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節在浦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故乡节俗 历史传说 端午饮食

    端阳节亦称菖蒲节,又名端午节。尝考此一节日由来,始见于大戴礼记,谓为夏令小正之纪,以五月五日为阳极之始,同于夏至,所以叫端阳,而浦江一带则称端午。由于端节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节,它既不同于春冬两节,着重在祭鬼祀神;更不同于中秋,仅注意人们官能上的享受;它是特别注意在夏令衞生袪邪避毒的各种措施上。所以一到端节,在浦江各家门前,首先要悬挿艾与菖蒲。按艾属菊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梗粗如箸,叶互生,卵形,羽状分裂,背面丛生白毛;菖蒲生溪涧之中,叶亦高二

  • 文章江心会三岁了端午餐会爆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江心会 端午参会 陈继国致辞

    注:六月二日举办一〇二年端午节联谊餐会,席开五桌场面热烈,创会长陈继国(右一),特别邀请与会的常务理事邢爱菊、郑致宏、薛光扬、常务监事董兆熊及名誉理事李宗光等致词。陈继国摄)(注:六月二日举办一〇二年端午节联谊餐会,席开五桌场面热烈,创会长陈继国(右一),特别邀请与会的常务理事邢爱菊、郑致宏、薛光扬、常务监事董兆熊及名誉理事李宗光等致词。陈继国摄)(注:六月二日举办一〇二年端午节联谊餐会,席开五桌场面热烈,创会长陈继国(右一),特别邀请与会的常务理事邢

  • 文章廟會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4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庙会 端午节 枫泾镇 海慧寺

    今年端午节的电视,各家电视台都有特别节目,分别报导台北、台南、高雄等地的龙舟竞赛,另外还报导鹿港庙会的盛况,令人深深地忆念家鄕的庙会,倍增思鄕之情。笔者出生于枫泾近郊新滨鄕,当地有一所小庙宇,庙外面髹成红色,庙里面供著一尊大老爷神像,白面长须,穿着大红袍,边间另供一座木彫的小老爷神像,看庙的香伙是一位孤老头儿,相貌虽很丑,但人却很老好,当地和隣近鄕村的居民常来庙里烧香许愿,有的还愿是以说书谢神,我童年时曾去庙里听过那种说书,相当有趣。每年的春天还有一次

  • 文章風齋隨筆家郷的粽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9-07-15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馅料 艾草菖浦 习俗

    家鄕過端陽的習俗:與別處大同小異,無非是門口插艾草菖浦,飮雄黃酒(以雄黃泡燒酒),並以指沾雄黃酒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以驅邪避毒。重要的主角當然是粽子了。像過年做糰子一樣,端陽裹粽子也是一年中的一個重要節目。鄕下人說「裹粽子」,而不說「包粽子」,這「裹」字還很文的。而且用法也有講究,譬如做有餡的糰子就說「包糰子」,而不說「裹糰子」,這差別是頗堪尋味的。端陽前幾天就開始裹粽子了,鄕下粽子的式樣、材料很簡單,全是尖腳式,只有白粽與赤豆粽二種。特色是裹的時候把...

  • 文章解乡愁,聚乡情——记端午餐会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羅秋昭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端午佳节 同乡联谊 乡愁乡情

    文·罗秋昭六月一日星期天,座落在忠孝东路的广西同乡会里,一片欢乐气氛,大会议室里,聚集了六,七十位乡亲。这些贵宾,有八十多岁的长者;有年幼三,四岁的幼童,大大小小的围在一张大桌子前,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物。会厅里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洋溢着高高低低的笑声,急急缓缓的说话声,加上孩子纯真的嘻笑声,好像是百来人的聚会似的,原来这一天是同乡会庆祝马年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有几个特别的意义,一是同乡会邀请了从广西嫁到台湾的广西妹子,一是大部份的菜肴都是同乡们在家

  • 文章那一天——廣西新娘回娘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謝志鵬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端午佳节 同乡联谊 浓浓乡情

