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习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忆故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彩華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浙江风俗 端午习俗 故乡怀念

    榴花吐燄,萱草舒眉,驹光过隙,又临端节。不禁忆起儿时家鄕过节情景,略抒一二,聊资助谈。每届端午,吾鄕习俗必须吃粽,粽子不像现在台湾大多可由市面选买成品。昔日皆出于家庭自制,好在传统家事,妇女从小即已学会。粽子的材料及制作法,大致与现在的并无不同。以竹叶包糯米系好蒸熟,即谓粽。除仅有糯米的白粽外,还有内中饀料的粽:如红荳粽、枣子粽、花生粽、百果粽、莲蓉粽、咸肉粽、香菇粽、蛋黄粽、虾米粽等。食粽时还可佐以各种菜肴,如此淸香爽口,囘想起来,亦足使人垂涎。至于

  • 文章掛判和跳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端午习俗 民间文化 挂判跳判 神话传说

    一年一度农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节,又来到人间,相传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习俗,是源远流长,任何人是无法把它断绝或掩埋,这就是我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我中华民俗文化。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在这一天民俗的玩意最多,如家家户户门上揷菖蒲和艾草、吃粽子、划龙舟,儿童身上挂著彩色香包,手腕上扣著彩线、晒明矾、贴彩符、吃雄黄酒、放雄黄鞭、画虎、挂剑。看白蛇传大戏和小戏。每一种玩意,都有它的典故,海州文献在过去期刊中也有介绍,可以披阅回顾一下。在台湾生长的靑年同鄕,如有不明白

  • 文章風齋隨筆家郷的粽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9-07-15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馅料 艾草菖浦 习俗

    家鄕过端阳的习俗:与别处大同小异,无非是门口插艾草菖浦,飮雄黄酒(以雄黄泡烧酒),并以指沾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以驱邪避毒。重要的主角当然是粽子了。像过年做团子一样,端阳裹粽子也是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目。鄕下人说「裹粽子」,而不说「包粽子」,这「裹」字还很文的。而且用法也有讲究,譬如做有馅的团子就说「包团子」,而不说「裹团子」,这差别是颇堪寻味的。端阳前几天就开始裹粽子了,鄕下粽子的式样、材料很简单,全是尖脚式,只有白粽与赤豆粽二种。特色是裹的时候把

  • 文章故乡习俗话端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家乡习俗 划龙船 办夏 熏艾草

    夏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或名端午,又叫重五;端,首也。五之数为阳,故名端阳,五月属午,又名端午,月逢五,日又逢五,故又名重五。故鄕习俗,于五月初一起,家家门上贴寺院道观里送的符,大都画的钟馗、天师之类,以驱邪鎭宅。寺院道观裏和尙道士,一过端阳,在鄕村收麦,市区收钱。端阳前一、二天,家家户户都以竹箬包糯米为粽。端午早晨吃粽子,午饭菜肴丰富,但一定要有鲜黄鱼、咸鸭蛋、水果枇杷,以取圆顺之意。飮雄黄酒,雄黄能杀蛇虫,和酒飮之,能避蛇虫之害。端午日家家以菖蒲作刀剑

  • 文章端節百草與「蝦蟆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采摘百草 虾蟆墨 医疗功效 风土习俗

    稗官野史传闻,白蛇传编为戏曲,又一折名盗仙草,脍炙人口,由来久矣。至今端节之日,家家门悬艾蒲,角落遍洒雄黄,成人飮雄黄酒,儿童则耳鼻部抹雄黄配香袋,盖避虫害也。吾邑习俗,每届端节黎明,令男女童(十二至十五岁者,以其纯洁具有灵性也),至郊外采摘百草,悬挂房簷廊下,使阴乾,如本省之草药店,相传能治百病,尤以堪入药者,如艾草、扁楚、马苋齿等,效果较平时采摘者为优,儿时辄常为之。虾蟆墨—蟾蜍,俗称「癞蛤蟆」,体较靑蛙稍大,色呈土黄或微绿(保护色),有毒,不可

  • 文章話端陽憶温州競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掌故习俗 文献记载 温州龙舟 童子殿

    精神,可治湿热风痺,辟除秽恶」而言。呼为活人节,乃对三月三日的死人节而言(相传:三月三日祈死者冥福;五月五日即为生者祈福)。端午节的掌故与习俗极多,惟今日尙流传民间的,却已寥寥。这,一方面是因时地而变迁;一方面也是由于琐碎和没有代表性而淘汰。但典籍中的记载,则仍历历可稽。今就笔者所知,略擧于左:不擧火:「介子推抱木而死,晋文公哀之,命人五月五日不得擧火。」作枭羹:汉书说:「五月五日作枭羹,赐百官」,(以其恶鸟而食之)。迎婆神:刘女传说:「孝女曹娥,会稽上虞,父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