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宛西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彭錫田的「自求自」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荻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南阳 乡村建设 宛西 诗词

    一般人谈宛西的县份,只谈宛西三县:邓县、内乡;往往忽略淅川,所以,我们应当说宛西四县。欲说宛西四县,必须先谈南阳,因为没有南阳,就没有宛属各县。南阳简称「宛」,为春秋时代楚邑,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攻楚取之,三十五年始置南阳郡治宛,宛西之内乡、淅川皆汉析县地;汉高降析郦,因袭武关破之,郦为古鞠水,颜师古谓:「即菊潭,亦即今之内乡县也。」至于镇平,邓县乃汉安众穰县之地,安众为刘崇封邑;穰县则水经注所谓「菊水东南流入于湍,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者是也。」民国以来

  • 文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记宛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宛西 人物回忆 风气 路不拾遗

    一)宛西是指南阳以西地区之鎭平、内鄕、淅川、邓县四县。这四县位于河南的西南角,与陜南、鄂西北交界,是一个丘陵地带,物产既不丰富,交通又不便利。民国十四五年以前,是盗匪遍地,治安恶劣,民不聊生的地区。经过几位杰出的地方领导人物,本自卫之目的,在各县分别实行地方自治进而实行四县合作,联防自治,数年之间,先后变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间乐园。到了抗战、剿匪期间,更发挥了保卫国家的威力,其实绩与成效,应当垂之史册。过去,在大陆,在台湾,曾有不少刋物介绍过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