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1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行記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史貞一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逃难 抗日战争

    辭別了家鄕民國三十一年初夏,正是抗戰期中,那時家鄕淪陷了已整整四年,我們不能再等待機會,要立定決心卽刻奔赴大後方。我們一行大小四個人,三弟大侄和我們娘兒倆。三弟年不到二十,大侄十五、六,我的小男孩方四歲,我雖然年長些,但也未到三十。行裝匆匆的準備好,辭別家人,小土車載着小孩同什物就上路了。大路都挖成縱橫深溝,爬下爬上,終於到了黃口車站,投奔親戚家住了兩天,聯絡好熟悉路況的人,再繼續上路。這時穿越鐵道,需要有人帶路,聯絡了之後,我們就直去指定的集合地。那是...

  • 文章三鳳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 追忆

    抗戰勝利年(三十四年)冬季,由盤厔轉任職臨潼,長理檢察官業務。送客出潼關至閿帝鎭還鄕,見鄕客蜂擁出關,爭先恐後。而鄕鎭人如蟻聚,街道擁塞,所有客棧民房,家家人滿,極難尋得投宿處。街傍攤飯林立,粗茶淡飯客人爭食,房飯錢昂貴驚人。入夜店主人帶大車伕來兜攬生意,限一車十乘客,只帶隨身行裝,從閿帝鎭東行百里,再登隴海鐵路火車,每人索銀元十元,孩童收價一半。次晨送之登車,站在高崗上見絕塵而去。見此情況知道經過八年抗戰艱苦歲月,飢寒交迫,疾病纒身,幸而苟活性命於亂世...

  • 文章我所知道的傅立平將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魏龍圖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傅立平 抗日战争 故人往事

    聯合報三月六日屛東新聞報導:「傅立平中將遺孀周美西,生活陷困待援」,並述及將軍麒麟峯及塗家埠兩大戰功。余久隸其麾下,對此兩段,聞之綦詳,知之甚稔。今述其梗槪,以彰此一抗日名將之特異表現。民國二十七年冬,日軍集三個師團侵襲江西,盤踞麒麟峯一帶;此峯首當南昌之衝,爲八贛咽喉,峯勢陡峭,高插入雲。上築威力強大砲台,高測遼闊,視界遠廣,我軍行動受制,南昌盡其在監控之中。我曾以三個軍先後輪攻,均無功而退。委員長坐鎭南昌,試以一四二師搶攻此峯以解危困。將軍受命,於初...

  • 文章故鄉的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李樹楷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春节 习俗 抗日战争 回忆

    **倡亂,大陸沉淪,吾豐忠貞之士曁眷屬,追隨政府轉進來台,迄今已三十年矣。當年之中年人,現已年近古稀,兒孫滿堂,幼年人亦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至于「台生」者更無法計數,同鄕等離家日久,思鄕之心,無時或釋,俗語說:「甜是故鄕水,親是故鄕人,」一般「台生」者,「生爲豐縣人,應知豐縣事,」時値六十七年春節,特就記憶所及,將「故鄕的年」略加敍述,以供同鄕茶餘飯後閒話家常之囘憶。吾鄕以農爲業,人民樸實純厚,對舊曆年非常重視,尤其在地方太平五谷豐收之時,年景更好,以吾...

  • 文章解甲歸田話當年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羅錫疇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军旅生活 追忆

    部隊整編不久我們卽移駐浙江江山,時已是秋盡冬來的季節,天氣已由凉轉寒,當時的浙贛路尙未修通,江山的縣城雖不大,但地方尙稱富庶,民情亦極純樸和善,故軍民相處極爲融洽。所不便的,只有語言方面,略有隔閡而已。政府爲準備抗日,不得不趁此機會,整編部隊加以訓練,乃開始整編國防軍,九十四與六十七合編爲兩旅四團制之師,捨九十四而用六十七的番號,師長仍爲李樹森,並劃定浙江處州爲師管區,實行征兵,部隊的裝備加强,編制亦擴大,師有砲工輜各一營,通訊一連,特務一連,及野戰醫院...

