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天祥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川文屋村 文天祥纪念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李冰玲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文天祥纪念馆 文天祥 文屋村

    广东吴川市吴阳鎭桥头村,文屋村的文天祥后裔,最近自筹资金,建成一幢粉红色四层楼宇的文天祥纪念馆。该楼座落在文屋村中心,看去美丽壮观,楼的左右侧有丹心阁和正气亭。兴建缘由系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天祥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县富田文家村有一位「长老」,带着文氏族谱到吴阳鎭文屋村认亲,他告诉村民,江西吉安建有一间文天祥纪念馆,而文屋村是从文天祥的村子迁出来的,始祖就是文天祥的曾孙。村民们得知,甚为感动。经过议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在文屋村中也兴建一间文天祥纪念馆,一则纪念

  • 文章應道觀與江心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应道观 江心寺 林灵素 文天祥

    伟大人物文天祥发生关系,文天祥不仅是南宋的孤忠之臣,更是中华民族正气的象征。大宋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四月八日,文天祥渡海到达温州的江中孤屿,留宿江心寺,其时元兵已攻下临安,大半个大宋江山已经沦陷,宋室的益王、卫王去向不明,文天祥满腔悲愤,但始终不动摇兴复祖国的决心。在江心寺居留期间写了一首诗《北归宿中川寺》: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罗浮山下雪来末?杨子江心月照谁?祇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这首诗沉郁苍凉,诗如其人

  • 文章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温州文天祥纪念馆修复开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天祥 纪念馆 修复开放

    本刊温州通讯)始建于1482年的江心屿宋文信国公祠(文天祥纪念馆),经重新修复、充实展品并已于新年正月初一起向游人开放。文天祥系宋朝爱国名将,曾被授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并于1276年历经艰险渡海来温,在江心屿留居一个月,期间题写了《北归宿中川寺》诗,以表达复兴社稷的决心。1278年在广东潮州五坡岭抗敌,兵败被俘,于1282年慷慨就义。为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配合爱国主义敎育,市文管处、市博物馆于去年投资修复了文天祥纪念馆内的塑像、壁画、楹联、匾额、碑刻

  • 文章恭敘 文信國公正氣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蕭道安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吉安人 文天祥 正气歌 晋灵公 秦始皇 苏武

    实说,「我是小小县份吉安人」他闻及「吉安人」三字,即用双拳高举手拇指说:「光荣的吉安人是眞正文章节义之邦的源头、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正气歌是举世无双、千古不朽的好文章,随即引起全席嘉宾敬我酒,大家如此恭敬先贤,这份光荣临我双肩,全于承受,一时忘我,几如遽升天界,这无比崇高荣誉,乃来自我举世无匹伟大的文信国公所赐,外省人居然如此崇敬 文天祥,精硏正气歌,但我江西人,焉能置身事外,所以我们光荣的江西人,大家宜更虔虔诚诚崇拜我 文信国公外、正气歌内涵深意,尤宜格外

  • 文章南通張先生重建宋文忠烈公渡海亭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顧守之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文天祥 张季直 周年纪念 渡海亭 公墓

    南通先賢張季直先生,是近代大魁天下的科擧人才。曾興辦實業敎育,爲擧國共欽的偉人。張先生以先實業而後敎育之旨,創興事業,對於國家社會,有其無比之貢獻。其豐功偉業,見諸史册,無庸贅述。我們出生在通、如、崇、海、啓、靖一帶,六十歲以上的人,對於張先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大家尊稱他爲「張四先生」。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江蘇文獻資料社社長,國大代表塩城李鄕丈通甫先生,函邀參加張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及該社成立二十三年紀念會,會後通甫先生又囑余寫點紀念文字。余在五十年前,於故...

  • 文章南通的風景名勝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丁錫恩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范公堤 文天祥 渡海亭 曹顶祠 南通五大公园

    尽其利的目的,不能不佩服张氏眼光的远大。狼山纪念文天祥的渡海亭宋朝名臣文天祥,字文山,于元兵入寇时南下勤王,由苏北而浙江、而福建。曾经在南通石港停留数夕。石港鎭为笔者的故鄕,距离南通县城六十华里,古时称为卖鱼湾,盛产鱼虾。是时文天祥乘坐一叶扁舟,夜泊石港,悲感交集,曾赋过零丁洋感怀诗纪述其事。石港当地人士为了表示崇敬此一忠君爱国的一代伟人,在文天祥经过之处兴建了一座渡海亭,亭中立一石碑,上书「宋文文山渡海处」七字,另外在石港鎭的北土山上面兴建了一座庙宇,并塑

  • 文章廬陵狀元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胡广 彭教 罗伦 罗洪先 刘俨 刘同升 刘绎 状元榜

    文天祥你出生在国难当头之时,你是一座巍巍大山,一座岳岳丰碑。大雨滂沱,元军入侵,鄂州被围,京城临安吿急,群臣畏惧,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天低云暗,雾气蒸腾,忽见一道彩虹横亘在天际,状公文天祥立即上书,乞斩董宋臣,以谢天下,稳定人心,并提出御敌之策,大将般的雄浑,深深地震撼着我。「朝中无宰相,湖上看平章」,错把杭州当作汴京,此时拯救国家的责任落在信国公身上。你手捧勤王诏书,泣不成声,率兵入卫京城,不知翻过多少高山,涉过了多少沟壑,淌下了多少血汗终于疲惫不堪

  • 文章文天祥三访流坑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南草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流坑村 历史事略 《进士题名记》 创建书院

    乐安 南草被全国著名文物考古专家、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誉为「千古一村」的江西乐安县流坑村,不仅在当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耀烁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古建筑群落吸引著中外考古专家,知名学者和成千上万的观光旅游者,即是在古代,也影响着众多的名人贤士前来一睹芳容。如朱熹、欧阳修、王安石、岳飞、罗洪光、杨士奇、汤显祖、徐霞客等,这些在当时发聋振聩的泰山北斗,人中英杰,无不被这里异彩纷呈的古代文明而流连忘返。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三次涉足流坑,为这里秀丽的风光和鼎盛

  • 文章文天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文天祥 尽散家财 军费 元军 南宋 英勇就义 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安,吾赣吉水人。曾住文山,世又称文山先生。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二日,祖父时用公,梦一小儿乘紫云飘然而降,旋又徐徐升堂,喜报孙儿诞生,因名以云孙。少时体貌丰伟,顾盼烨然,即知砥砺气节。一日、游学宫,见所祀鄕贤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等諡忠遗像,肃然景仰曰:「殁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年二十擧进士,对策集贤殿,取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题义,不为稿,下笔疾书,洋洋万言。主考官王应麟,至为激赏,上奏理宗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

  • 文章維桑與梓·光照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黃玠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文天祥 许真君 奖学金 两岸交流 养老院

    民国四十二年四月二日,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疾苦,民生凋敝,我们同鄕会,就在这荜路蓝缕,捉襟见肘之同时,毅然成立。接着江西文献亦在五十五年创刊,历经数十寒暑,缅怀前贤艰辛创业,后继垂统发扬光大,始有今日成就。虽不敢说:「成绩辉煌」,但也确已做到了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光照我江西之职责。回忆个人幼年之时,随着双亲离开家园,来到台湾。在这数十年中,求学、成长、创业、成家,终身献身教育,当每次读到文天祥正气歌时,那股浩然正气和道德勇气,总觉得自己渺小如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