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回忆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思點滴故園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陳懷聘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思乡 返乡 故乡回忆

    最近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德政,流亡來台老兵莫不雀躍三千而額手稱慶!筆者父母雖早隨來台,且先後年近期頤相繼謝世!然仍因有一妹及甥孫,與一女及外孫,和堂弟、妹及姪孫輩多親尙在故鄕,幷亦擬年後將返鄕一探。祇恐家鄕面貌及民情或有變態,故不免有近鄕情怯之預感!所有親朋故舊之思,鄕土草木之情竟至常相入夢點滴縈繞上心頭,爰試就記憶所及約略筆之於以待未來印照。吾鄕位置約在鄂城縣西偏北之境,東下距縣城及西上距鄰近武昌之葛店鎭各約四十華里,南濱湯家湖及北距長江又各約十華里左右,...

  • 文章七夕思幼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0期  作者:張夏生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七夕思亲 故乡回忆

    五十一年十月,我妻病故,遺下五歲長女,三歲半次子,兩個月大幼女三人,我支假退役中校俸,體力與財力不能哺乳幼女長大,輔導會不予收養,團管區批復格於規定無能爲助,在不得已情形下,經板橋人壽新村金展華同學,趙桂林太太之介,送給好心人收養。五年後去臺北想見一面,未果。六十八年,我來臺北工作,決心尋找幼女下落,趙太太不肯吐實,經一年査訪,畧悉女之養父已在國防部通信組退役,曾在三重私中任敎,養母曾經見面,大約六十開外,北方人,身材高大,但女兒終不獲一面。每逢七夕,仰...

  • 文章難忘的喜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家风 思乡感怀

    一 桑梓祝嘏 閭閻稱觴緬懷大陸老家,客廳的中央,懸掛着一塊匾額,楷書「齒隆達尊」四個斗大金字,于民國三十二年九月九日,祖父八十大慶時,吾鄕紳民向祖父賀壽所敬獻的,三十二年吾鄕適遭荒旱,人心惶惶不安,祖父爲了避免鄕親們破費,預先傳出消息,今年歉收,不做壽、不宴客,無如鄕誼們用意誠懇,盛情難却,在不得已的情勢下,僅以簡單方式,把祝嘏等禮節草草擧行,其他繁文縟節及娛樂等節目統統減免。家人早準備今年祝嘏擴大擧行,大家好好的熱閙一番,因爲莊稼收成不好,所以未曾舖張,...

  • 文章鄕情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臭豆腐 乡情怀念

    偶然間,心血來潮,想起五、六十年前,一位賣臭豆腐的鄕婦故事,不,照鄕里一般習俗和傳統倫理觀念言,應該稱之嬸婆才對,因爲那時我還是蹦蹦跳跳的小不點,這位嬸婆,距我家僅三五華里,實際她家是位佃農,因爲佃農爲便於耕作,大多居在較爲偏僻山區,家鄕俗稱篷戶,租人山地,種些五穀雜糧,如玉蜀黍、紅薯……等之類爲生,小地名叫高山,因爲那時農村讀書人不多,有時寫高山,有時寫高上和高尙,因爲那時戶籍管理不像現在嚴格,只要音義相同,誰也不去計較那些名稱字義。這位嬸婆,經常以賣...

  • 文章美夢成眞返鄉探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新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故乡回忆 乡音乡情

    自三十五年春離開故鄉河南洛寧余庄後,一別四十三年,無日不在懷念,總望有一天能回去看看,皇天有眼,夢想成眞,第一次於民七十八年四月二日登程,由小港而香港、廣州、鄭州而洛寧,去西安、北京觀光,乘火車至廣州,再搭輪到香港,乘機於二十七日返家,歷時三週餘,第二次於七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由小港飛香港,經深圳而廣州,再乘機飛桂林與北京,繼乘火車往無鍚。蘇州、抗州、上海等地,五月十五日由上海而洛陽,鄉親駕車送往故鄉,完成父母合葬立碑、岳父立碑之大事,晤敘河南大學農院同學...

