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瓜果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拾穗(五一)农业槪况——瓜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农业 瓜果 李子 白果 常州

    李子,家鄕俗稱之謂「花紅李」。爲落葉喬木之一,高約丈許,其葉爲卵圓形而稍長,春時開白花,花分五瓣,所結之實圓形,生時靑色,至全熟時則變成赤色,味略帶酸。李樹結實時,每一細枝均因須負擔李實之重量而下垂,故有「李下不整冠」之諺語,因如行人經過李下,所戴之冠,雖免不被下垂之李枝碰歪,如此時急着擧手整冠,則易引起看顧李實之人之懷疑,意爲擧手之動作爲係携取李子,爲避嫌計,故冠雖歪亦不得整,即使是冠被碰落地,亦祇能拾而執於手,待步出李林之後方可戴上。吾幼時對花紅李有...

  • 文章故乡拾穗(五二)农业槪况——瓜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常州 瓜果 农业 枣树 枇杷

    棗有紅棗黑棗兩種,家鄕俗稱棗子,惟尙無大量栽植,僅在巿鎭之南貨店內可以購得,不但味甘而美,且農家均視之爲廉價之補品,同時亦是「吉利果」之一種,遇有嫁娶喜慶,非有此不可。女方陪嫁之粧襝箱籠櫥櫃內,均得放入棗子,取其「早生貴子」之義。家鄕之習俗,每至秋季,中秋節前晚輩得向長輩送禮或探慰親戚家之病患時,紅棗與黑棗便是最爲普遍而不可或缺之一種,遇春節時,家家戶戶亦均備有紅棗或黑棗茶,以享來賀年之親友。棗樹爲落葉亞喬木,高約二丈餘,產於直隸山東者謂之北棗,產於浙江...

  • 文章故乡拾穗(五三)农业槪况——瓜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4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3-15
    关键字: 常州 农业 瓜果 樱桃 石榴

    茂盛。总之,家鄕之瓜与果,大致一如以上数篇之所述,除瓜与桃、李系瓜农或果农整块种植或成果林外,余如石榴、樱桃、枇杷、柿子、枣子、白果、杏李等均仅有少数而不成林。现本省市面上至各季节,上述之果类均有出售,惟所购得者其味均不及家鄕之鲜且美,推其原因,为现市上所售之瓜或果,须向小贩或水果行选购,而水果行或小贩,则是至果菜市场去标售所得者,果菜市场之大批瓜果,则又是大盘商在各鄕间向瓜农果农所标购运来者,故瓜或果从瓜田果树采摘下经包装运输至市场零售止,时间至少在十天

  • 文章故鄉地理風光杏桃梨棗瓜菓憶(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馬濤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瓜果 枣子 果树 食疗 谚语

    這位陸總(地方人高稱,凡兵皆總)老弟,偏要一手給俺買光,看病救人要緊,俺又整(當地語音)?可以原價賣他川棗,每斤一百二十元賤賣,他又嫌川棗有皮無肉,因產地連年大旱,京棗奇缺,每粒四十元,仍爲三年前原價,爲了配方,不能全盤售賣,不倣送兩粒給老總品嚐,他就以言語誤會,攝著俺這點不是,大動肝火!筆者凑前規勸:以軍民合作大前提爲重,指桑罵槐,有失軍風大雅,始悻悻而去。主人窄見筆者,奇裝異服(船帽紅皮茄克),胸章、手槍,全身披掛得啲叮啷!年少氣昻,在尶尬難堪之際,...

  • 文章蘭州文化古都工業新城西北地區貿易中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文化古都 工业新城 西北贸易中心 瓜果 兰州概况

    自古以来就有「瓜果城」的美名,人们称这里「一年四季,三香不断」,三香就是花香、果香、瓜香。黄河流经兰州两岸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瓜果,每年开春,兰州市即漫溢着桃花、李花、玫瑰花、梨花等各种花香;六月时,香瓜、西瓜和兰州特产的醉瓜、白兰瓜等三十多种瓜类陆续上市;其中别名兰州蜜瓜的白兰瓜更早已畅销大陆及海外市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