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世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十憶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家世 憶往

    一、家世祖籍山东省莱阳县西南鄕毛家埠村,距离县城有一百二十华里,是平度县以西各县赴烟台及东北各省做事者,来往必经之路。全村有四、五百户人家,柳姓占百分八十上下,其余百分二十左右为周、何、于等姓氏。民风闭塞,文盲占大多数,村民大部以农为本,经营小生意的,有店房(客栈)六、七家,三家酒馆,三、四家杂货店,两家染房,逢五、十赶集,村民生活十分艰苦。民国十七年以后,文风稍开,才有小学校设立,赴外地读书的,日见增多。先曾祖父柳公殿基系忠厚老实农民,过日出而作

  • 文章我的家世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錢廣彬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家世 抗战 怀念家乡

    于抗战期间投效军旅,保国衞民。初任少中尉组员,胜利后参加剿匪,升任上尉股长,少校组长、中校主任等职。于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奉国防部命令依额甄退,转任党务工作。以上是我的家世的简单敍述。一则是略尽我的一点追远的孝思,一则是一抒我怀念家鄕的情愫。离鄕游子,当有同感吧!

  • 文章谢霊運與永嘉(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谢灵运 家世背景 入仕情形 永嘉太守

    人为纪念这位文坛巨擘,现尙保存很多关于他的遗蹟。如永嘉城南有巷曰「谢池巷」,巷之深处有「池上楼」,北大街有条平交马路曰「康乐坊」,城之东南隅飞霞洞有「谢客岩」,江心寺畔有「谢公亭」。笔者前在故鄕时,每逢假日郊游,历经以上各地,不禁油然发思古之幽情。玆离乡已三十六年了,古人说,夫人情同于怀土,岂同穷达而异心,实未曾日而忘之。仍不揣谫陋,谨将本文分为:一、谢灵运的家世及开始仕宦生活。二、谢灵运怎样会出守永嘉。三、谢灵运在永嘉留下的诗篇。四、谢灵运离开永嘉后之去向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安祺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 自传 家世 学历 经历

    家世余世居山东峄县城西南六十里之义和庄,庄北滨运河,南面铜山、西倚微湖,东望平野,津浦路经其傍,累世耕读,历代小康。先祖父秉让公,仁厚为守,望重鄕邻,先父讳宜德,通国学,习药性,母程氏,性贤淑,善持家,生余及弟二人。余生于民前八年五月十五日,余父晚年多病,民二十年冬与世长辞。余父逝世后,家务赖余母辛苦主持,余数十年戎马生活,出入战阵,立身奉公,治军驭众,免于后顾,免于大过,皆余母贤德义方苦心教化之所赐。余母向极健康,不幸于民四十二年夏,因脑溢血弃养

  • 文章宋湘英先生返鄉提前歡渡八秩大壽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宋湘英 八十华诞 返乡庆贺 家世背景 热心乡谊

    壹、前言:今年七月十一日,本会同仁设宴于天成大饭店三〇二室,为副会长文伯先生生嵩寿祝嘏,参加人员计有寿星伉俪、席增光、荣建民、刘守淞、唐鹏里、周加越、唐宜俊、蒋正生、文孝道、宋湘英及编者:宋先生当众播放在家提前欢渡八秩大寿祝嘏活动,特加报导并申祝贺。贰、家世:宋湘英先生,是本县南应乡伍信塘宋家院子人,祖父精通岐黄,执业广西,病故后,由桂省当地居民,舞龙七条,护送返乡,安葬故里,足証其德业与泽厚之隆耳。父家税公,继承祖业,悬壶济世,遐迩闻名;育子五,杰、俊

  • 文章當代慈善家曹仲植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8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14-11-25
    关键字: 慈善家 曹仲植 家世 创业 奶粉事业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者曹仲植,九月十六日以一〇五歲嵩壽安詳捨報,爲他精采豐富的創業及行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

  • 文章张自忠家世与临淸补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张自忠家世 临清风土 补充资料

    本刋第一期有国大代表孟达先生之「张故上将自忠家世及临淸风光」一文,对张故上将殉国经过及其故里情形,敍述甚详,笔者忝为张将军「邻封」各县(恩县)之一人,当抗战爆发时,正负笈故都,参加由二十九军主办的大、中学生军事训练班(笔者系中国大学二年级生),故对临淸风土及「七七事变」经过知之甚详。秦德纯先生撰写「回忆录」时,对若干细节,尙承询及,故愿对孟代表大著稍加补充。临淸在淸代与北方之德州、南面之济宁均为直隶州(且均濒临运河)故称临淸州,但非府治。该县文风较盛

  • 文章劉曉武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刘晓武 家世生平 教育事业 追思悼念

    故劉公曉武先生,譜名懷典,字曉五,義取通續五典之書也。抗戰軍興,投筆從戎,轉戰於淪陷區,爲武備而講武,乃易字爲曉武,遂以字行。先生世居山東嶧縣,其尊翁慶如公,飽學之士也,從事敎育,先生隨父讀書,以稟賦聰穎,益以家庭敎育有方,學養出衆,深受學界推崇。抗戰勝利後復入山東政治學院深造攻讀文史,後奉其師孫公範全先生之命協辦台兒莊勝利中學,戰後百廢待興,敎育當先,於斷垣殘壁中,慘淡經營,兩年間頗具規模,正欣百年大計立基已成,無如內亂又起,學校奉命播遷,勝中併入濟南...

  • 文章敬悼張則芑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张则芑 家世生平 警界工作 追思悼念

    張則芑先生,山東諸城人,生於民國廿一年八月廿日,不幸於八十八年八月十一日上午七時,因肺癌逝去,享壽六十八歲。噩耗傳來,悲痛不已,想起與先生相識,是在民國五十九年,在台北松山國際機場,台灣航空警察所剛成立時,我們同所相處達三年之久,其實我的職務比他低,年紀也不比他大,他始終以「于大哥」對我稱呼,可見其爲人之謙遜和藹。大約是在民國六十二年間。他奉調升任高雄港務警察所保安隊長,臨走時將其平時所用之四寸見方「銅墨盒」贈我留念,念先生之一份情意,迄今已二十餘載,墨...

  • 文章高登海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高登海 家世生平 军政生涯 佛学研究 追思怀念

    先生諱登海,字注東,山東省德平縣人,世代以耕讀傳家。民前四年(西元一九〇八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出生於故里。父文彬公,字雅堂,樂天自適,不求聞達,急公好義,德被鄕梓。母吳太夫人,溫良嫻淑,相夫敎子,敦親睦鄰,閭里稱頌。生子女三人,先生居長。先生幼承庭訓,四歲由祖父任齋公啓蒙識方塊字,後轉入鄕塾。十一歲隨祖父至北平入私立匯文學校就讀,奠定先生日後中英語文和科學知識之基礎。由匯文小學以迄匯文高中,因在校成績卓越,畢業後保送燕京大學深造。是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