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淞沪会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史實重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2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抗战回忆 淞沪会战 参战经历 广西军队

    附说〕「淞沪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和最重要的战役。我桂军主力—由廖磊总司令指挥第七军及四八军各两个师投入该战场——在蕰藻滨南岸陈家行、谈家头一带与日敌剧战四(五)天,即死伤过半。其后由友军接替移防于施相公庙一带(见文中附图)仍与敌对峙中。(本人曾于施相公庙抢补铁丝网呢!)工兵部队(本人当年任职于48军工兵营)。常要敌前作业,退却后又要殿后破桥阻敌追击,换言之,既要走在最前头,也要走在最后面,任务是艰钜的!本人并非在宣扬个人的功劳,此实乃军人的天职也

  • 文章浅谈淞沪会战之经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日战略 不利因素 历史评价

    广西文献季刊第一一二期,载有梁学干先生「抗战史实重温」宏文,文中叙述八年抗战淞沪会战时,我方将士撤退之惨状,本文笔者拜读后,亦甚悲痛,因本文笔者当时担任陆军第七军特务营少尉连附,本军奉命从海州增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从而亲见撤退之慌乱及人马践踏之悲惨状况,迄今难忘之故也!当时,我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采纳所聘德国首席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将军之建议:「长期抵抗日本,宜永久依托上海」,从而决心在上海与敌会战,以「把敌人赶下黄浦江」为战略目标(见中华民国重要史料

  • 文章牛振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牛振富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牛振亚 弄璋之喜 淞沪会战 西安事变 李忍涛

    先堂兄諱振亞,字銘椿,江蘇省豐縣人。民國六年二月六日生於城北沙庄鄕牛堂,自其祖父善言公起,世代務農,家道小康。尊翁臨湘公,爲一忠厚篤淳之士,秉性仁慈,坦率耿正,頗爲鄕人敬重。惜因農事操勞成疾,不幸於民國八年初與世長辭。是時先生方週歲,尙不知失怙之痛,慈母年輕守節,難爲公婆所重,因生活窘迫,遂携先生就養於山東魚台外祖父家,以求溫飽。先生六歲,隨舅父入鄕間私塾攻讀,以其天資聰頴,兩年之間,經文詩詞,已能朗朗誦讀,甚得師長之喜愛。民國十四年,鄕里創辦學堂,先生...

  • 文章記浙江幾座營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营房 国民革命军 浙江保安处 羊癫症 中日战争 淞沪会战

    營房是浙江省的特色。筆者自民國十六年投筆從戎,數十年征戰,遍歷各省,多半都是借住民房,很少駐營房;但是浙江幾座營房却都曾駐紮過,各營房的建築及環境,都不相同。數十年來,人事滄桑,都已不復當年,爰就記憶所及,略加敍述,雖一麟半爪,堪爲歷史作證。筧橋營房十六年初春,初蒞杭州,投考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軍官團。人地生疏,祗有姑丈施國瞻任職第二十六軍第七團連長,駐紮筧橋營房,暫時在營中作客。離杭州良山門外約二十里,滬杭鐵路旁的平野中(此地有車站),四方形的磚瓦房,...

  • 文章同室操戈大廈傾覆(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8期  作者:喬羽 出版时间:2015-04-10
    关键字: 两广事变 西安事变 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 花园口决堤事件

    的游说下,及中共周恩来以使苏俄遣返蒋经国为诱饵,蒋介石终向共党屈服,承认共党为合法政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之国策。十二月二十五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返南京,所谓「西安事变」至此落幕。十八、淞沪会战⒈全面抗战爆发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七月十日,蒋介石致电李、白,令其速赴庐山,共商大计。七月十七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国民政府自卫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一致团结抗敌”。七月二十一日,李致电国民政府:“宗仁等誓本血忱,统率全体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