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掌故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趙、錢、孫、李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6期  作者:寧訥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湘乡 掌故 趣谈 人物介绍

    湘鄕有的是人才,无论在文学、军事、商业、工业,都不乏杰出之士,和成功的举证;假若说我这篇杂文,要作古正经来记述的话,如果不挨「拍马屁」的专家责难,就会变成「阿谀讨好」的可怜虫,虽然是一些摭拾耳闻的小掌故,却能看到他们另外可爱的一面。◎写好遗嘱要捋虎须的赵公赵公现在还健在,走起路来虎虎有风,军校毕业,学的是开坦克车,因此看不惯的,就横冲直撞,不管你是谁?在台湾省,铁路、公路,是过去两条交通命脉,公路局长谭岳泉先生,是当时行政院长并担任过台湾省主席陈辞修

  • 文章乡先贤掌故录(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恽子居 吕叔讷 李兆洛 掌故

    ㈣李兆洛(字申耆)陽湖李兆洛,少卽絕特嚮學。初應縣試,縣令陳某,以其年最穉而投卷最先,疑而詰之,李應答如流。令曰:「汝卽歸,不招覆汝矣。通場必無及汝者,招覆非第一不可,汝髫年,初試卽蓋一邑,非吾之所以期汝也。」遂在廳事書聯贈之曰:「他日定成名進士,乃翁眞有好兒郞。」(見徐珂淸稗類鈔)㈤惲子居(名敬)武進惲敬,字子居,乾隆癸卯擧人,其先爲漢中通候楊惲,因名爲氏。惲之子梁相,遷毘陵。自漢至今,未嘗他徙,南田翁其族也。子居以官學敎習,出爲浙江富陽知縣。其爲官也...

  • 文章劉備和海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白羽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刘备 海州 徐州 掌故 三国演义

    早该把这段掌故写出来,却因懒散,现在才得提起笔,用这个题目,并非要和这位「双手过膝,两耳垂肩」,「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的贵人拉起关系,向自家脸上贴金;确因历史上有些重要事实,我们应当把握住,不应掉以轻心,予以漠视或抹煞。刘备于徐州失败之后,一蹶不振,还能卷土重来,问鼎中原,和他流亡海州这一阶段,实有重大关连。因为很少有治史者注意;所以我才根据史实,予以提出。这位「刘皇叔」具有「野心」也是「雄心」,是「枭雄」更是「英雄」,读过三国演义的,对于这位

  • 文章武进掌故不婚主义陈衡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3期  出版时间:1974-10-15
    关键字: 武进掌故 不婚主义 陈衡哲女士 《小雨点》

    陳衡哲女士字莎菲、江蘇武進人,他的父親名季凝。季凝有二兄,一爲陳鼎字伯商,是蔡元培中擧時的座師;一爲陳範字夢坡,是淸末上海蘇報館的主人,俱有名於時,可謂書香門第。衡哲留學美國,攻讀歷史,曾任北京大學史學系敎授,著有「西洋史」「文藝復興史」、「衡哲散文集」等。她的小品文「小雨點」,更是有口皆碑。當她留美時,是主張不婚主義的,留學生中沒有人敢去碰她的釘子。她與任鴻雋相識已久,相知亦深,直到民國八年,鴻雋一一次赴美時,她感他三萬里求婚的誠意,方才抛棄了她的不婚...

  • 文章歡迎投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地方掌故 传略轶事 同乡子弟 就学

    一、各县市同鄕近况介绍。二、同鄕子弟就业、就学、成绩特殊介绍。三、武进政治、经济、敎育、文化有关史料。四、武进先贤、先哲之传略轶事。五、武进各鄕村地方掌故、故蹟等。

