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泰原住民的好朋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吴天泰

    正当国内政坛关心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想在此次修宪中,将山地同胞正式正名为「原住民」时,其实原籍湖北的吴泰早已默默地为台湾地区的原住民做了许多事。吴泰家境虽不甚富裕,但由于父母极为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大学毕业之后,动用家中多年积蓄,让吴泰得以赴美求学,继续深造,而从赴美第二年起,她便因成绩优异而获奖学金,同时自己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终于花了六年时间取得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在美六年期间,她不但获得完整的人类学专业训练,同时在九十%以上

  • 文章三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刘汉卿 刘竞天 盛文

    △陆军上校兴平刘汉卿先生,于八月四日病逝台北,享年六十九岁,十四日在极乐殡仪舘大殓公祭后,安葬于北投第三公墓。△陕西保安县国大代表长沙盛文,字国辉先生,于八月八日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六十七岁。二十日在市立殡仪舘大殓公祭后,发引安葬于内湖区北势湖墓园。△国防部战地政务局三原刘竞少校,八月二十九日病近中坜寓所,享年五十四岁。九月九日在市立殡仪舘擧行公祭后安葬。

  • 文章一缕乡情寸心万里 吴球 黄瑂茔敎授伉俪北京来函

    来源期刊:《同安》 第51期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吴天球 北京 会庆 盛宴

    亲爱的诸位同安乡亲:多年夙愿今实现,万分喜悦口难言,鄕亲情意说不尽,借助歌声寄思念。永难忘,亲切热烈的会馆相见。共庆十六周年的会庆盛宴,鄕亲仍一次次的盛情招待;情浓意厚令我酒醉心甜。陈理长的特殊「恩典」,赠县志、鸳鸯戒,我永作纪念。年高八十方能获得的珍贵礼物;我这六十岁的「少年」也破例荣获一件。愿洪理长事增福、增寿、洪福齐。陈总干事玉玺兄馈赠印鉴。炳煌兄陪同漫游日月潭边。石梧兄多年来全面照应,为此行巧妙安排劳累在先。石浔村各宗亲倍加爱护,叔、姑、侄聚会

  • 文章(旅遊報導)「絲路之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3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7-01-03
    关键字: 天山 吐鲁番 丝路 牧场

    约十万人,现已增长至一百六十万。此地夏季昼长夜短,下午十时许太阳方落西山,早上五时许,太阳又自东方升起。一般人作息时间,均与内陆不同。我们于八月六日下午九时许到达迪化市,好像还是大白似的。出关后分乘三辆巴士,开往当地最高级旅馆—环球大饭店住宿。一路上走马观花,浏览沿途风光。街道整洁宽敝,路旁绿树成荫,万花争艳,瓜果溢香,没想到,在此西北大沙漠中尙有如此美好的绿洲。西北値得参观的景点甚多,我们受时间限制,未能尽兴,仅就印象最深者,择要分陈如次:一、山与

  • 文章七十位台灣客遊常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0期  出版时间:2008-11-15
    关键字: 常州 宁宝塔 旅游

    眞没想到,常州这么漂亮!下次来这里,一定要多住几!」登上一五三.七九米的宁宝塔,来自台北的陈绍栋感慨不已。十一月二日至三日,首批来常游览的七十位台湾游客踏上龙城的土地,参观游览了常州博物馆、中华恐龙园、宁禅寺、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吴氏中丞第等地,领略中华龙城的独特风姿。「离开大陆六十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来江南。」九十二岁的李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年事已高,一直想在有生之年来江南看看,这次的常州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剧的印象。「第一次来常州,没想到这个

  • 文章张大千水逸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张大千 天水逸事 天水物产 天水画展

    和尙有家前所未闻张大千先生是近代蜚声世界的画坛巨臂,徐悲鸿推崇大千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叶遐庵颂赞他为「赵子昂后第一人」。他摹仿石涛的画,维妙维肖,可以乱眞。他在中年以后,为了正本溯源,借鉴汉魏隋唐画风,毅然赴敦煌石窟,进行临摩工作,时値抗战艰苦阶段,交通阻塞,盗匪横行,他以坚定不拔之精神,排除万难,抵达敦煌石窟,夜以继日,历经两年半时间,临得壁画二百余幅,归途中路经水,当时笔者因公返里,在水玉泉观(秦州八景之一),和他有一面之缘,经陪同他游览的地方

  • 文章门、思故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4期  作者:羅橄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思乡 往事回忆 天门县

    西门鱼粉东门酒,南门煎包北门藕。」这是湖北省门县地方上的民谣。虽然我离开那里已经四十五年,但是那一般温馨中又带有几许心酸的往事,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如在目前。民国卅四年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国际战火又起,社会动荡不安,谋事不易。次年夏,好友正斌介绍我去门县敎书。从汉口到门的路程,并不算远,但那时候的公路,柔肠寸断,崎岖不平。我们搭乘的那辆公路局老爷客车,足足折腾了三,才到达县城。所谓客车,其实就是台湾现在所常见的无棚货车,既不能挡阳光,又不能

  • 文章汉剧须生泰斗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張善文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吴天保 汉剧 人物回忆

    保本名贤华,生于一九〇三年十二月六日汉阳县索河鎭,父名长淸,卖豆腐为生,家贫人口多,读了两年多书,酷爱看戏,学会哼唱、翻筋斗,颇有才,经亲友鼓励,在十三岁经人介绍入汉口满春戏院「」字科班学汉戏,取名小保,刻苦钻硏,三年艺满后,首次在戏院登台唱「文昭关」,他以独厚的唱腔,唱出人物的悲愤忧愁,从此名声崛起,一九二六年汉剧公会改选,他当选会长,十二年后任汉口「剧人联合会」理事长,一九五三年任武汉市戏曲学校校长。吴保一生为汉剧推除出新,切磋技艺

  • 文章创设花师山胞敎育硏究中心 薪传原住民文化兴山吴泰获选十大杰出女靑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作者:康武吉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傑出女靑年 吳天泰

    在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创设全国第一所山胞教育硏究中心的吴泰副教授,为台湾原住民推动文化教育,培育许多国小山胞教育的教师薪传族群艺术及山地母语,奠下山胞文化教育受重视的基础,而获选今年十大杰出女靑年。吴泰自台大人类学系、硏究所毕业,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七年,获得人类学、社会学硕士及博士,四年前应聘花莲师院社会教育学系任副教授,即以所学专长及地方所需,创设山胞教育硏究中心,促进国内硏究山胞文化教育问题,使她成为教育部山胞教育委员,带动山胞教育迈向鄕土

  • 文章兴山同乡吴顺在空气·水·土壤方面硏究的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吳開坤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吳天順 興山 硏究 成就

    顺祖籍湖北省兴山县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民国六十六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学系水利组,在澎湖服完兵役后,在台大农工系及水工试验所当硏究助理,参与翡翠水库模型试验,及在凤山热带试验所从事陡坡排水槽摩擦系数试验,七十年春到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攻读硕士及博士,硕士论文是「水库破裂时洪峯模拟」,博士论文为「港湾及河口潮汐造成的水流循环」,此理论被应用在世界最大的潮汐所在地:「Bay of Fundy」,此地潮汐起落常超过十二公尺,毕业后

共317条记录 1/3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