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东坡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茘枝漫譚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錦還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荔枝 栽培移植 苏东坡 杜牧

    熟,徽之采食,少憇树下,蒙眬中,梦至一处,有美人盛妆出迎,欢笑间,携手入室,设饮具,饮间美人低吟云:「妾身原在闽粤间,六月南州始荐盘,肉嫩色包丹凤髓,皮枯棱涩紫鸡冠,咽残风味消心渴,嚼破天浆沁齿寒,却忆当年妃子笑,红尘一骑入长安。」他在福建食毛践土,而梦寐之中,还是萦绕着长生殿上的「荔枝香」。其喜嗜荔枝由此可见一斑。宋、大诗人苏东坡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更传为千古美谈,确实替荔枝作了一次有效的宣传。但却把闽产的荔枝;一脚踢到九霄云外,如今

  • 文章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出版「苏东坡研究」专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1期  出版时间:2006-08-25
    关键字: 苏东坡 研究会 出版 专辑 常州

    常州苏轼最喜爱的居住处,留下许多诗文,又和遗蹟,前年成立了苏东坡研究会,出刊「苏学通讯」。会长陈弼用心推展会务,著有成绩,今偕同苏愼、钱璱之、于宝政主编「苏东坡研究」专辑,已于二〇〇六年六月出版,获得好评。宏扬纪念中国著名文豪东坡居士的思想和风范。

  • 文章我亦一談拼死吃河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5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8-07-20
    关键字: 苏东坡 河豚 江阴县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河豚诗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先生所作,东坡先生近千年来就以好食美食扬名后世,他的「东坡肉」直至时下仍有大大的吃客欣赏着呢?!余阅中副六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乐恕人先生大作拼命吃河豚一文,不禁囘忆起民国二十四年春季开学,我在南京承陈谷岑先生(前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校长,时任南京市社会局中等敎育指导员)向江阴县敎育局熊翥高局长推介,发表余一所多级小学校长,旋以江阴全县已放组完成,熊局长函陈先生欲余至

  • 文章惠州西湖的水榭廊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惠州西湖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苏东坡

    惠州西湖是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境內的一個城市淺水湖泊。是國家4A級旅遊名勝區。其景觀由「五湖六橋十八景」組成,是一個以山水資源為主體,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美麗之湖。「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惠州的兒女,一向以西湖為驕傲。在自豪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感謝兩位三百多年的父母官,一是清康熙年的惠州知府王瑛,他用詩讚譽西湖:「苧蘿西子妝初洗,金穀東君願已違。」使惠州西湖才有了「苧蘿西子」之稱。另一位是在王瑛之後十幾年的惠州知府吳騫,他把杭州西湖和惠州西湖...

  • 文章(專載)感時抒懷篇—論台海情勢與展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2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6-10-03
    关键字: 连战 蒋经国 海峡两岸 苏东坡

    执行上,均应三思。最近台湾工商总会理事长高清愿,率团赴大陆访问,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京台经贸硏讨会」并会见中共领导人江泽民,谈到两岸情形,江说两岸血肉相连,此时「无声胜有声」,并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强调两岸经贸,各具优势,应加强交流合作,互补互利,不要因政治因素,而影响经贸交流。当时在南非访问的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则以曹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藉以回应江泽民,并强调中国一定要统一,笔者在幼年时曾读诗经,亦想到诗经小雅棠棣之篇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2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乡事 李白 苏东坡 诗词 马瀞庐

    八四 瀞廬旅蜀談異馬瀞廬嘗言,其伯父淸末官遊蜀中,時渠僅七、八歳,隨住內江縣署。署後有刑場,每於黃昏人靜時,輒見場中樹根墙脚,鬼影幢幢,類皆有身無首,提燈俯地,四處尋覓,似欲找回已失去之頭顱者。習見之,不以爲怪也。又識一趙姓者,寓巴縣,人謂其能驅神役鬼。嘗於對客茶話時擲杯空中,杯停不堕。瀞廬異而問之,答曰:「有小鬼代我捧着耳。」八五 太白詩與東坡詞靑蓮先世出隴西,產於蜀,蓋亦蜀人也。兒時嘗讀其蜀道難,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靑天,」世推名句,而實出漢書枚乘...

  • 文章從東坡詞想到故鄉——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苏东坡 《永遇乐》 海州历史 故乡思念

    的理解资料,并加粗浅之考证意见,用以充实旧闻。尙望我海属诸先进,多多予以补充斧正,或可供他年返鄕时之共同印证也!一、录注苏东坡海州诗词㈠「永遇乐」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1],至楚州[2]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自濉上[3],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

  • 文章苏东坡逝世九百周年常州学术界盛会纪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6期  出版时间:2001-10-15
    关键字: 苏东坡 逝世 学术界 九百周年纪念盛会 简介

    宋朝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公元一〇三七年)至公元一一〇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于我邑常州。今年是他逝世九百周年。苏东坡生平与常州有缘,非常钟情常州。他曾到(经)过常州十一次。其在北宋元丰七年居留常州四个月,并上表乞居常州,最后于建中靖国元年终老常州。常州舣舟诗社于九月十四日假常州林园局礼堂,举行「纪念苏东坡在常州仙逝九百周年诗会」,出版「苏东坡仙逝常州九百周年」纪念文集,纪念会由钱璱之、羊淇两位会长主持。学者陈弼教授报告出版

  • 文章海峽兩岸期統一舉國上下共中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2期  作者:湯子文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海峡两岸 统一 中秋 苏东坡 团圆

    又到中秋月团时,《水调头歌》寄想思。苏东坡《水调头歌·中秋》人增阅历知风雨,却旌艰难识世情。吴刚砍树仍努力,玉兔捣药总不停。午夜千里共婵娟,遥望冰轮祝安宁。

  • 文章苏东坡在台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0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5-06-25
    关键字: 苏东坡 美食家 台湾 文学地位 同乡会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四川眉山县人。在他长达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作诗二千七百多首,以及三百多首词,四千二百多篇散文。台湾地区的主流文化源自祖国大陆,在历代众多文学家中独钟爱苏东坡,不仅书籍出版展售有关其诗词、散文之书籍与赏析评论。自中学、大专学校的国文教材中都有东坡的作品,尤其中国国文学研究所的硕、博士论文中专研究苏东坡诗词文章,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颇多,由此可知苏东坡在台湾文学界中的地位和影响。今年举行的国中基本学力测验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