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神山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道教始祖張道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劉愛華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张道陵 天师 讲学 修炼 长寿翁

    张道陵就是张天师,天师是后汉人,本省贵溪人,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第八世孙。据古籍的记载,张道陵是「巨无霸」型,身高九尺二寸,浓眉大眼,满脸红光,天亭圆满,地额方圆,垂手可过膝,龙踞虎步,并且有一付好胡子,看起来颇为威武庄严。汉光武庚子,天师才七岁,就读老子所著书,并通晓书中奥义,成年后对天文、地理、图书谶讳的道理都能贡通,就学问说可说是博学之人,有一千多个学生,今日浙江临安的神山观,余姚的通仙观就是他当初讲学的地方。二十六岁时,有人请他到四川江北县去做

  • 文章(壹、沧海忆往)世界遗产在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黎暐 編整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世界遗产公约 护存瑰宝 华夏 壮丽泰山 九大综合遗产之首 曲阜孔庙

    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三十八项(包括:自然遗产七项,文化遗产二十七项,双重遗产四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义大利(四十四项,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四十一项,含跨国项目)。其中东省有两项列为世界遗产,一为泰,次为孔庙、孔林、孔府。现分别介绍如下。二、华夏神山一九八七年,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泰说:『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帝王朝拜的对象,其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

  • 文章话『石老人』——崂游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唐明我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游记 石老人 崂山 神话传说

    的老汉正在整理渔具。我们和他搭讪起来。老汉很健谈,他指著"石老人"和水天相接间的一座小岛,给我们讲了一个话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姓石的渔民,带着女儿在崂脚下苦度流年。女儿名叫海花,她随着如梭的岁月渐渐长大,生得水灵俊俏、聪敏伶俐,能歌善舞。某年春晨,老人打渔扬帆出海,留下海花看守门户,她在门前一边唱着渔歌,一面织补渔网。不料,这动人心弦的歌声飘进了龙宫,把老龙王听呆了,他叫海龟变作大船,命令虾兵蟹将一起出动,来抢劫海花;可怜的姑娘拼命挣扎,终因寡不敌众,被他

  • 文章贛榆名勝知多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赣榆名胜 古城 山川 古迹破坏

    早游吴观红日,午游吴居洞仙,晚游吴飘云海,夜游吴复留连,东观吴看幻影,西游吴彩云翻,北游吴群峰动,南睹吴万家船(远望黄海,樯帆百千),此外吴的石、水、洞、庙则更具魅力。话说吴的石,是嶙峋多怪,千姿百态,著名的有「幻影石壁」,一步一景,「锥把石」则有其奇的传说,而「驴驮石」、「盘龙石」、「刀尖石」、以及「猴石」、「群羊石」、「虎口石」等都引人入胜而流连忘返。在歇台下不远处,有一块六角形碣石,上刻:「忠义公单公选故里」,单公者乃当地人

  • 文章徐有福先生遺款送本會設奬學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2期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灵骨塔 舟山群岛 奖学金 神主牌位

    徐有福先生浙江人,于抗战胜利后即在武进六区各鄕鎭公所服务,民国三十六年转任武进县自卫队,三十八年四月因政府撤退,随军至崇明改编为国军连驻舟群岛,三十九年六月随军来台,幷于五十五年七月退役,七十五年二月六日因病去世,徐先生病重时即嘱同事将其遗款作有益之用,经其治丧委员会决议:以其遗款新台币壹拾伍万元送请武进同鄕会比照张旋先生之遗款作为奖学金,幷请同意将徐有福之主牌位安置灵骨塔以享春秋祭礼。该款已由瞿时耕、屠元大、李道通、丁洪康、卢成通,等亲自送达同鄕会。

  • 文章足跡遍三晋的顧炎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顾炎武 生平简介 走遍山西 义士精神

    的忠实信徒。他虽不生于西,却欲充分表现了西传统的义士精。当此邪正混淆,敌我不分的时代,希望海内外有志之士学习顾炎武的精,攘臂奋起,冲破危疑,眞正实现「为人类谋幸福,替造化表功能」的梦想。炎黄的子孙啊,有良心、有血性的青年朋友啊!河清有待日,舍我其谁啊!?

  • 文章简介故乡——贵州省独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嘉森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独山县 《那些美丽的歌声与眼神》 潘维刚 故乡简介

    张嘉森我的故乡在贵州省独县的乡下,民国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敌人已迫近我家,我在乌云掩月的深夜,抛亲离爱。挥别了故乡。千辛万苦,才得落脚宝岛台湾。直到民国八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才又再度投入故乡的怀抱,却已流逝了四十二个青春岁月。在故乡住了三个月,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已定居台湾,没有「叶落归根」的想法。但,我依然深爱我的故乡,不愿见到它受到亏损。因之,只要是在媒体上,谈到有关我故乡的事,我都会全贯注,加以理解。民国八十一年十二月一日

  • 文章故鄉舊時新年習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1期  作者:周道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新春习俗 祀五路 谷人 参星 玉皇殿

    祭祀,同古俗祭财一样。城中小娄巷金胜财庙今天商人都去烧香叩拜。各店舖都在今天开市。(元旦日起至初四日关闭休息,直至陷匪前,一向如此旧例)年初七:为「人日」,大家于是日称量体重。(平时不量体重的)年初八:为「谷日」,鄕人在夜间看「参星」,参星过月西,主旱,参星过月东,主多水。俗谚有「看了参星,不看红灯」之说,就是说初八夜天晴,元宵夜阴雨;初八夜阴雨,元宵夜就天晴。年初九:为「天日」,(玉皇大帝诞)去惠玉皇殿烧香的人很多,鄕下的老夫老妇在初八夜先到庙裏去坐

  • 文章閩海詩壇 六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作者:陳家添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神游故土 乡景丽江 太武山石刻 周年庆典

    故国游张开龙福建简介读后书怀闽耸翠,闽水流青;海滨邹鲁,人杰地灵。北以仙霞岭接壤古越,西凭武夷与赣为邻;东临台湾海峡,南界百粤名城。看!戴云积雪皑皑,玉女峰玉立亭亭。那闽江的帆影,那鼓的钟声。杀莲古刹,东西塔影入苍冥。万安古渡,洛阳挢波澜不惊。那九鲤潭瀑布,声势如万马奔腾。那九龙江奇景,泛舟髣髴画中行。铁杉古柏,万年长青;丹荔朱橘,谁能忘情!水仙花凌波顾影,铁观音任君品评。更有那无尽的矿产,煤铁丰藏质纯精。海上誓师,令人长仰郑延平;多少名胜古蹟

  • 文章故鄕——白沙潭,我愛你!

    来源期刊:《連聲》 第5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白沙潭 神农庙联 四月八拜神会 春秋祭祖 古松森林浴 斜壁 朋口溪

    杉树多为建屋,松木多为造船的最好材料。在炎夏的晚上,明月当空,二三知己,坐在那松荫底下,弹琴吹箫,当轻风拂来,正可静听松涛之声,休憩片刻,凉意非凡。记得唐朝田园诗人王维曾写道:「松风吹解带,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淸泉石上流」,其闲适恬淡的诗句,十分令人激赏,如在每日淸晨,到林间松下,散散步、打打拳,也可享受到「森林浴」的益处。后还有一座大,村民叫它为「斜壁」,村尾的坛就建筑在这座麓之下。高大约有四五百公尺,悬崖险阻,陡壁峻峭,要达顶,可眞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