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说武汉餐点——兼记一个女人的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童世璋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武汉餐点 饮食

    』何况还有挑拨者,趁火打刼的共产党呢!前几天董必武请我祖父吃湖北家常菜,指定我入席,董老头说:『你小孙遭此世乱,毫无前途,我介绍你到延安入抗大,高中生马上跳到大学生,一切有同志照应,包在我身上。』我爷爷不懂这一套,直说『好好好』呢。看情形我两个要马上行动了,一齐投入军委会战干团吧!(后敍中央军校十六期)从军报国。」我们从此不接她的电话,她听说我有志竟成从军,派人送来一付派克对笔,并附短简:「童家小少爷:名笔聊表寸心,让你带笔从戎吧。承相陪吃遍武汉有名有味的餐点

  • 文章武汉国际经贸访问团来台访问此间外贸策进出口单位设宴接待熊董事长启放致词欢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張鏡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武漢 訪問團 接待

    武汉国际经济贸易学会、武汉外经委会、贸促会、及纺织品、粮油食品、化工等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所组成之武汉国际经贸访问团,由外经委会主任贸促会长刘汉淸率领,于元月廿四日抵台访问,受到台湾外贸,外销进出口等经贸团体的重视与热烈欢迎。经贸访问团系由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张平沼会长邀请办理入台,第一副会长也是外销企业协会理事长、国货推广中心董事长熊启放,虽久病初愈,健康尙未恢复,基于同鄕鄕谊,及五年前率团两次访问武汉因受到武汉热烈欢迎的感谢之忱,也抱病参与接待安排活动

  • 文章皓月明两岸 血浓凝亲情 武汉台胞回台访亲祭祖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亦頻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武汉台胞 访亲 祭祖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二日,离中秋佳节不远的日子,武汉市台湾同胞赴台访亲祭祖团一行二十四人,跨越已不再遥远、不再隔离的台湾海峡,抵达台北,开始了为期八天的「访亲祭祖」的圆梦之旅。作为该团仅有的非台胞的二名从业人员之一的我,从乘上直航全面开通后的航机的那一刻起,便与这些访亲祭祖的台胞们心似在一起脉动,血似在一起畅流。临窗眺望,那无尽的蜿蜒起伏的山川河流,那翡翠般染著瑰丽色彩的金秋田园与我们渐行渐远了,而那隔断两岸同胞不能相认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海峡也越来越近

  • 文章武汉杂技团来台演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武漢 雜技團 演出 來臺

    武汉杂技团」是目前全中国最优秀的杂技团之一。历年来在国际杂技比赛上成绩斐然!并曾受邀赴欧、美,在英、法、荷、义、日等全球六十余国演出,拥有上千场的演出经验。该团精炼雅致的艺术风格,和醇厚浓郁的民族色彩,演出险峻、壮美,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此种荣耀,我湖北省在台同鄕均与有荣焉!十一月底该团一行五十六人受统硏会海峡两岸交流委员会之邀,及中华体育总会、中华民国观光学会之协助,并由王开国际传播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同仁昼夜策划、两岸奔走协调,历时两年,终于

  • 文章乡情诗记——武汉市来回志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陳濟民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武汉游记 旧地新情 故乡新貌

    我今年九十二岁,除在台五十五年外,在武汉市求学与工作先后十五年之久,中间有七年在抗日战役中奔走豫鄂川赣各地,不在武汉,毕竟它是反清首义之区,据华中山川之险,文化、经济、华洋交流、巍然大鎭,列五特别市之一,抗日初期,武汉乃中枢决策中心,奠立长期抗战之基础。今天的武汉市,在沿海开发已列饱和状态下,挟三峡大坝雄厚之能源潜力与关键地位,其繁荣应无可限量。十一年前,我曾应大陆社科院约请硏讨两岸问题,去过广州、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因行程安排不便,未能回到故鄕

  • 文章武汉会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0期  作者:吳漢人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同时发行军用票含中储券,逐渐在武汉建立了初步的殖民金融体系。2.沦陷时期武汉殖民经济的基本特征(1)沦陷时期日本自武汉开设的厂矿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不同于正常的企业及经营,具有极明显的掠夺资源特征。其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日军对武汉地区的统治,同时其经营也以日军的军事活动为中心,是日本战争机器的一部份,以日信洋行为例,沦陷前,同其他洋行一样,主要依靠其享有的治外法权做生意。七七事变后,业务陷于停顿。(2)在沦陷时期的武汉殖民经济体系中,日商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并由

  • 文章武汉会战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十八日举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0期  作者:黃一翔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前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主持 當天並舉行學術研討會 緬懷當年抗戰軍民同心精神

  • 文章五十年憶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国防医学院 军医 人物回忆 武汉

    回想初入军医学校,大学部医科四十七期,已是五十年前的往事了。当时我是在武昌,准备投考理想的大学,不意民国三十五年春,故鄕枣阳,为共军李先念部所陷,父亲托人带七十余元银币(大部分已锈成黑色),并函知家(农家)中仓库已被共军封作军用,以后只能在外自食其力了。恰巧这时(七月中旬)军医学校在武汉招生,从师长处获知,该校校誉不错,抗战胜利后,迁上海复校,入学后可继续就学或转学,于是就只身,随武汉医、药、牙、护录取的十六名同学,到达人地生疏,言语不通的上海,入伍生队

  • 文章永遠的感動、難忘的記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加拿大 李銘(謝又新)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求学经历 武汉大学 人物自述

    师恩重如山,学友厚仁义,他乡蒙扶助,萍水情谊重,是我这一生最为感动难忘的记忆。我生逢战乱、忧患重重,幸遇贵人,始有今日。多少感恩和自省,总是点点滴滴常在心头。如今因年事已高,时不我与。且争朝夕,抱病忆往——一九四七年夏,我毕业于湖北省随县三高,炎夏三伏,骄阳似火,我与资山镇上的杨德华表姑结伴赴省城武汉赶考,自随县澴潭镇乘运小麦的商家小船,上晒下蒸,趴在船中两夜三天,到汉川改搭汽划子到达汉阳码头,再搭过江轮渡,去武昌乘马车直奔珞珈山武汉大学,去女生宿舍

  • 文章爲歷史作證、向憂患挑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7期  作者:李天行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同乡聚会 赴台经历 武汉学生

    就在这天下午,有一百多位,来自台湾各地和天涯海角的老靑年,怀着兴奋的暖流,拖着靑春的尾巴,以年逾花甲的人生,充满阿公阿婆的成就,齐集在台北信义路的联勤俱乐部大厅内,为友情激发酵菌,为历史增添新衣,有轻松,也有庄严!令人羨慕,也令人起敬!他(她)们就是在四十年前的民国三十八年春季,就读武汉区各大专院校,籍隶鄂、湘、豫、皖、陕、浙、闽、鲁等省,曾是参加「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的有志靑年,以及一般爱国有为的热血男女。眼见赤焰逼近武汉,国脉民命,浩刧在即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