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灾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州的聖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庭楨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红旗渠 人工河 自然灾害

    当年自然灾害与国家经济困难,物资缺乏,工作人员每天只能分配六两粮食,无论山菜河草都拿来充饥。可是百姓仍然前扑后继,自愿投入这个神圣工作,让人感动不已!从分水闸再向西北方车行约二十分钟,到达晋冀豫三省交界点,向下方看到彰河河床只有少量流水。车行向西南踅转至红旗渠总干渠游览区,在停车场爬上数十级台阶,已到达总干渠畔之参观步道。渠内巨流,山壁宏伟,风景壮丽。渠道中有六至八人座之汽艇,游客可购票乘坐,上下游饱览山岩风光,亦感受身在人工天河的乐趣。沿渠向下行走约半小时

  • 文章鄉情報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2期  作者:周淵博  出版时间:1983-04-02
    关键字: 水灾 自然灾害 新春团拜 同乡动态

    去年八月十一日凌晨,西仕颱風帶來的豪雨,使泰山、五股在一夕之間因山洪暴發,造成山崩、路斷、屋毁、人亡,數十年所未有之災情。刼後餘生的居民,坐視被蹂躪得滿目瘡痍的家園,對於淹覆在家園上的紅色泥土表示疑問,因爲在五股、泰山一帶的土壤,並非紅色。嗣後「溯本追源」,所有的災民遂把「罪魁禍首」指向以紅土爲主的林口臺地,大家一致指責肇禍的原因,乃是林口臺地新建工業區,因盲目開墾未能做好水土保持,致使豪雨中造成山崩,無以數計的黃土、泥沙、石頭,才紛紛沿着野溪滙集,冲向...

  • 文章會務與鄕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6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同乡动态 会务 自然灾害 奖学金

    ▲弗雷特颱風八月二十一日襲擊故鄉,造成空前大災難,本會以救災如救火,除函慰問受難鄉親外於八月二十七日在經常費項下結匯美金二萬元,同時於溫州會刊十卷四期發起募捐並開設救災專戶,承蒙旅台鄉親關切家鄉踴躍捐獻,慷慨解囊,於十月中旬截止,共收新台幣六十八萬五千參佰二十三元,結合美金二萬六仟元,請托便人帶往香港如上次方式再匯給溫州市市長陳文憲17號颱風救助專戶。翌日即由溫州市對台辦公室主任陳建中來電,如數收訖。至於紅十字會救濟食米部份,迄未分撥到溫、俟收到後再予公告...

  • 文章晉城近代的荒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李方華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晋城近代的荒灾 自然灾害 疫疠肆虐 万人坑

    民國卅二年(一九四三年),晉城遭災,這是繼清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之後,波及晉城全縣的又一次特大災荒。同年,高平縣亦受災。次年,陽城縣又受災。據「晉城大事記」所載,是年「晉城遭蝗旱大災,麥苗枯死,樹皮草根皆食盡。本年晉城縣境內有十九萬人口左右,人口較戰前減少十萬多。」而「高平縣全縣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蟲災,春夏無雨,蝗蟲遮天蓋地,夏糧全部被毀,秋糧幾種幾毀,致使百姓餓死、凍死、逃荒出走十萬餘人」。次年(即一九四四年),「陽城縣春旱嚴重,秋旱歉收,餓死...

  • 文章河南省水利建設概述(自民國十七年至三十六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河南历史 水利建设 自然灾害 疏浚黄河

    是:春风吹人醉,杭州作汴州。心以为危,一吐为快,爰经勉凑数句,聊以明志并自勉以勉人。惜不懂音韵平仄,定必贻笑大方。①人生原非一场空[1],立德立言又立功[2],我祖我宗复疆土[3],扫除暴政不虚生[4],②十年退休一身轻,何事忧伤心忡忡?绛帐授徒启后进,两京收复指顾中。③中流揖舟[5],大呼过河[6],痛飮黄龙[7],全瓯无缺[8]。[1] 如竹林七贤等人,不能面对现实,不知庄敬自强,救国救民,而惟生活消沉,醉生梦死,均不足取。[2] 人生三不朽,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