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乐清同乡会王通奎当选会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乐清同乡会 会长 王通奎

    台湾乐清同鄕联谊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共同推选王通奎担任会长,副会长:陈道翰、高知滔、郑谦,常务委员:朱道希、吴仁杰、周方森、姚林彩夏、陈庆毅、陈永尧、冯宗韬,常务监察人:洪式浩,委员:朱景荣、余衡、林亦冲、金骏、徐亮、徐宏祥、高小余、章脱险、倪承、黄正寰、黄信樵、盛国根、汤可敏、虞亦仁、赵崇福、郑嘉远、郑毅成、郑建勋、郑治平、卢衍泊,监察人:吴华、胡经谦、倪大渊、倪集听、陈锐、陈卓民、黄志涌、郑惠文,总干事:林亦冲。

  • 文章王通故里何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有家 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王通故里 研究考证 读书洞真伪 讨论争辨

    山西日报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五日经典山西版发表了王友明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王通故里在襄汾》一文,标题醒目,语气肯定,令人诧异可笑!王通乃隋代大儒,他续诗书,正礼乐,赞易道,修元经,续为《王氏六经》,在河汾一带授徒讲学。他有通天究人之才,济世经邦之略,是位有名的儒学理论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那么,他究竟是那里人氏,需要辨别清楚明白。王通故里曰古龙门,绝非襄汾邱文选先生在《「文洞墨香」与王通家世辨》中写道:「其四代祖王虬,在南齐代宋后投北魏孝文帝,任幷州

  • 文章絳州清濓洞考察紀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李秋若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绛州清濓洞 考察纪实 风景介绍 王通

    李秋若等按理「文中子洞」在绛州的龙门(今河津县),却有人传言说新绛(绛州)的清濂洞也是文中子的读书堂。民国版的《新绛县志》载道:「王通读书于马首山清濂洞,今有像存焉,里人祀之」。《山西志辑要》说:「重阳观—州西北四十里董村,内有读书堂,王通曾隐此观,麓有清濂洞,又清溪观。」王通(五八四—六一七),字仲淹,号文中子,是东皋子王绩之兄,唐代大诗人王勃的祖父,为隋末唐初的一代名师,著述颇多,与荀子、杨子、老子、庄子、并称五子。王通为何选择了清濂洞读书?为此

  • 文章隋末大儒王文中子(通)講學處攝影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王通 讲学处摄影记 文中子读书洞 游记

    池中,水平如镜,显得秀美绝伦。下了大雨,倾刻间又波涛翻滚湍啸,又显得雄峻险绝,两岸羊啼鸟鸣,江山如绘,眞使人如置身于画图中,就风景来说,眞可谓山明水秀。只可惜该处地非要津,游客少到,不为外人所知。「文中子读书洞」的西边山谷就是佛峪口,从那里蜿蜒而上,就到了鄕宁、吉县境内。李先生曰:「文中子洞东边山谷还有个「王绩(王通弟)读书洞」又名「老君洞」,那边过去还有三官庙、三清庙、玉皇殿、戏台等,景色亦很幽美。王文中子名通,字仲淹,山西河津通化村人(现属万荣县),二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