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浙西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9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5-10-05
    关键字: 船菜 苏州船菜 无锡船菜 海宁观潮 菜单 中进餐

    一、菜正统在无锡中央月刊出版刘震慰撰的「故鄕之食」第一五三页「食在江苏」章中提到菜:「苏州第三类菜点,即是菜。同是菜,却有两种情趣,一是老太太老爷们七月吃素,要上七紫山等地去烧香,包一条,早上去,上开素点;下午烧香囘来,上开一桌荤席。此时愿已还过,心情开朗,家以一整天的时间办出一席精美的开斋席,当然是以品味为第一。」「另一是三五友好,闲得无聊,包上一条。叫上几位姑娘,在荷花湖中,放舟游玩,吃些精美的菜点,喝酒吟诗,……苏州近郊的黄天荡

  • 文章常州交通運輸憶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期  作者:獨醒  出版时间:1969-05-15
    关键字: 常州交通 交通运输业 快船班船 小轮船 羊头小车

    常州地处南京与上海之中心,南毗宜兴,西接金坛,东连无锡,西隣丹阳,东北与江阴接壤,东南滨太湖,北滨长江,隔湖居县之西南而介于宜兴溧阳之间,京沪铁路与运河横贯东西、孟河,德胜河、澡江河贯串长江运河,境内河流纵横、因此对外交通运输除有京沪铁路外,全靠水运,运客载货全赖舶。常城东门西门与北门均设有码头。东门设在黄亭下,东南鄕之定期快均在此停泊起迄,如坂上鎭、礼嘉鎭、南宅鎭、走马塘、白塔鎭、马抗鄕、戴溪鎭、洛阳鎭、虞桥鎭等鄕鎭。西门外米市河仓桥下为常城西

  • 文章上下游一帶苛捐又雜税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苛捐 杂税 米捐

    匪区——一、芦山,二、茶洋,三、樟湖坂附近的五狮饼,四、龙地,五、埕濑,六、柳埕,七、金钟潭,八、马耳,九、湾口下的三门港赤歧(以上各处每勒饷三四元或六七元不等,如有违抗,立遭枪毙焚。)苛捐杂税——一、光泽县警衞团勒抽米捐,每担勒收大洋三角一分,由光泽发单,至邵武换单,每担又收验单费大洋五分,换给的单,到水口寨验收,每艘雀平均载米四十担,须被勒大洋二十元零四角。二、光泽周旅抽收米捐,每担三角,由光泽发单,至水口寨验收,每艘雀又缴验单费二角,(每艘

  • 文章早年的客运航——「镗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6期  作者:王丕顯  出版时间:1993-08-20
    关键字: 客运航船 镗镗 形状 航行速度

    六、七十年以前,有一种航行于无锡城鄕之间的航,因其在启航前以敲小镗锣作为启航的信号,所以人们称之为「镗镗」。「镗镗」这个名词恐怕现代青年中很少有人知道,尽管还有一些老年人见过这种或者乘过这种,时至今日——八十年代,可能也已淡忘,或者记不清了。经营这种航的人,据说是浙江绍兴人。这种的形状比较别致,与一般略有不同:身狭长,首尾带尖,上盖着茅篷,舱呈圆桶形,摇用四支橹,顺风时也能扯篷,利用风力,成为帆。这种船船型小,容量少,所以每次

  • 文章卞保琦与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造船工程专家 卞保琦 造船 双螺旋桨 造船工业

    离开祖国三十年后,旅美造工程专家卞保琦博士终于囘家了。他这次要仔细地看,深入的硏究,以期对国内的造工业发展有所贡献。卞保琦博士目前担任美国海军舶硏究发展中心部门主管。他也是这次近代工程技术讨论会造工程组的主持人之一。卞博士将在国内停留四十天。除了工程技术讨论会之外,他将参加本月底在台北擧行的海外学人国家建设会。他表示:这两项会议将使他广泛地与国内人士交换意见,提供帮助,以完成他多年的心愿。」他说:「在国外为人家造一百艘的心情绝不如为自己国家造

