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渊源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尋根、省親、拜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丁迪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丁氏 宗亲会 姓氏渊源

    台灣丁氏宗親祇要來過台灣人的人,誰都知道台灣有台北、台中、台南、台東之稱。很少人知道有『台西』這個地方。我當然也不例外。直到前幾年,我參加台北市丁氏宗親會,經人介紹說『台西』還有丁氏宗親數近兩萬人之多,而且聚族而居,名副其實做到『地方事,由地方人辦』的『地方自治』之典型。就是說,凡屬地方上的政治、經濟、教育、警衛四件大事,都由宗族中推出的賢能者來治。像這種式樣的地方政治,在台灣來說,可能是唯一獨特的現象。所以『台西』這個地方,我是『心焉嚮往』已久!可是一...

  • 文章獨一無二的盧溝橋——略述盧溝橋的科學、藝術性與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在北京廣安門外西南二十多公里處,回憶當年的情景,出廣安門,觸目所及即爲廣大的田野,沿路溪流委曲,楊柳低垂,有說不出的柔婉雅致。就這樣一路淙淙水聲來到永定河畔,而盧溝河上「臥虹千尺」漢白玉的白石長橋,就橫跨在河上。中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爲其美麗的造型而傾倒,並在「馬可波羅行記」一書中讚美它是「……河上有一美麗的石橋,各處橋梁之美,鮮有及之者……建材、建築技術甚佳,純用極美之大理石爲之,堪稱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盧溝亦名...

  • 文章(古今乡贤)中原渡海来台几位神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历史渊源

    简介其历史渊源,藉以明了我中华文化的脉络与来源。一、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庙,在台湾十分普遍。笔者曾居住木栅,住家附近恰有一座保仪大夫庙,香火鼎盛,为木栅居民信仰的中心,逢年过节,都有盛大仪式,笔者好奇,曾就近追溯其究竟,始知道这位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就是来自我的家鄕河南,保仪尊王就是昔日安禄山造反而死守睢阳的张巡,保仪大夫就是与张巡同时死守睢阳的许远。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为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文武兼资,开元末年进士,先是出任眞源县令

  • 文章中原探親旅遊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劉俊民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中原 历史渊源 探亲 旅游 行程记述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河南省屬豫州,故簡稱豫,因位居九州中心,所以也稱中州;又因地處黃河流域平原地帶,亦有中原名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重要發源地。鄭州市簡介鄭州市為河南省省會所在地,居中原腹地。北依黃河、南接許昌廣大平原,東鄰北宋古都開封,西界著名花市洛陽;為平漢、隴海二鐵路交會處。公路四通八達。航空方面,自新鄭機場啟用後,與國內外十餘個城市通航,為大陸交通、通訊樞紐。人口包括郊區市鎮六百五十萬人,工商業發達,尤其農產加工,極為興盛。因此、各種商業性的交易會...

  • 文章歷代朱氏先賢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朱姓渊源 家族历史 中华文化

    溯我朱氏,垂歷史兩千餘年,緣周封爲邾,有小邾國,於今山東省滕縣之地,後爲楚國所滅,族人去邑爲朱,沿黃河,長江流城南下,戰國時,楚還邾人於湖北黃岡西北十里之地,曰邾城,朱氏,歷代人才倍出,史册歷歷可考。如朱亥,戰國魏人,信陵君救魏,亥以擊殺晉鄙,奪其兵,退秦存趙。朱全忠,本名溫,五代碭山人,爲汴梁開國之君(太祖)。朱邑,漢,舒人,字仲卿,擧賢良有德,遷北海太守,治行第一,爲大司農。朱家,漢,魯人,任俠好客,蓄俠士百餘。曾脫季布之危,及布顯,終身不見,淸超亮...

