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改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籍留美學人凌冰博士的成就及其家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凌冰 人物传记 河南乡贤 教育改革

    幼時喜讀梁任公全集,約略記憶其在「少年中國」文中有這麽幾句話:「老年人如夕陽,少年人如朝日,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喜談囘顧,少年人希望將來」。任公富於舊學,又飽受歐美新知識,引文流暢活潑,議論頭頭是道。眞是娓娓動聽,百讀不厭。凌公此刻已屆八六高齡,雖在夕陽時期,對以往的事,年月日都記得淸淸楚楚,與他談起話來,好似讀任公的文章,總是每談不倦,由早晨談到下午,有時忘記午飯。凌老師十一歲進秀才,二十八歲當敎育廳長,民國二年考河南公費留美得榜首。由以上三...

  • 文章(专论)从敎育概念与敎育责任谈教育改革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樊景周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教育概念 教育责任 教育改革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这个组织的总负责任—主任委员,是由我们数年前曾获诺贝尔奖的李远哲博士担任,他也是我们中央硏究院的现任院长。因之他个人不仅是地位崇高,也是学术界的权威,至于这个组织的成员(委员)也都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教育界一时之选,由此即知这个「教改会」,是多么令人瞩目的了。教改会,正式成立于民国八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整个工作时间的运转是两年。在此期间根据该会总咨议报吿书的资料所载,在此期间教改会每年,必须向行政院提出就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或具体政策建议及咨议报吿书,咨议报吿书

  • 文章高雷新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故乡教育改革 创新文化生活 医疗水平

    去(九十五)年六月底,我爲期三個月的「神州之旅」終於計劃週詳而歡快成行。此次覆蓋的地區極之遼闊,由中國大陸的最南端一直延伸到陝西之北;安排的節目十分多樣,由攜帶孫輩遊香港迪士尼樂園到追隨世界梁氏宗長祭拜黃帝陵。我完全隨心所欲來設計這些行程,對於一些團體的活動,我抱著隨緣隨興的態度去配合,再沒有過去當「團長」的責任壓力,也沒有「身不由己」的無奈,眞正能品嘗到逍遙優遊的滋味了。自從家累全卸,我可以手持中華民國國民的護照,自由遨遊世界各地,但是,「雖信美而非吾...

  • 文章硏討中國文化的一點建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段茂廷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中国文学 教育改革 文化复兴

    由中國靑年**救國團、臺灣省敎育廳及私立東海大學聯合擧辦的中國文化硏討會,於七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在東海大學銘賢堂擧行,被邀與會的有少數省立中等學校校長與正在各大學硏究所修習博士或碩士學位的男女靑年,另由主辦單位分別延聘旅居香港及美國的我國名學者牟宗三先生等多人擔任講座,濟濟一堂,少長咸集,實在是我國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八天的時間,畢竟是相當短暫。而硏討的課題,又定名爲「中國文化」,日程安排之不易,自屬意料中事,然而負責籌備的東海大學,仍能策劃周詳,有條不紊,梅...

  • 文章主張「振興中華張海權」的劉達材將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胡愷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刘达材 海权思想 建设海军 战略研究 军事教育改革

    都昌 胡愷將軍姓劉,名達材,字南洲,籍貫江西都昌,民國十八(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於南昌。幼年時,即有爲國圖強而獻身的大志。三十二年,將軍年僅十四歲,即隻身跋涉數千里,至當時的陪都—重慶,投考海軍軍官學校。乃祖念廬老人嚴吾公,是一位愛國詩人,當將軍離家時,曾賦詩勗勉,詩中有「興邦建海權」之句,啓迪了將軍海權觀念,從此以「發展海權思想,振興中華海權」爲終身職志。從海軍官校畢業,取得工學士,即投入海軍服務行列,親歷各階段海軍之要職。爲求更高深之學術,適...

  • 文章杏壇鉅子張曉峯博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先生求学 游学育国人 创办时代公论 基本知识丛书 教育改革 史料编辑 中华学术院

    七十自述:「……我不需要很长的履历,如要本人提供资料,希能引用下面三句语:『1,华冈学府的创办人;2,中华五千年史的著作者;3,全神敎的信仰者。』……我志愿做一个敎育家,必须具有无穷的爱心和无限的忍耐,来支持我再接再厉的勇气,克服不可预测的困难,创造庄严灿烂的大学城。」语出精诚,金石为开。亦如诸葛武侯所言:「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成就岂止继承浙东学派而已哉。

  • 文章北有曉莊 南有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行知纪念馆 百侯中学 乡村教育改革 艺友制师范教育 民众教育

    「北有曉莊,南有百侯」這是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的社會活動家,生活教育家方明先生,在二〇〇三年十月三日隻身專程從北京來到粵東大埔縣參加「百侯中學全國第三個生活教育實踐基地」七十周年慶典活動暨「陶園」,「陶行知白玉石塑像」揭幕儀式會上的題詞。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一日,百侯中學隆重舉行「陶行知紀念館」開館盛典。百侯中學創辦於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是一間頗負盛名的農村中學。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秋,校董事會會長楊德昭先生為改革鄉村教育,培養有用人才,特專程邀請全國著...

  • 文章激起中學語文敎改的王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吳聞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中学语文教育 教育改革 《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王丽 教育弊端 标准化考试 应试训练

    (注:王丽和《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麗,樂清人,一九八〇年畢業於樂清師範,就職於樂清中學,後又調到樂清師範任敎。九〇年代初隨丈夫赴京,在北師大繼續學業攻讀文藝學碩士學位。在京期間,王麗由於户口不能進京,一直沒有固定的職業,多年來她的主要工作是寫作、編書、代課等。去年她應《北京文學》之約所作的《中學語文教學手記》一文,曾被國内多家報刊轉載,上海一位市民將轉載在《新民晚報》上的此文,寄給李嵐清副總理,引起重視。李嵐清副總理批示敎育部對語文教育問題進行調查,...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