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活動報導)育達高職王校長廣亞邀宴大陸豫籍古琴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王广亚 造诣 古琴 文学

    祥霆副敎授,及中国音乐学院吴文光博士。一九八四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作为当代古琴演奏家,余青欣经常参加各项重要演出,有上百场,演奏的古琴名曲、新曲有几十首,她精湛的演奏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好评。她多次为台湾普音公司录制佛敎音乐及古琴协奏曲。余青欣在文学与艺术修养都有一定的造诣,并使之与古琴艺术融为一体。演奏风格细腻、委婉、抒情、生动、技巧娴熟。善于以深厚的情感赋予乐曲以深刻的内涵,听众可以从中领悟到美的眞谛。

  • 文章懷吳稚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作者:邵德潤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吴稚晖 哲学 文学 民族伦理 悼念

    不言。稚老一生,过的是高人雅士的寒素生活,实际且担任着「出则负天下望,入则为帝王师」的责任,眞是旷代奇人。他死后遗嘱海葬于金门,不浪费一口棺材,不占有一片土地,更足以砥砺廉隅。稚老认为哲学与文学对国家来说,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曾一再撰文提倡。他说:「发扬民族正气,有赖于文学;发挥民治精义,有赖於哲学;发展国计民生,有赖于科学。」「哲学和文学是父母,科学是子女。」在举世趋向功利,纷以实用科学为进身之阶和谋生工具之时,稚老独具只眼,指出哲学与文学为科学的根本,不可

  • 文章川康渝文学研究会成立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1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川康渝文学研究会 会员名单 川康渝文学研究会章程 组织类别 文学研究会任务

    总干事。本会章程计十九条如次:川康渝文学研究会章程(七十年十月四日成立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川康渝文学研究会,属于川康渝同鄕会,以川康渝文物馆为推行单位。第二条:本会之宗旨如左:1为响应政府文化建设号召并以发扬我国固有文化曁鄕邦文化及连络鄕谊。2研讨交换文学创作,理论与知识。3共同发展文学的时代性与创造性。第三条:本会设于台北市,川康渝同鄕会内。(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卄七巷十七号五楼。)第二章 任务第四条:本会之任务如左:一、研究文学理论。二、发展

  • 文章細雨燈花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琦君 人物悼念 文学作品 乡愁

    文学作品与《夏承焘全集》有关琦君的文字内容,写了《梦路应同绕永嘉—琦君散文的词学境界》与《师恩似海无由报—琦君与夏承焘的交往》二篇文章,发表在《瓯海文学》杂志上,以此作为琦君回故乡的见面礼。在她回温州的第三个晚上,李唐基先生对我说,他与琦君读了这两篇文章后,想不到家乡会有人如此认真读她的作品。其实,在台湾,在美国也有不少研究琦君文学的作者。但她感到读家乡人的文章有特别的亲切感。希望我能够继续写下去。我当场承诺,一定深入阅读琦君的全部作品。通过阅读琦君的文学

  • 文章传统文学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梁尙勇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传统文学 人格建构 诗词 戏剧 小说

    在学校教学的各种科目中,对人格建构影响最大的是文、史、哲三个人文学科。文、史、哲三个人文学科之所能够对人格建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力量,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学科的内容都与人性、人生、生活、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情、意、欲望和理想都可以在文、史、哲中找到宣泄与答案。所谓文、史、哲,文当然指的就是文学文学的范围很广,包括诗、词、散文、戏剧、与小说。现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又包括西方的文学,可以说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穷毕生精力,硏究学习。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我想仅就

  • 文章(鄉親服務)大陸青年來函意欲徵求筆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 笔友 邮编 文学

    编辑生生,您好!有缘拜读贵河南同鄕会刊,对贵刊精美内容多采丰富,颇令我钦敬,身为河南人,激情的说在台湾的河南同鄕会,一定是最好最有成就的,我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女学生,对台湾一切都想知道,敬请惠予在贵刊一角刊登启事,诚征笔友。张英丽,女,廿一岁,河南省舞阳人,就读河南师范大学三年级愿和年龄相当,大专程度喜爱文学的河南青年结为笔友,来信请寄:「河南省新鄕市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九四九号张英丽收。」邮编:四五三〇〇二,敬请惠予刊载,谢谢!并请代向河南同鄕会庞

  • 文章湖湘文学与郭燕峤之画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伏嘉謨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郭燕桥 湖湘文学 书画墨迹

    挥毫落纸,无视于点线笔墨之规矣。故其为画也,清新俊逸,傲兀瑰琦,有若旭日之东升,夏云之峯起,若万木之欣欣向荣,若墨客之空山弄月。有若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若笛声琴韵之悠扬,若飘风疾雨之骤至。更有若雁惊横塞,杀气雄边;若松柏凌寒,霜闺怨诉。要皆气象万千,直摅胸臆,独往独来,一空倚傍;不囿古法,自树一家者也。嗟夫!自灵均行吟泽畔,汩水怀沙;贾生才调无伦,长沙赋服。千载词章,蔚然湘楚,启南方之文学,为词赋之宗祧。厥后杜陵泛乾坤之警句,希文有忧乐之名言,昌黎则开衡岳之云

  • 文章荊廬隨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郭國彥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大麻郭氏 文学声誉 奇闻轶事 联语

    清嘉庆间,大麻郭族以郭瓯如之文学声誉为最者。瓯如嘉庆丁卯郡庠士,工帖括外,长于骈文,联话亦甚佳,彼曾重修大麻郭氏族谱,载自序一篇及大麻六福鄕集福缘起,皆其所作,行以骈文,极见典丽,大麻集福戏台柱联,亦其所题,上下联尾有「仿佛人间天上」;「依稀此日当年」之句,又题儒官第联曰:「儒高两汉」;「官冠三唐」。词华意足,宛转周圆,非词章老手,万万不能出此,著有甘约山房诗文集及试艺等藏于家未梓。明末孝廉郭辅畿著洗砚堂集木版本上下两册,是瓯如与郭铜君二人编校付印者。铜

  • 文章(悼念鄉賢)劉心皇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吳夢桂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文学史料 刘心皇 散文 传记

    郑州,先后在大华晨报,警钟日报,通俗日报等主编副刊,并出中原文艺,新诗世纪周刊,及创办文艺月刊「劲风」,廿五年三月,先生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辉河集」。廿八年五月,由抗敌周刊社为其出版了「抗战文学论」。复曾担任「民报」社长,主编山河半月刊。而在此期间,其诗作尤其丰富,前此河南大学周启祥敎授主编的「卅年代中原诗抄」巨册中,就收集了先生作品一百卅八首。来台后,除了善尽民意代表的职务以外,更以全部心力,投注于文学的硏究,文艺的创作以及文艺活动的推行。中国文协

  • 文章鞭打蘆花「車牛返」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民间文学 “鞭打芦花” 闵子骞 继母 虐待

    本文录自萧县民间文学集成)萧县城西南芦花乡南山口山脚有个村庄叫做「车牛返」,千百年来,从这里往外流传出一件动人故事。闵子骞,是春秋时孔子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他在十岁的时候,生身母亲就因病去世,与父亲二人相依为命过活。不久,经媒人说合,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他很尊重继母,像对待生身母亲一样,家中大小事情,都抢著做。继母开初对他也好,一天三茶六水,该吃做吃的,该喝做喝的,冬有棉,夏有单,从不叫闵子骞说声「要」字。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不夸他继母

共61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