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第二故乡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念長汀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期  作者:林紹賢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街道景象 人情味 第二故乡

    長汀,我的第二故鄕!四十多年了,我始終沒有忘記她,相信他也沒有忘記我。四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個似懂不懂的大男生,因爲聖戰烽火的蔓延,在鷺島的國立厦門大學,遷往這個閩贛交界的山城,我也由於轉學該校,開始踏上長汀的工地:她那淳樸的、充滿國畫情調的景色,使我這個俗夫神往!梅林、北極閣、天一樓,經常使我流連忘返;而蒼玉洞、霹靂巖、朝斗巖、雲驤閣,亦都是我課餘常去的處所。長汀城內街道雖然不多,但水東街、黃高嶺這些地方的景像,却時常會在我的夢境中重現,尤其是黃高嶺,那...

  • 文章寫我家鄉——常州(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2期  作者:李楨祥  出版时间:2012-03-25
    关键字: 家乡 万怀青 风俗习惯 第二故乡 和平统一

    民國三十四年,我從常州覓渡橋小學畢業,當年我考上武進私立城北商業職業中學繼續求學,校址就在東橫街上,離家甚近;當時我們的校長是已故的萬懷清先生,他還兼任武進正報社的社長,最令我難忘的,他在我們三年級的時候,親自教授我們英文,他的外語造詣很深,督教嚴厲,奠定了我來台後的良好英文基礎,這對我後來在海外工作時的幫助很大。在城北中學上學的年代,筆者曾參加學校所舉辦的無錫太湖和鎭江周邊的旅遊;遍遊太湖的蠡園、梅園和黿頭渚等沿湖的勝景,在鎭江遊歷了江中心的焦山和江邊...

  • 文章説「代代棗陽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第二故乡 同乡认同 青年来台 枣阳细胞 幼时来台 认同枣阳 台湾出生 反枣 自己认同 机会教育 参加同乡会 翻阅文献

    民国三十八年是一个分水岭,大约60万军民由大陆「撤退」到台湾,他们都认为只是暂守台湾,总有一天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是,超过一甲子的时光流去,他们虽然也回去探亲访友过,但大部分已将台湾视为第二故乡,因为他们已当爷爷(奶奶),甚至已是「曾祖父」(曾奶奶)了。我们枣阳同乡会,已成立三十年(文献也进入31期)当年初期的中坚份子,不是已离开人间,要不白发苍苍,就是行动不便,但他(她)们依然对同乡会有深厚的感情、认同、爱护,希望同乡会永远保有。但无可厚非的,每年

  • 文章漫談家鄕的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鄧明炎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襄阳第二故乡 八大头 带子上朝 将军肉 破肉 凉拌黄豆芽 油炸馍 炸麻叶 烹饪方法 王膀子卤肉 烧方鱼 糖醋鱼块

    人一踏過中年,對於過往旅程,成功也罷,失意也罷,都如過往雲煙,愈久愈淡忘,愈模糊,留下的祗是悵惘。這一份感觸,年靑的一代決不會有的。對於往事,俺們老一代的人留有情感的是對故鄕的懷念。所謂「美不美,故鄕水。親不親,故鄕人。」如今家園萬里,「故鄕水」難得一見。但每與「故鄕人」閒話家常,鄕音未改,聽來分外親切,這一份感觸,也是在台灣成長的年靑下一代決不會有的。「故鄕水」數十年來在台灣固然難得嚐到見到,但是在家鄕人的餐聚中,偶而也能吃到家鄕口味的飮食。雖然不算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