  • 文章上水與下水勒收保護費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护送费 印花税 抽收

    十二、大干刘师抽收护送费,上水不派兵每艘收二元一角,下水每艘收二元二角,每艘雀上下水须纳三元四元三角。十三、顺昌刘师抽收护送费,上水每艘二元一角,下水上派兵,每艘收一元一角,每艘雀上下水须纳三元三角。十四、顺昌印花税局不给印花,每艘雀上下水勒收一元二角。十五、洋口牌局每艘雀牌费一元九角,又创制验査簿,每艘勒收四角。十六、延平刘师抽收护送费,每艘雀上水抽收八元,下水抽六元。十七、延平印花税局每艘雀不给印花,勒收八角,验盐,每艘勒■二角

  • 文章黄河口小岭岸海带案沈冤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徐漢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沉船幸存者 恩将仇报 匪患

    中华民国四年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狂风大雪,有只山东大帆装载海带,从青岛开航往上海,经过黄河口遭到狂风大浪沉掉,上十七员,救起三人,我的祖父带他们回家悉心医治得以活命。而后祖父雇送回山东,这三人回到山东,向海防队报告,第二年二月,山东开来五只大帆,全是军队,名称水师营,总指挥官名马四老爷,他的名字叫什么没人知道。一到小岭岸全官兵,布防全小岭岸,三天后开始捉人,把人带上兵吊打,他已定好三罪名:一抢海带,二拆,三看死不救。指定三罪而从罚钱

  • 文章故鄉拾穗(五六)農業概況——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6-15
    关键字: 沟泥 沟泥 乡俗 夹沟泥 肥料

    三、沟泥:我武进北鄕俗称之谓沟泥,罗墅湾以南地区则称之谓河泥,所谓沟泥或河泥,即是沟塘内之泥或河内之泥,将河内或沟内之泥取出,称之谓「挪河泥」或「夹沟泥」,南鄕挪河泥之工具谓「挪泥网」,谓「挪泥」,抄瓢谓「挪泥瓢」,我北鄕则称之谓「沟泥夹」「沟泥」「抄沟泥瓢」,名称虽不同,但其用途则一。沟泥之体积不大,仅约一丈左右长,宽约四至五尺,平底方头,虽其形状与普通只相若亦为木制,但有舱而无盖,其实所谓「舱」仅是「格」而已,全尾,中仅两格,近

  • 文章王国的经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鄭佩芬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王兹华 大王 人物介绍 工作

    台湾,继一九五〇年代的日本,与一九六〇年代的香港之后,于一九七〇年代跃登世界拆王国的寳座。在这十年中间,由于台湾地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导致钢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从事废物利用的拆业,一夜之间,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其中,有拆大王之称的王兹华先生,更是目前台湾地区一百六十余家旧解体公司,从废物堆中造就出来数一数二的巨富。每天,他坐着一辆银灰色雪亮的宾士轿车,去检视他的事业王国—一个堆满了锈钢板与零乱电缆,汚秽不堪的废解体工场。南台湾的港都高雄

  • 文章无锡四堡桥的造工业(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1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无锡四堡桥 造船工业 作业程序 造船材料 小木匠

    现在再谈造的情形,每一家厂中,造的工人,多没有长期雇用的,他们的造作业程序是怎样的呢?原来他们早已实行了分工制度的办法来造了,他们的作业程序是:第一步手续,将购来的整棵长杉木,依照绘好了的样,算出要多少种长短尺寸的木板,由技术最高级的人员来主持弹墨,这种技术人员,大多即是厂主自己担任,将一棵棵的长杉木划好墨线后,即招锯木的「解匠」工人来锯解开来,其工作的工资,以一条线多少工资来计算,共解锯多少条数线,即是共计多少工资,每条线的工资,多订有一定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