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生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女裁缝喜飞德国汉堡探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殷自忠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女裁缝王永清 德国探亲 旅途见闻 探亲生活

    要求做事认真、细致,长大了好作风、好品格自然形成。就拿洋女婿马克·汉斯来说吧,在单位工作不用说了;在家中,各种生活小用具,橱房物品,全是他自己动手设计、打造,从不请人加工制作,他还主动干家务活。马克·汉斯很尊敬她,也叫妈妈,他很真诚,他心里高兴或不快,完全可从他脸上看出,有时她说他好,说他错误,新梅翻译后,他会高兴笑了,他错了会认错、道歉。过去,我因学历史知道德国战争犯希特勒,对德国人有些偏见,这次探亲,使我看法有了变化。一则过去了解德国不多;二则是没亲

  • 文章第三次返乡探亲见闻点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返乡路线 途中见闻 乡村生活 两岸生活比较

    年四月第一次返鄕探亲,七十九年淸明节返鄕扫墓,鄕村房屋,无纱窗及纱门设备,室内外苍蝇、蚊子甚多,生活受到干扰,视为非常讨厌之事。此次经梧州、贵港市及在家中,室内外无苍蝇、蚊子,深感庆幸。是因此时广西全省月余无雨,秋高气爽之故,或其他原因,尙未明白。二、鄕村抗旱情形去年淸明节返鄕,遇着天雨连绵,行动诸多不便,殊觉讨厌,此次返鄕过重阳节,又逢干旱,心情亦不好受。据说,秋旱已连续发生三年,幸有铜鼓岭下之两条小河,水源尙丰,可资抽用,不致完全失收,是时禾苗正値含胎待放

  • 文章重遊故鄕記(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3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返乡游记 无锡 南郊生活 台湾 探亲

    里没有煤气管,仍然是烧煤球炉,每一层住户门口放一个煤球炉,现在的煤球和以前不同,是扁扁的一个煤饼,一只炉内放二个煤饼,火力很旺,煤烟不多,炉下有通风门,到晩上把通风门关掉,可以维持到明天早上,煤球火还不熄,换上新煤球就行了,不用再生火,倒也方便。只是搬煤球和食米之类重物上七楼,也很辛苦的。住屋是新村,共有很多幢,并配置有菜市场、邮局、百货商店、文具店、布店、理发店等等,生活甚为方便,菜场是每天早晨五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六点分两次售货,其余时间不卖菜,祇有水菓摊

  • 文章老兵回憶錄序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李佐援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军旅生活 返乡探亲 故乡情怀 开放探亲

    阳明山等地区,不分昼夜披星戴月,无惧风雨,手持电筒,默记口令,实施战备检査、査哨,而当时任总统侍卫长郝上将伯春公,更是经常突击检査,凡我担任特别警卫的宪兵官兵,人人均以能执行领袖警卫任务为荣,个个士气高昻,严守岗位,谨遵守则,不敢稍有懈怠,因此均能圆满达成任务,至今回忆当年情景,仍然令人兴奋鼓舞不已。「记得当年骑竹马,回头已是白头翁。」而今年逾古稀的我,解甲后惜无田可归,自我政府开放探亲后,曾六度返鄕,祭拜祖宗祠堂,见墙壁倾塌,梁木歪斜,乃出资赞助修复,父母

  • 文章故鄉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乡土回忆 书院小学 农闲生活 探亲还乡 体育锻炼

    城里我幼年住在丰县城里,房子坐北朝南,南临大同街,东与宏济堂中药房为邻,西面隔了一条巷子就是县政府的围墙。县城由大砖砌成,四面都有城门。进出城门,在笔直的大路两端,各有一庙,因有四门八庙之说。沿街多为店铺,有布庄、酱园、药房、书店、餐厅、浴池、菸铺、染坊等等。我家原来开设一家育丰书社,供应各种书籍文具,后因父亲身体不胜繁钜,结束营业。回忆幼年生活,最难忘的是农历过年,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人人都有压岁钱。爆竹式样很多,还有花筒、三喷、冲天炮、地老鼠,气

  • 文章愛跑的人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泗清、張健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出身家世 童年回忆 求学经历 台湾生活 离家移民

    学校日益混乱。农历年前我就经常住在益都路七四号八叔家里,很少去学校了。农历年前学校迁到登州路海军官校原址之后,我只回去住过一夜。父亲到靑岛之后的日子,如何生活?心情如何?当时体会不到,今日想来,眞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七月底他参加了国军某部。开始驻防于南泉,八月中父亲曾回靑岛一次,父子相聚仅一小时。于靑岛大港火车站前分别时,父子对望不知语从何起,进站前,父亲一句「回去吧!」就此一别成永诀。因为该部队不久即空运济南增防,迄中秋济南失守,父亲被迫回家,我一九九一

  • 文章本社举行探亲归来委员茶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探亲茶会 海州状况 经济生活 大陆政策 注意事项

    董耀光。同时邀请一位特别来宾,就是本刊创办人王老公公璵先生之长公子王士卓先生。每人都须发言,每人都必须长话短说,简短扼要。综合整理发言要点如下:一、故鄕人民生活,比较十几年前好得多了,不会挨饿受冻,也有得住,但是均不甚好,大陆在未开放之前,人民已很自满了,一经开放,从很多外国旅客,以及台湾返鄕接亲的「台胞」,言谈中,内外相比之下,大陆人民又觉得自己太穷、太苦了,个个都羨慕从台湾返鄕探亲的人,那么有钱。二、海州地区,现在有四所大专院校,这点确实是表现突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