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怀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苦思親——江城子詞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思亲 感怀诗

    余二叔潘慧修字仲明,廣西桂平縣木樂鄕石人寨村人,與余爲五代同堂大家庭,抗戰時間,日軍自粤攻廣西,我家被日軍二百多人居住近月,抗戰勝利後才分家。潘慧修早年畢業於桂平八中舊制中學,後考入廣州文明路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與周可法及江口曾攀龍等同學。民國十七年畢業,任廣東肇慶師範敎員,後回桂平師範任校長,曾被鬥爭,戴紙帽遊街,下放桂平南岸東塔看牛,後獲平反,嗣任桂平縣政協委員,現已退休多年。海峽兩岸分隔四十年,以爲此生將無見面之日了,一九八七年八月,曾寄余「苦思親...

  • 文章感懷詩四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感怀诗 国共内战 诗词 访友

    一、懷故鄕柿子讀張國偀「柿子的故鄕—垣曲」有感家鄉柿子最甘香,種類繁多信譽張;軟棗味甜形體小,牛心果大汁清涼;罈中醱酵成酸醋,甕裡滋糖結白霜;柿樹煉鋼遭砍盡,何當復舊再名揚。註:軟棗:小柿。牛心:牛心柿,大柿。罈中醱酵指柿子醋。甕裡滋糖指柿霜。柿樹煉鋼句,指中共大煉鋼將柿樹砍盡做煉鋼燃料。二、讀鄕先賢李述文先生「太平輪遇難脫險記」有感塵封舊事久音沉,馬亂兵荒戰火駸;禹甸瞬間將赤化,台澎暫且避兵侵;登輪方喜離魔掌,海難驚慌陷水深;劫後餘生雖慶幸,回憶老伴淚...

  • 文章爲周木生老夫子修墓誌要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周木生 修墓志铭 集资修墓 感怀诗

    唐后随,他对夫子写了十首感怀诗如次:一、槎公衣履忆从前,谈吐铿锵貌岸然,诗缀玑珠文是锦,及门第子有三千。二、绛帐传经道望隆,朱程各重冠湘中,手植桃李文林盛,一代宗师崇马融。三、春迎二月讲筵开,初放樱花雪映梅,道范雍雍擎敎铎,笔霑圈点画琼瑰。四、三年门下受薰陶,赐点赤同期许高,俯仰宫墙巍万仞,升堂入室路遥遥。五、文稿集成南也楼,学宗韩柳重苏欧,旷时巨著谁珍惜?战马飞驰一炬休。注:夫子手著「南也楼集记」、卅八年兵乱之际,遭付灰烬。六、步行狭道到横塘,曲阜重登

  • 文章揽胜感怀诗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原志山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金山岭长城 避暑山庄 普宁寺 感怀诗

    作者來函二十一世紀元年八月,以李玉銘先生爲團長的台北河北同鄕會代表團到承德觀光、考察,我陪同登金山嶺長城,遊避暑山莊,拜普寧寺世界最大的木雕觀世音像,並乘興遊覽了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在主持市政介紹會上,激情難抑,隨吟小詩一首,以助談興,蒙李先生厚愛,感高情難卻,現抄送敬上,請指正。河北承德市原志山紀元盛夏會帝京海峽兩岸情共鳴麗正門前話麗正金山嶺上觀長城普寧寺裡冀太平布達宮外思聖明祝願全球華人好攜手同行創雙贏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