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登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锡山登高最难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期  作者:胡爲  出版时间:1971-10-20
    关键字: 锡山登高 龙光寺 重阳节

    故鄕人士,在重九那天,都有登高之擧,笔者在家时,每逢重九,除非满城风雨,也一定要和内子及邻人相偕登高,效桓景作避灾之擧,邻人都登惠山,我和内子则登锡山,因为惠山峻峭,爬登甚累,锡山高仅惠山之半,由斜坡走上,不甚费力。登上锡山山顶后,就在龙光寺中龙光塔下,徘徊一囘,再到寺前的定心泉畔,略坐片刻,最后去右边的石浪庵盘桓一番,然后信步下山,将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走过五里街进西门,已是万家灯火时了。锡山登高,为笔者在家时历年旧例,陷匪以后,避祸来台,转瞬已二十三

  • 文章重阳登高避灾传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6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7-10-20
    关键字: 重阳节 王维 登高避灾 插茱萸 菊花酒

    独在异鄕为异客,每逢佳节培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这一首王摩诘做的重九登高诗,道尽了现在我们这班覊旅他鄕的人在佳节时的心情了。重阳登高避灾的传说由来已久,其实所谓「满城风雨近重阳」除了天时有变化外,并无灾难要避,原来这是一则神仙故事传说。据云,东汉汝南地方,有一个人名叫桓景,他曾从有仙术的费长房去学道。一天,费长房对他叮嘱;九月九日,汝南将发生灾难,叫桓景快带妻儿去登高山,佩茱萸飮菊花酒,则可避灾。桓景听了,不敢有违,立刻囘家,照着

  • 文章重陽節懷故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期  作者:中秀  出版时间:1971-10-20
    关键字: 重阳节 重阳糕 九品羮 登高

    考诸邑志,故鄕习俗在重九那天,除吃重阳糕和登高外,还有吃一种叫「九品羮」,后来九品羮已废除,大槪它的调制方法,已经失传,只有吃重阳糕和登高之擧了。我在故鄕时重阳那天早晨起来,只听到外面小贩喊卖重阳糕的声音,一到下午,但见锡山和惠山上一处处都是登高的人羣;四鄕各处,亦是一样,只要有山的地方,重九那天就有人去登高

  • 文章重陽佳節 老少同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联谊 敬老活动 马山寺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开放改革后,提倡尊老敬老,又把它定为老人节。这天我们大埔县百候镇候南管理区离退休干部职工联谊会计画到马佛山登高,参观重建的〝马寺晨钟〞胜景。这件事被候中老师知悉,有意参与登高,他们与联谊会杨镜星主任协商约定,让百候中学幼师班师生同去联欢。这日,天气晴朗,金风送爽,丹枫欲变,黄菊初开,如此佳节,我们联谊会的老人一行八十多人,早饭后即从各自家中出发,相约于九时前到达马山寺。一路上,老人们有的三三五五边走边聊,谈天谈地;有的骑自行车到山脚

  • 文章『东方明珠』登高

    来源期刊:《浦東》 第79期  作者:趙惇炎 出版时间:1995-02-28
    关键字: 东方明珠塔 上海广播电视塔 旅游观光 风景名胜 登高游记

    十一月廿四日,我有幸參加『僑界人士上海行』活動。一行十餘人登上了標高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造型獨特的上海廣播電視塔—東方明珠。秋天的朝陽照射在東方明珠的紫紅色幕牆破璃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我們漫步在浦東大道上仰望著它的雄姿,從上到下總共有十五顆大小不一的『明珠』被安排得錯落有致。塔下的大片綠地宛如碧綠的翡翠盤子承接天降明珠。原來設計師的建築構思,是源於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來的。詩中優美的意境,被妥貼地運用到現代建築設計中,當為詩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