  • 文章參加敵後抗戰憶往——一個平凡的危險任務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梁松年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敌后游击 危险任务

    首先介紹我自己我姓梁名松年字壽彭,河北省吳橋縣人,民國元年十二月五日生,十七歲時瀛南中學肆業,因家庭變故未能繼續就讀,內心感傷甚大,無奈前往昌黎縣就業,十八年春節後先父來尋,帶我赴黑龍江省安達縣,謀得縣政府一書記職,二十年九一八事變被迫返鄕,二十一年春至滬,任職上海警局,二十二年冬,同學張增祥兄函邀至煙台任職於煙台行政專員公署,專員張奎文世伯於七七事變後不久前往南京,臨行囑我返家,當時日寇已沿津浦線向南攻擊,不願返鄕而留在煙台再作計較。參加敵後游擊抗敵友...

  • 文章李故鄉長後耆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李后耆 生平 抗日战争

    (七十四年四月廿日病逝台北)後耆先生世居湘鄉石獅江漣水之濱,耕讀傳家,有聲閭里。封翁剛培將軍,幼有大志,好學不倦,遇清季政治腐敗,急思救國,遂毅然東渡日本,負笈於士官學校,學習軍事,當時同班者尚有賀耀祖先生。迨學成返國後,參加 國父革命行列,東征北伐,屢建奇功。將軍平時治軍甚嚴,故所轄部隊作戰力甚強,幹部中頗多佼佼者,如我湘聞人唐生智、何鍵、劉建緒、李品仙等皆出自將軍門下,一時引爲美談。後耆先生賦性忠樸,有乃父風,常以國事蜩螗爲憂。民國廿六年衡湘中學畢業...

  • 文章八秩述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3期  作者:呂學端  出版时间:1996-07-15
    关键字: 同乡 乡讯 抗日战争

    一韶光易逝去如流,虛度年華八十秋。學士清芬遺世澤,貞公絕藝樂優游。詩書畫印稍承襲,詞賦琴棋敢匹儔。深悔蹉跎無所獲,滄桑閱遍任行休。先祖呂宮字長音,清順治四年狀元。官宏文院大學士太子太保,撰述甚富。本生七世祖湯貞愍公,名貽汾,號粥翁,寓金陵琴隱園,有詩書畫三絕之譽。二請纓抗戰遠離鄉,湘鄂川黔奔走忙。半讀半工衣百結,克勤克儉苦全嘗。筆耕四載追司馬,圜海十年寓國行。順逆窮通皆過眼,心安理得自康莊。司馬,太史公司馬遷。國行,中央信託局分支機構負責人。三生當盛世萬...

  • 文章懷鄕關憶往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重建家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1期  作者:本林  出版时间:1974-04-10
    关键字: 思乡 抗日战争 重建家乡 岳阳楼

    一、臘鼓頻催返梓省親民國三十六年冬,臘鼓初動,歲聿云暮,在武漢地區,已洋溢着農曆新年的氣息,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筆者因頻年作客異鄕,久未返梓省親,思親之念倍切。抗戰期中敵僞盤踞荆沙,那時筆者正値靑少年時期,乃跋山涉水,不顧險阻,毅然前往戰時首都之重慶,與家鄕關山遠隔,音訊斷絕。勝利後,家鄕又被**騷擾,未稍寧息。迭經至親函諭,不准筆者冒險返梓省親。惟寒假期中,學校同學大都有家可歸,更使筆者觸景生情,深感流離飄零之苦,乃不顧生命安全,獨自離開武...

  • 文章七十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逯劍華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自传 抗日战争 主持县政 生平回忆

    逯劍華遺稿吾家原籍山東聊城,先君泮芹公於遜淸光緖十二年經商至江蘇豐縣,遂走居焉。先妣李孺人祖本安徽懷遠,因洪羊之亂遷豐,生大姊及余與妺三人。余於民國紀元前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己時,生於豐縣城內中陽里,民國紀元前四年正月入蒙學,從父執張振家先生讀,習四子書,民國紀元前二年十月,張師因亂解館,遂輟學在家自讀寫。民國紀元前一年十月十九日夜,縣城被匪攻陷,身居危城,諸多顧慮,先君携余冒險出城,展轉避難,歲暮至山東單縣,留居仁伯吳明典家。民國元年二月返鄕,闔家團聚,重...

共195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