学极为不便,因而致力发展教育事业。不久便投身军旅,戎马倥偬。1936年告假返乡,殚智竭力,积极建校,与乡亲父老共商筹建虎山公学之大计,亲自测定五虎山麓川龙窠口为校址,通过说服疏导办法迁移坟冢二百多穴;成立建校董事会,自任常务董事,兼任募捐负责人,既身体力行,带头捐款,又上至军政

  • 文章中求学甘苦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陳寶樓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中学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军事教育 师资阵容

    即向班里用午餐之同学讨饭要菜,拼凑成一大碗,拉我起来吃下。当时口感之佳,胜过品尝珍海味,毕生难忘。这饭药真有奇效,饥病立刻痊愈。下午体育课,我回复生龙活般精神,篮球场上满场奔跑,不觉疲累。由此一事,我才了解我国古今两大圣哲:孔夫子曰「民以食为天」,国父孙中先生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之真谛。也体念到有的国家计工分配粮票,控制人民肠胃之政策恐布与可怕。躬逢其盛虎山中学为招收农村子弟就学而设,又成立于抗战初期。农村子弟学生年龄较长,体格也比较硕壮。为适应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