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牌坊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传宗谊,梅村建牌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吳偉勳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牌坊 梅村 抱柱联 宗亲会

    香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为了崇仰吴泰伯祖先的三让精神和开拓江南之功绩,特在无锡县梅村建造一座大型牌坊,高达15米,宽是18米,共花费四十余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酷暑天气,群策群力,终于十月初全部竣工,一座代表江南形式古朴的牌坊耸立在锡甘路,梅南路的入口处,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江南之最。这牌坊的建立,意义深长,是把梅里平墟的历史地位定下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纪念画册上,把会旗就揷到无锡的梅村,因为这是吴氏的发源地,是根的所在地,这牌坊的兴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文章原平武访畴与朱氏牌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皇甫琪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武访畴 生平简介 朱氏牌坊 省重点文物

    武访畴,号芝田,山西原平芦家庄人,后迁阳武村(也在原平境内),道光壬辰进士。历任清澜知县、凤翔知县、西安知府、延楡绥道,后辞职回鄕,弃官从文,主讲汾州府书院。著有《求益斋文集》。七十岁卒于阳武村。生前为其母建有工艺精湛的「朱氏节孝坊」。朱氏牌坊建于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朱氏牌坊原为五座,现存二座。主坊落于阳武村中,配坊建于村外,均为石建。其主坊为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总高十·五四米,面宽十五米,基座高〇·九六米,为束腰须眉座,上下袅为仰复莲式,枋呈素面

  • 文章可立牌坊的段文淑女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周讓初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段文淑 人物事迹 节妇牌坊 学者观点

    有丈夫,但实际上是年青守寡,而且她守的这种寡是家无恒产四壁皆空的活寡。在过云的时代,政府并不规定守节,但对这种守节抚孤伟大奉献的人,有着「节妇牌坊」的褒奖,以示「崇功报德民德归厚」之意。段女士的这种奉献精神,具有当年立节妇牌的资格,(丈夫杳无音讯,若干年后依法宣告死亡,即属守寡)令人景仰!兹于悼念之余,特为此短文,以彰现时代中一个伟大女性的崇高表现。

  • 文章清駐日本公使何如璋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何克強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中国近代外交史 何如璋 历史轶事 石牌坊 纪念建筑

    文昌阁左侧不远处有一巨石,写了「小有洞天 何如璋」七字。后来作了石刻,现成为大埔县保护的文物之一。洞天,乃道家指神仙所居之地,意谓此处为洞天福地。三、石牌坊之议到过大埔县旧治茶阳的人,都会知道学前街有一座石牌坊,造型浑雄,令人肃然。这是纪念明朝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的饶相和其子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的饶与龄而建。,石牌坊上端一面刻「丝纶世美」,一面刻「父子进士」。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八年)何如璋次子何寿朋(号士果,清朝时任吉林知府,民国任潮安县

  • 文章「父子进士」石牌坊已列为「国保』文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王紹濾 許美煥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父子进士 石牌坊 文物保护 建筑风貌 家乡文化建设

    教」使之成为「文化之乡」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这座罕见的石牌坊,它具有的「三个第一」的特点是优于国内其它知名牌坊的:1、它是全国最高的石牌坊,高达12.5米,比安徽省的尚书牌坊还高0.2米;2、承重石柱最多,达12支,其它牌坊最多8支;3、位于顶檐下前后两块倾斜立飘的「恩荣」石匾,实属高难度的镂空石雕工艺精品,其它牌坊的「恩荣」石匾都是难度不大的整块阴字石刻而成。通过县、镇文化部门的努力和上级的关心支持,去年茶阳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父子进士」石牌坊

  • 文章懷念舊憶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4期  作者:羅履建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岩头罗坊乡 家世出身 尚宾公石牌坊 建醮盛典 好吃牛肉

    华里,尙宾公庐墓三年,成为孝子工部主事,县府志均有记载。水东桥头南端司前街口原有尙宾公石牌坊一座,因民国十三年长汀开辟马路拆卸,罗坊鄕有四脚木牌坊一座,想必尙存在。余幼小时随父亲书升公,有时元宵节前囘鄕观赏故事灯;或在淸明节囘去扫墓,每年八、九月间亦囘去一趟。鄕亲叔伯祖等为庆祝天上圣母建醮盛典,邻近鄕民及连城县等均来赴会,庙门前货集排摊甚长,行人熙来攘往,热閙异常。在此时期每日宰杀牛八、九头,猪只有一、二头,可见鄕民好吃牛肉,以致身体强壮甚少有疾病之故。囘想早晨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