  • 文章夢迴猶憶故鄕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4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故乡床 行军床

    同事皖籍陳中和君閱讀同鄕月刋拙作「從嫁母奇談談起」一文,在文中指出一個錯字,原來我寫「纒綿床第」的第字,經他指出應是「笫(音ㄗ)」,而這個笫字,毛看(鄕語)與「第」字相若,很難寫得正確,據字典解釋:「蓆也」,則平時在國人口中很少談到,已是廢字。說到床,我却久想談談,人生一輩子有一半時間是在床上過的,甬人諺語:「覺要睏勿論眠床,飯要吃勿論羹湯。」確是至理名言。勞累終日的人,可以不擇地方,呼呼酣睡,那些經濟罪犯,華宅軟床,却枕蓆難安。記得小時候自有記憶起,我...

  • 文章我與我的故鄉——阜寧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顧炳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离乡求学 射阳河

    人生如夢,不覺進入垂暮之年,往事時常縈繞于懷,我的人生經歷了童年、青年、中老年階段,都和我的故鄉及故鄉人有著密切的連繫,這難道是巧合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緣份?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我現時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回憶過去。我的童年是生長在阜寧縣射陽河畔的一個村落裡,地名叫做花園頭東窯,我從小是喝射陽河水長大的。現在雖然遠離故鄉已有五十八個年頭了,但還留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如果從射陽河乘船到這裏,撥開西面射陽河邊叢生的綠色蘆葦帶,見到一條小河,從西向東可以慢慢地搖進去,在...

  • 文章記家鄉童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小卒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童谣 区域文化 故乡回忆

    看到上期永儀鄕長:「記家鄕兒歌」。覺得親切有味!也想從腦箱底子搜索幾首,聊寄鄕思。翻來翻去,存貨無多;僅餘五首。而且後兩首好像民謠,故統以童謠名之。(一)張三姐張三姐,回娘家。進門跌個仰八叉。喊聲媽,叫聲爸(),快把女兒拉!媽不拉,爸()不拉;「倚人都是假,跌倒自己爬。」(二)小鴨子小鴨子,上磨台。幾時巴得小媳來!吃碗依時飯,穿雙可脚鞋。(三)小白菜小白菜,靑又黃。晚上睡覺沒有床!跟貓睡,貓會抓;跟狗睡,狗會咬;跟小媳睡,正很好!(四)淮河走海州淮河走海...

  • 文章濟寧的四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劉蔭懷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名胜古迹 思乡之情 济宁四门

    每至臺北市,看到那低矮的北門口,就想起故鄕的城門來了。故鄕的城門雖不若龍蟠虎踞的石頭城——南京市,那麼雄偉壯麗,但跟臺北市的各城門比起來,仍然是大巫見小巫,高大的多了。現在談談家鄕的四關,讓生長在臺灣的小同鄕們也知道故鄕的一些情景。所謂四關,就是縣城的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因爲它是人民進出縣城的四座關口,所以又稱爲四關。現今的縣城是後魏(拓跋珪)時興建的,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可說是一座古城。城墻是用灰色大磚砌成的,磚呈長方形,大小約爲現今紅磚...

  • 文章憶黃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黄县 故乡回忆 特产水果 风土习俗

    一、城南萊山前山區各村的水果黃縣城南萊山前山區,東西廿餘華里,南北十餘華里,約廿餘村,土地砂石居多,並爲梯田。民國初年,農民爲生活充裕,農家半數多植果樹,樹下種麥、穀(小黃米)、黃豆、綠豆等矮莖農作物。果樹種類最多者,當以朱家、王家、鄒家、郭家、楊家、西林家、李家溝七個村爲主。姜家溝、上下田家、敖子埠、史家庄子、七甲、陳家、東林家、郭家溝、圈楊家、脈落齋、大園、窪、馬家、蔣家、磨山遲家、戰家齋等村比較少。杏:花紅瓣白心,有麥黃杏,割麻前卽熟,準杏,大如鷄...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