    文·谢志鹏六月一日端午节前一天,热烈参与本会『广西新娘回娘家』活动的广西新住民们,携家带眷的挤爆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忠孝会馆。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继会馆厨厕整修翻新之后,第一次以『广西新娘回娘家』之名举办温馨、热闹的大型聚会,热情的广西新娘们,偕同老公携带小孩一块来同乡会聚餐,唱歌,游乐。本会雷理事长、严总干事、云干事及部分热心会务的理监事们全程参与这项盛会,欢乐气氛中,吃著每户各带一菜并铺满一桌的各式菜肴,饮著冰凉的台湾啤酒,卡拉OK音乐热闹的抢著点歌欢唱

  • 文章端午时节蒲青青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濤子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汨罗江怀古 凭吊屈原 历史感悟

    文.涛子那年的端午节梅雨连绵,淋漓了浓绿的江南,我终于来到汨罗江边,只为在龙舟竞渡的号子声中,寻觅一个泛化历史与传说中的伟岸身影,感受一颗赤子之心的怦然脉动,缅怀一个不朽的诗魂——屈原。你远远地站在时光那头,却还是那样清晰: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剑,白衣一袭,江风轻拂之下衣带飘飘,虽形容枯槁,但却掩饰不住你不凡的气质。你本该高居庙堂之上,辅佐楚王安抚百姓,却为何在湖边低首行吟,继长长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这个三闾大夫,如何这般孤独与彷徨

  • 文章潮州湘子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潮州 湘子桥 端午节 赛龙舟 广济和尚

    湘橋春漲 鄭昌時迤灑長橋界碧溪,綠榕蔭迎水東西。靈根絡石非依土,密集藏波不照泥。天上白榆紅映帶,闊別紅樹雁高低。扁舟暗掠雕欄過,雪掩蓬窗翠鳥啼。最近我讀到潮州市出版的鄉音報導,知潮州勝景湘子橋已整修完成,展現出一派美侖氣象萬千的新景象。當地市政府爲擴大慶祝,於去年工程竣工後的五月五日端陽節舉辦盛大龍舟競賽活動。競賽是日,各地方派出參加龍舟隊伍很多,競爭劇烈。湘子橋上及兩岸觀眾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因此亦使我回憶起民國三十四年九月,我國抗戰勝利後,追隨母校韓...

  • 文章晋台两地的端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寒勁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艾草 雄黄酒 传说故事

    今年(民国一〇二·二〇一三)六月十二日,正逢农历五月初五,这是中国流传了二千二百多年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等。端阳节的特色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我于民国三十八(一九四九)年四月来到台湾台北,那年我十二岁,遇到在台湾的第一个端午节,吃到台湾的粽子,那时台湾还是凋零与贫穷,似乎记得台湾的粽子只有三种,一是含碱的糯米粽,颜色略黄,吃起来有碱的苦味;另一种全白的糯米粽,吃时要蘸(沾)白糖吃;第三种是白糯米粽中包著一块大肥猪肉,吃起来怪怪的。此际不禁想起在山西太原

  • 文章端午忆故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彩華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浙江风俗 端午习俗 故乡怀念

    榴花吐燄,萱草舒眉,驹光过隙,又临端节。不禁忆起儿时家鄕过节情景,略抒一二,聊资助谈。每届端午,吾鄕习俗必须吃粽,粽子不像现在台湾大多可由市面选买成品。昔日皆出于家庭自制,好在传统家事,妇女从小即已学会。粽子的材料及制作法,大致与现在的并无不同。以竹叶包糯米系好蒸熟,即谓粽。除仅有糯米的白粽外,还有内中饀料的粽:如红荳粽、枣子粽、花生粽、百果粽、莲蓉粽、咸肉粽、香菇粽、蛋黄粽、虾米粽等。食粽时还可佐以各种菜肴,如此淸香爽口,囘想起来,亦足使人垂涎。至于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