  • 文章認識中華民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8期  作者:醒亞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爱国 同乡会 开国典章 渊源 国花

    敌人,仍虎视眈眈的想呑噬我们台湾,外交部钱复部长在立法院答复陈水扁立委说:「中共派遗潜伏在台湾的份子,至少有五千人」,这许多潜伏共干,任务是什么?司马昭之心不言可知,最坚强的堡垒是要内部突破,所以我们现在仍处于风两飘摇的岛屿,竟有不顾人民生命的安全,日日夜夜想纂改国号,分裂国土,愿为中共同路人之阴谋,顚覆政府,眞是忍无可忍了!现在我将往昔所藏之开国典章、国号、国旗、国庆、国玺、国都、国花等渊源,分别刊登鄕讯,助我爱国同鄕,有所了解:一、国号中华民国的国号

  • 文章湘鄕曾氏家族之興起及文正公齊家之道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劉鵬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背景 湖南人才 家世渊源 齐家之道 曾国藩

    祇有涟水两岸有一部份狭长平原。该县的水系以涟水、涓水、蓝田水及测水,形成四大流域。湘乡在湖南是较为偏僻的农业县份,工商业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够富裕;但当地各宗族之间却很团结,因此建宗祠、修族谱等风气很盛。曾氏家族最早居住在现改为双峰县管辖的荷叶镇大界村。该村位于高嵋山下,有美丽的涓水流经其地,在此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的优良环境下,兼以时势造英雄,终于孕育了影响近代中国深远的曾氏家族。曾氏之家世渊源清代湘乡曾氏家族源出于宗圣曾子,原居住在山东,传至西汉末年曾据才迁

  • 文章實踐陽明學術的淺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陳克謙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阳明学 学术渊源 治世教化 为官之道 学术实践

    二〇一〇年,有幸随台北市贵州同乡会,应贵州大学邀请于十月六日在贵州大学做文化交流活动,并参与「阳明学术研讨会」。谨将个人对阳明先生学术的体认与实践心得,做粗浅的报告:一、阳明先生的学术渊源:阳明先生是浙江余姚人,其先祖晋朝光禄大夫王览,则居瑯邪,及至书法家王羲之徙居山阴。经传廿三世,王寿迁至余姚,从此落定。阳明先生的五世祖王纲,有文武大才,在朝为官,曾任广东参议,高祖王兴准,曾祖王世杰,祖父王天叙,父王华,皆为书香世家。阳明先生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

  • 文章賴向榮光前裕後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李嶽崧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求学经历 母亲操劳 家学渊源 人物回忆

    成功,其母之精神力量支持,厥功至伟。家学渊源其来有自其次,所谓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也是其来有自。赖向荣为五华知名乾隆年赖进士鹏翀之后裔,祖父为华城鎭乡贤著名儒医赖含章,父赖始华则先后接受华城鎭名国学老师江殿山先生,及清朝拔贡吉竹楼先生授敎,国学造诣甚深,高中毕业后,响应先总统蒋公号召参加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投入抗日圣战,官拜中校退休。对阳明学说,深得其精奥。曾在军官团敎育,选派担任敎官;讲解深入浅出,条理分明,当时师长郝柏村将军,亲临听讲,赞誉有加。至其母

  • 文章林洋港爲歷史名稱正名「閩南人即是河洛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逸民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林洋港 闽南人 河洛人 历史名称 名称渊源

    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於七月二十七日在省訓團向受訓學員演講時,爲「閩南人」的歷史名稱正名。臺灣的閩南人常在言談中自稱爲「福佬人」,意思是來自福建的人,但經考據之後,所謂「福佬人」就是「河洛人」,河洛在河南省,因此,臺灣的閩南人,自然是中原人士。然而,有極少數的別有居心之徒,爲了進行所謂「臺獨」,除一再宣稱臺灣人不是大陸人之外,並說臺灣人受大陸人的壓迫,在政治上未能享受平等的地位。對於「臺獨份子」的宣傳伎倆,凡是對政治關心的人,已是耳熟能詳,他們的目的,無非...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