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生情谊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難忘的鄉情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王明運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乡情 劫案 师生情谊

    不久我也转学到了重庆。和同乡周本蕙小姐一道去看少南先生,祝贺新婚。我是第一次认识姜法干先生,我的印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资朴忠厚的枣阳人,属于刻苦钻研,学有专长的典型。我为他俩幸福美满的婚姻祝福。他们刚刚建立了小家庭,一切等待添置购买,战时的物资生活又很艰苦,但是还是花费很多,热情地招待我们,深厚的乡情和师生情谊令人难忘。抗战胜利,她随姜先生还都南京,我此时已回到武汉,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不过我后来听蒋琼林说:在南京中大学习的几个枣阳精英,星期天休假日都要到法

  • 文章师生情谊似兄弟——追忆李森南老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5期  作者:蘇叔遷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李森南 师生情谊 往事回忆 追悼

    三、四里外的岩庵去玩。岩庵在悬崖峭壁之中,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小路叫「十八拐」能攀登,十八拐二边有石栏杆维护,倘跨越石栏杆便要坠入深渊粉身碎骨。石栏外面看到的满山翠绿,毛竹参天,松、柏、糖梨(猕猴桃)树相辉映,黄花遍地,猴子跳跃其间,山鹰在云天翱翔,还有野雉在鸣唱,景色十分迷人。我们一边攀登十八拐,森南老师一边给我们结合对我们「动物课」讲解所见到的动物习性及其特点,使我们对「动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的理解及深刻。与森南老师接近后,我们师生情谊密切

  • 文章人倫典型侍師如父的李樹範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姜雲龍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李树范 人伦典型 侍师如父 尊师重道 师生情谊

    实在放不下心,下午在自己家里忙完家事,还要抽空到老师家中走一趟。尤其,今年年初杨委员一度病危的时候,赵李老太太还替他在三峡觅墓地,并亲手缝制寿衣、寿被,准备替他老人家料理后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赵李老太太不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永恒的敬爱,更善尽了为人子女的孝道。赵李老太太和杨委员这一段感人的师生情谊,应该囘溯四十多年以前。那年她才十八岁,远从黒龙江只身到北平知行中学读高中,杨致焕当时是知行中学的校长,并担任赵李老太太这一班的体育老师。那时,赵李老太太

  • 文章生活筆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斗蔭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乡音乡情 师生情谊 往事回忆 人物感赋

    冒然相认是我的国中恩师校长,眞是抱歉,也深感内疚不已!」师生间就在彼此一问一答中,从过去的熟稔,到现今的陌生,最后又回到昔日校园里的熟稔。后来,我每次到「国泰」回诊,林大医师总会起身叫我一声校长后,才正式用心地为我瞧病,如今我的肝功能指数,已从远超过正常値的三百多,降到正常数字的三十多而已矣。思想起来,诚然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却在医院中。」若非师生情谊相挺,我的病情应不致好得如此快速!公车站牌处邂逅 听鄕音相认老鄕去年的某一天,我与内子邢月娟到「都一处

  • 文章宋楚瑜恩师 寇克派翠克专程来访师生情谊重 中美政学界平添佳话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李宇璿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宋楚瑜与恩师 乔治城大学 教学方式 师生情谊 同乡动态

    美國前任駐聯合國大使寇克派翠克女士偕同夫婿,於十一月二十六日應邀來華訪問,備受我國朝野熱烈歡迎。寇克女士曾在臺北發表公開講演,強調美國對華支持政策,絶不因中共叫囂有所變異。訪問五日,均由宋楚瑜(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張京育(行政院新聞局長)兩湘潭同鄉負責接待。宋氏為寇克女士之得意門生,談話間對其讚不絶口,茲特轉載中央日報專文,以饗讀者。 編者

  • 文章政治大學追憶新闻系創系元老 馬星野逝世二十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馬少野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马星野 逝世纪念 师生情谊 新闻教育

    马少野博士提供(注:马星野先生像。)政治大学新闻系创系元老、前中央社董事长马星野今年逝世满二十周年,政大于三月十二日(星期六)上午九时起,假政大公企中心国际会议厅,与中央社协办「马星野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研讨会」,除了讨论马星野在新闻教育与事业上的历史意义,也谈他与五四运动领袖罗家伦的师生情谊,向一代新闻耆宿致敬。与曾虚白、成舍我并列新闻界三老的马星野,民国前二年(西元一九〇九年)出生于浙江平阳,十九岁考入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进入美国

  • 文章我永遠的老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师生情谊 返乡探亲 感怀诗文

    五十五年前,我负笈朐阳古城海属最高学府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与国文敎师侯恺如先生的「师生情谊」甚笃,岂意世事沧桑多变,迄今音信渺茫。去年春,马心如同学从台湾回鄕探亲,从他口中得知侯老师执敎于台湾省立彰化高级中学,现已退休。经由心如兄致函问候,得到他老人家的函覆,函中附有一诗,读来催人奋进。诗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耄耋之龄的侯老师,笔力依旧轻快有力,字里行间似在鼓励我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顿觉像回到了靑年时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