  • 文章鄕情鄕親與鄕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故乡掌故 战争岁月 个人经历

    每年出版一辑,同鄕索阅盛况,一年超过一年,文献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历年出版筹划工作均由张麟选鄕长主持,并负责向各同鄕索稿,每次接到索稿通知,总会有想写点有关鄕情的冲动,但每每苦思良久,却迟迟不敢动笔,一则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羞于在各位鄕亲前辈面前献丑。再则年岁相若朋辈中间;学士、硕士、博士大有人在,深恐班门弄斧,徒贻笑柄,愈难下笔。况且我离开故鄕时尙属髫龄,对故鄕掌故,只是一知半解,童年时期正値抗日战争炽烈,未几又匪患频仍,整个童年在顚沛流离中度过,动乱中辄

  • 文章武进掌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0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武进掌故 亦文亦武 邹雨生 蚕桑事业 邹孝子

    亦文亦武鄒雨生先生世居奔牛鎭南貢家塘。父品成公,事親克盡厥職。曾廬父墓三年,遠近均稱鄒孝子,而不直呼其名。鑒于家境淸寒,昕夕攻讀。爾時士人積習,大抵喜蓄長指甲,以示斯文。先生與衆逈異,十指光禿。光緖二十七年,族叔祖聘爲西席,束脩並不豐厚。翼年以前茅入泮,文名始噪。館規綦嚴,早晚兩課,風雨勿替。桌上置薄木戒尺,遇學生犯過,用拇食二指,拈之扑責。莫不哀聲乞饒。有時見先生蹭方桌下,屈膝舞拳,左顧右盻,狀類猴嬉。或兩臂張開,緊握方桌兩足,平擧胸前,武功隨之益高。...

  • 文章話端陽憶温州競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端午佳节 掌故习俗 文献记载 温州龙舟 童子殿

    精神,可治湿热风痺,辟除秽恶」而言。呼为活人节,乃对三月三日的死人节而言(相传:三月三日祈死者冥福;五月五日即为生者祈福)。端午节的掌故与习俗极多,惟今日尙流传民间的,却已寥寥。这,一方面是因时地而变迁;一方面也是由于琐碎和没有代表性而淘汰。但典籍中的记载,则仍历历可稽。今就笔者所知,略擧于左:不擧火:「介子推抱木而死,晋文公哀之,命人五月五日不得擧火。」作枭羹:汉书说:「五月五日作枭羹,赐百官」,(以其恶鸟而食之)。迎婆神:刘女传说:「孝女曹娥,会稽上虞,父纡

  • 文章金陵二日記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返乡扫墓 南京 杜牧 秦淮八艳 历史掌故 乌衣巷 静妙堂 莫愁湖

    在两岸重建河房河厅,歌声灯影,随波荡漾,而夫子庙也全面修复,供人游览。夫子庙前,四处悬挂著大红灯笼,到了晚上,灯火辉煌,与河中倒影相映成趣,相传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点燃水灯以吊祭阵亡军民,因此夫子庙前即成了繁华灯市,而「灯火秦淮」也列为南京一景。秦淮河畔发生的历史掌故,实在数不胜数,尤以在朝代更替之际,曾出现不少风尘奇女,其中以「秦淮八艳」的事迹,最为人们所乐道:一、李香君由于色艺超群,名噪一时,而且知书达礼,政治立场鲜明,与当时复兴社领袖之一

  • 文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無錫文獻亟須廣傳 錫金識錄包羅萬象 購贈親友意義深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期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地方文献 钱穆 地方掌故 传统推广 印刷费用

    无锡文献丛刊第一辑锡金识小录,自本月上旬发行以来,深得各方好评,台北和中南部的同鄕就便都到博爱路一一八号建新百货公司及杭州南路二段六七之七号本会连络处纷纷购买,每天都要卖出几十部,有的带囘去硏究史实,有的作为无锡的掌故来阅读,有的购赠亲友作为高尙礼物,用以广传中华文化,意义至为深长。史学家钱穆的评论 有意义有价值好书陈理事长请庄孟照鄕长持他的信函和锡金识小录毛本一本,到史学家钱穆鄕长处请他鉴定时,钱鄕长看了序文和目录,再从头至尾的约略看了几次,他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