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芙蓉圩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二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蟋蟀 芳茂山 芙蓉 风俗 忆旧

    閒話蟋蟀之二蟋蟀雖屬卵生蟲類,但仍多由各種各式之蟲類蛻變,故其體質、形態、色相,亦各有不同,至其藏身之處,則大多均在極隱僻之牆角、磚石、泥土、枯木、草窩中,由於白天光度强、聲音雜,蟋蟀大多不敢公然長鳴,僅於過令時發出間歇性之輕微鳴聲,(註:過令乃雌蟋蟀與雄蟋蟀之性行爲)前文已有較詳盡之說明,玆不贅述。蟋蟀經過令後,鬪志高昻,此中微妙關係,或亦爲蟋蟀之特有性能也。蟋蟀第一次入局會鬪,爲之破口,蓋蟋蟀用牙鬪毆,故謂之破口。第二次再度入局會鬪者爲之轉草,因蟋蟀...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李笛虹 诗文 才华

    李笛虹先生逸事一章笛虹先生字涤新,李象桥人,父吟潮系中道界领袖,伯父吟怀为芙蓉圩有数之文坛泰斗,诗文之佳,羣儒拜服,吟怀生一子,即我邑著名敎育家李晓农(字焕新),曾任省县督学多年,晓农亦有二子,伯棠、伯黍,均受高等敎育,吟潮生一子即笛虹先生,先生生有异禀,颕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与晓农先生为堂兄弟,故自幼同受吟怀先生之薰陶,并认其子晓农姿质不如笛虹,最多不过做一个敎书先生而已。故将之送往南京师范受读,己则全心敎诲笛虹,有意培成大器。以故笛虹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湖沼 徐白荡 鱼苗

    芙蓉圩中心最大湖沼徐白荡万顷波光无限好,一蓑烟雨不胜情,此即徐白荡之写照也。徐白荡位居芙蓉圩之中心,为全之最低洼处,湖面约三平方公里,湖水淸澈见底,湖之四围,都为该白荡衞星材庄所开辟之养鱼池塘,为数何止千百,河堤遍栽杨柳,既可保护岸塍之倾圯,更可点缀圩堤之风景,每当翠隄春晓,垂柳飞絮,池塘水面,一片浮白,渔人轻舟荡桨,荷蓑负笠,垂钓其间,诗情画意,不啻神仙中人也。徐白荡湖面辽阔,四周池塘栉比;当春水骤涨,难免有数处鱼池破隄,鱼苗漏入白荡,更加以白荡内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 塘湾 邱庄闸 抗日战争

    慷慨悲壮怀二闸 粗枝大叶话塘湾芙蓉圩东岸有三闸,北为双庙闸,(前文已敍及)较南之一闸名邱庄闸,邻江阴县之黄桥鎭,海姑尖之一闸为甘家闸,与锡澄交界,距邱庄闸仅三、四华里。甘家闸西隣有主要村庄二,一为丁家村,一为郭家村,故友丁茂松即丁家村人,此子在抗战前曾受业于杨霞峯先生门下,余为先后同学,文学根柢甚佳,诗文书法造诣亦颇深。抗战军兴,鉴于日寇侵凌中华,一腔热血,激起报国救民之大志,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忠义救国军,与日寇周旋,曾经遭遇多次可歌可泣之抗战史实,旋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