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我的父亲共返回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父亲——于镇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于人瑞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父亲 父亲忌日 追思 悼念 于镇洲

    孩提时家中有一本初版精装的《我的父亲》,母亲拿给我看,上头除了毛笔端楷的作者题赠字样,扉页还有我跟弟弟学写字时,蓝色原子笔画的圆圈,当时经国先生把书送给我母亲的父亲,这本书后来成为我高中时,人手一册的教材。虽然如此,父亲受过的委屈,不比台湾民主运动的前辈们少!但是我从未听过他有一句怨言,他比监察院同事陶百川更早摆脱政坛的漩涡,他总是像书本里教给我们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且活到老,学到老。我是他四十五岁才生的第四个女儿。他曾经告诉我,我是他

  • 文章思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6期  作者:陳錫中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父亲 往事回忆 思乡

    一年内,父母相继去世。再也看不到父亲的手笔家书,想念母亲的音容。午夜梦醒,竟不能相信阴阳永隔。髣髴不久以前,我十岁左右,陪着父亲在武昌街市场买菜。地上一坑一洼水,音声喧哗。闷湿空气里夹着鱼腥、蒸肉、煮面的热气。父亲要我站在走道上看着手提式菜篮,他肥胖的身体,挤入摊贩与摊贩的夹缝里,挑肥拣瘦,把一斤十六两算个清楚,另外讨几根葱。父亲不要我提菜篮,只要我跟好,别被人潮挤丢了。我则低头看着地上:不要踩到坑里,弄湿了鞋子;另外,最好不要遇到同学,怪不好意思的。回家后

  • 文章我的父亲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張祚倫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父亲 生平 事略

    一、我家本来清寒,父亲兄弟四人,分家后,每家分到的田地,不过四、五亩,自耕自织,每年辛苦所得,仅足温饱。幸赖父母茹苦含辛,节衣缩食,栉风沐雨,辛勤工作,家中田产随得逐年增多,累积至八、九十亩,熙熙攘攘,俨然小康之家。父亲每于黎明之际,即呼唤全家早起,上田干活,全体动员。记得:我在读小学时,每逢放学回家,或星期例假,就要帮忙割草、喂牛、或看场、送饭,「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其实,秋收时,比「五月」更忙,绿豆该摘,棉花该拾,豆子该割,简直忙得

  • 文章俺爹爹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徐櫻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父亲 生平 事略

    时发迹以前的戏称。十九岁的奶奶 到我家,上有恶姑,下有叔娣,日子眞不好过,而且家用拮据,据说给我爹爹尿布里包的沙土都要用了再洗、洗了再用。原来我们徐州人给小孩尿布里包沙土,每天只更换两次,既不抹油,也不扑粉,而婴儿的下体就不红不淹,经济、省事、衞生。只可惜现在再没有人采用那种高明而原始的方法了。这些老故事,奶奶常常谈起,我父在「先考妣事略」里也有详细的敍述。像我父亲那样的人,相貌体面,资质聪明,又得父母兄姊的酷爱,他成长时每日的表现不同凡响,是可以想像的。奶奶

  • 文章張理事長宴請卞趙如蘭院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4期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赵如兰 回国 父亲 拜访 宴请

    中央硏究院院士卞赵如兰女士,此次为赵元任纪念系列活动,专程回国,并在一月十三日下午及晚上分两场主讲「我的父亲」。同鄕会理事长张文彬特于一月十九日至赵院士旅居的国华饭店拜访,在该饭店四楼金兰厅设宴欢迎,并赠送同鄕会印行的书籍及最近出版的武进鄕讯。参加的有常务理事曁鄕讯主编高永祖,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宋伯元与总干事沈珊,相谈十分欢洽。

  • 文章回郷談往年軼事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信佛 福报 父亲

    连日未曾买过报纸,为分散母亲注意力,请其报一时辰,由我以六壬神课推算父亲行踪。当时得「速喜」二字,我即信口安慰先母曰:「父亲行踪,近在眼前,今晩应可到家」。不意当晩十二时许,家人均已熄灯安睡,大门忽有叩门声,我起身穿衣开门,立于门前者,赫然竟是父亲。当时全家惊醒,欢慰之情,家难以言语形容。此后我虽亦偶以六壬神课在亲戚卜算,但未必皆验。至今思之,当时或系心灵有所感应,始能得此巧合。三、厚德应有福报小儿庆蕾及二侄乙崟结婚之后,偕新妇来华侨饭店见我,我在见面礼之

  • 文章(壹、沧海忆往)关于父亲王学忠先生~那一盆火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王其寧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火车顶逃难 辗转到台 父亲忆祖 父亲火盆祭拜

    那时还没开放大陆探亲,应该是民国六十几年的事。某一晚,家中异常安静,父亲在房里,母亲走出来低声说「爸爸梦见你爷爷奶奶了」她使了眼色摇摇手,所以我们都不提。那是一种罕见的秘密的气氛,好像为我们遮风挡雨巨人一样的父亲忽然换了角色,由我们小心保护起来。我记得父亲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被糟蹋的一代。」逃难时,挤不上火车的就爬到车顶,火车过桥一个转弯,车顶上的人不稳,一个个甩到河里像下饺子,冒几个泡,就没了。在这样的天空下,他曾想过「能不能给我活个整数?三十岁。」什么

  • 文章方震乡长当选模范父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方震 模范父亲 观礼致贺

    热心公益 子孝孙贤本会理事方懃之令尊方震先生,甫自当选中华民国第十六届模范父亲,并于八月七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接受颁奖表扬,荣获李总统颁赐匾额「宏扬伦理」乙方曁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内政部、市政府、市党部及市议会等赠予锦屏与奖状,许多同乡及亲友均莅临观礼致贺。方震先生当选事蹟为:一、抚育三子二女均受高等教育,并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高、普考及格。二、在省府任职期间持续捐赠报纸前线劳军。三、七十三年间台北地区发生煤矿重大灾变,死亡矿工一〇九人,方先生率先

  • 文章怀念敬爱的父亲 吴振刚将军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吳美榕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吴振刚 父亲 寿诞 住院

    您离开女儿已有六百多个日子,在相依为命的四十二个年头中女儿深受您的爱护,如今虽己成家立业,但您的骤逝,使女儿顿失所恃、感念之余、无以为报。父亲讳振刚、字俊德,民前五年农历四月初二生。福建省连城县人,十六岁时因愤淸廷腐败,热血沸腾毅然参加革命,献身党国,投考黄埔军校、为家鄕投笔从戎之第一人。民国十四年时年十七岁,黄埔陆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二十三年十一月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结业,二十九年十月兵役硏究班第一期毕业,在军校期间成绩优异、留校任敎,甚得恩师陈

  • 文章(青年園地)希望來臺同鄕長提供族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周文方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族谱 父亲 家族 故乡 乡长

    恭读了第八十四期会刊,促使我鼓起勇气,写下我久已存在心中,企求获得解决的一个问题,以满足我这个生长在台湾的宁波人之心愿。由于工业社会的忙碌,更由于铁幕低垂,大家已不能再有机会像从前一样,利用过年或扫墓机会,团聚在家鄕。我曾多次听父亲说,我家住在宁波是住在鄞江桥附近的定山桥,原系自先曾祖时从岩下迁来,父亲说岩下亦称许家岩下,我周氏宗族则称为撩路周,(父亲说甬语「撩路」是「走近路」的意思),先曾祖迁居鄞江桥年代未久,族户不多,在岩下撩路周,周氏是个大族

共57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