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状况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雄山東社區的哀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王蜀桂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高雄山东社区 生活状况 不公平待遇

    高雄市小港飛機場旁有山東社區,區內包括山東、靑島、濟南三村。矮小的房舍、狹窄的巷道住了一千多戶人家。廿多年前,三村的居民百分之九十爲山東人,且絕大多數是靑島人,形成山東社區的原因是居民都是第二被服廠員工。你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被服廠是軍方成衣廠,三軍官兵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的衣物,都由被服廠提供。台灣原有三家被服廠,在羅東的第一被服廠,從西安遷來,專做空軍軍服;高市市中一路第三被服廠從上海遷台,專做海軍軍服;由靑島撤來的第二被服廠則專做陸軍服。近年來第一、...

  • 文章華人移美血淚史與近代移民的發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陳壽民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移民美国 生活状况 奋斗经历

    陳壽民 遺著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水準最高,對於異族外國,常目爲番邦。而我政府對國人與外商貿易交往,一向被禁止,如大淸律例曾有規定:人民不得私自出國,已在番邦借故不歸者,一經查獲卽行正法;凡官員民兵私自出海貿易或遷移海島居住耕耘者,以通賊論斬,足見當時政府對國民管束的嚴厲。一七八五年,約翰,奧丹尼爾,駕一輪船從遠東開到美國巴爾迪摩,船上載有阿勝、阿湛,和阿根三個中國人,他們恐怕政府查究,連累家族,故連祖宗的姓氏都不敢承認,據老一輩華僑說,最初到美華人,旣得不...

  • 文章印尼巨港埔僑今昔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曾陶仙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印尼巨港 大埔侨胞 生活状况 人物事迹

    大埔同僑旅巨港者,據予所知,原屬很少。一九二八年時,在市區之一條大街當中,埔僑僅有二間頗具規模之商店,一爲恭洲劉雨靑之廣大什貨店,一爲黃露昌之萬順鞋店。按黃的主店在星洲,此則爲其支店也;士嘉那街則有坪砂人丘公幹中醫生之培元中藥房。迨一九三〇年前後,在市區之舊大街二馬路,增開一間高陂人郭雲祥之堃祥白鐵店,翌年又添開一間楓浪入劉瑩生馬標大藥房,姿態嶄新,兼善宣傳,頗具商戰精神,不數年間,進步甚速。不久,又增開南達洋服店,主人鄭子芳,扁坑人,增新洋服店,主人鄧...

  • 文章泗水同鄕槪况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劉乃福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印尼泗水 大埔侨胞 生活状况 同乡组织 经济教育

    一、前言泗水是印尼東爪哇的省會,自公元一九六五年九月卅日事件發生後,改稱泗水瑪里雅市,爲東爪哇的商業中心,有「小上海」之稱。街道大都淸潔整齊,商店櫛比,工廠林立,港口優良,地位頗爲重要。惟天氣炎熱,終年無四季之分,只有晴雨季之別,晴雨季節,有遲早的差異,但普通自十月至次年四月爲雨季,其餘爲晴季。在雨季期間,幾乎無日不雨,且每日下雨時間,相差不遠,如在晴季,往往接連兩三個月不雨,所以氣候乾燥,眞是熱不可耐,雖然有海風調節,也覺得無濟于事。全市分爲南北兩區,...

  • 文章沭陽吳鐵秋先生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吴铁秋 自述身世 人生观 创办教育 移风易俗 生活状况 诗联

    一、自述身世及其人生觀吳鐵秋先生,名紹矩,字鐵秋,后即以字爲名。生于一八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二百,卒于一九六三年一月十六日,享年八十九歲。據其「濱八老夫自述」中稱:"我有賢父,照父所做的「居處紀錄」上說:他十九歲失了家,依母舅程氏。替程理家政。程有田六千畝,我父安上全下,內外井井有條,不挾勢弄權。衞護庄田,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經我父處理,大家情服無異言,人說我父有隱德。爲外家勤苦三十年,仍舊受窮三十年,人說我父有清德。我母我兄嘗述我父軼事,我受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