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祠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现谢氏宗祠文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家规 谢氏宗祠 家规碑

    枣阳谢氏宗祠,建于满清同治光绪年间。后在其侧,付建私立竞智小学校(清光绪三十年代)。以供谢族子女免费就读。后扩收外姓子女只收少数学费。一九五〇年宗祠被拆文物散失。今发现石碑两块:一为家规碑,一面刻记呈批家规呈文和批示。另一面刻家规全文共十五条。一为扶黄公遗恩碑,正面刻有公创立的谢氏字派。以及取派名的有关规定。现谢氏子女均依派命名。背面字迹损坏认不清。现已将两块碑整修摄影。以供族人观瞻。对此珍贵文物如何保管,尙希大家多出主意,大力支持为祷!附一:家规碑呈批

  • 文章慎終追遠憶清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4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82-04-06
    关键字: 清明节 宗祠祭典 私塾岁月

    私塾在校学童—一个。二、现任老师;秀才,小学毕业—二个。三、初中—三个,高中—四个,大学—五个。馒头是事先前彺市鎭定制的,直径约有二十余公分,厚度亦有十公分,重约一磅以上特大号馒头,每个足可两人食用一顿,据先辈们吿知:科擧时代,江浙一带,欣逢大比之年,前往京师赶考,无论水陆行程,往返一次,均为时一二月,到了北方,需契面食,实含有预祝,鼓励,适应环境多种作用,如此远源流长,至今仍把它保留。淸明是农业时代的一件重大隆重的祭典,即是当日倾盆大雨,亦须在宗祠内如期擧

  • 文章(同鄕人物介紹)譽爲及時雨的:宋森藩鄉長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常务理事 宋氏宗祠 取富济贫 发起人

    知道他的人,都很器重他,因此也非常乐意,成全他,迁就他,给他面子。江口宋家在台湾,有很多子弟,每年正月十二「上烛」,在林森纪念堂,都有三四十棹的大聚餐,可见其人丁之旺了。听说现在已筹足百余万元,正计划在郊区兴建宋氏宗祠呢,那麽,这位宋大哥又可多一个去处了。宋常务理事兆扬先生高寿七十有六,但身体康健不亚于年靑人,虽然年来稍显老态,但每顿一大碗白饭和半瓶绍兴酒,仍不能免,克享高龄是没有问题的,四五年前,还想找一个老伴这一点来看,可知其还很有「办法」呢!

  • 文章陝西府谷楊家將古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杨家将古迹 小说记述 杨业概述 折氏宗祠

    据小说的记述,杨业之父曾占山为王,人称「火山王」。杨业之妻是佘太君。杨业年青时,杨佘两家曾兴兵作战,杨业战败,逃至「七星庙」,佘太君追至,强迫杨业与之成亲。折氏宗祠府谷北半城,有一座庙宇,在林木掩映之中规模甚大,原来是一座残破已甚的孔庙。在正殿的左后方另有一殿,匾额上写着「折氏宗祠」。宗祠建孔庙里,这是很奇特的现象。殿前有一高约丈余的石碑,虽有剥落之处,但文字尙依稀可辨。碑文大意说:折氏自唐高宗时,即为府谷地酋长,历唐五代以至宋初,虽受政府封位,但总是

  • 文章奉化農村民間的新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奉化村民 新春习俗 宗祠祭拜

    整齐的衣服,一起到自家本性的宗祠内去叩拜列代祖宗。宗祠内,放着一列列历代祖宗的木制神位牌,放置得密密的,一层一层放置得整整齐齐的,谁也数不淸这些神位牌到现在究竟有多少代了,谁也不晓得究竟有多少年了,他们不问这些,他们只知道这是他们历代祖宗的神位。祖宗是应该敬重的,他们说,历代祖宗替他们流过很多汗,付出过很多辛劳,使他们能子子孙孙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接下去,他们说敬重列代的祖宗,就是敬重自己,他们说他们今天敬重已经去世很多年的历代祖宗,将来他们的下一代又下一代

  • 文章憶故鄕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書蘭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李氏宗祠 李氏家谱 源流考证

    我安东县一般人民,均以耕织为业,民情纯朴,出产以米麦,桐油,花生,菜油,茶油,木材为大宗,物产颇富,敎育尙未普及,工商业亦不发达。余生长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的小农村—李家亭,距东安老县城三十华里,距新县城白牙巿二十华里,附近村落毗连,大胡家,岭脚,大唐家,燕桂塘,大塘边,营房岭,笑岩,八家湾,吊牛坪,散布四周。一般靑年男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终年勤劳,淳朴无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可以说是道道地地的农村风味。李氏宗祠,亦称李家祠堂,是一所古代式的建筑物

  • 文章社长邓晴文桑梓之小江村邓氏宗祠的族人春节团聚拜年互贺新禧盛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鄧崇舜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合影留念 小江村 邓氏宗祠 春节团拜

    (注:上栗小江族人团聚留念)

  • 文章群德小學零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宗祠 群德小学 校园生活 对联 往事回忆

    瑞金 刘志俨矗立于瑞金县城东门内一处的刘氏九族宗祠,建筑宏伟,空间宽广,环境清静幽雅。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应地方教育之需要,假此宗祠设立群德高等小学。创校人刘建章先生,新学正常出身的年轻人,学有专精,有为有守,为同宗长辈所器重。校长刘雅堂先生,已酋科拔贡,学问深博,道德高尙,为邑人所崇敬。继任校长刘惟甫先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热心教育,新思想新作风,为各界所仰慕。设校之初,纯为培育刘姓宗族子弟,其后开放各姓氏子弟入学,校名亦改为群德小学。校风淳朴

  • 文章我的故鄕——漕河涇鎮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8期  作者:張永鈞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漕河泾镇 黄家花园 张氏宗祠

    洪生先生仍任校长,级任老师亦为泗泾人盛杏书(书林)先生,不知在台泗泾鎭的鄕先进有认识陆、盛两位先生者否?我幼年即在此校读完小学课程。鎭上设有东西更楼,幼年时尙听得敲更声,鎭中央有城隍庙,庙南有石拱桥,桥南有张氏宗祠,及鎭上首富张如良先生所开设的张信和号,专营棉花及粮食收购趸批。鎭的北面有护鎭的河流,河的北岸,民国初建有江苏市第二模范监狱,毁于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抗日战役。西为官池,养有放生鱼。鎭东有万寿禅院,相传为庆祝淸末权后慈禧太后万寿所建。庵院之西为

  • 文章尋根問祖新路姓氏文化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1期  出版时间:2004-09-25
    关键字: 姓氏文化 常州姓氏 宗祠修谱 海峡两岸

    八大项,可说巨细无遗,蔚为大观,尤其其中「奉化溪口蒋氏迁自古常州」,必将为所有在台同胞所重视,预定全文将于下期显著刊出。「家必有祠、族必有谱」,显示了中国人「愼终追远」精神。民国三十六年暑假,笔者高永祖,追随家三叔公挹峯先生(清代最后的秀才),为三河口鎭高家荡宗祠修谱,因我倡导新的方法,新的编排(打破了北宋欧阳修的成规),由编谱人员主动逐户访问登记,在两个月完成,当年冬至大祭时发谱,每家只要买四本就有完整世系可考,节省了钱,也便于收藏,开创了划时代的修谱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