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偃師瑣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偃师 地理交通 名人古迹

    多數縣份的設置與命名、都各有它的歷史背景和成因;像偃師縣、自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始、這裏就形成了行政中心的範疇。武王伐紂時曾在此築了城、並且又在這息戎偃師,春秋時的周尸氏邑,也是設在這裏,於是到西漢時代,就把它劃爲一個縣,因武王伐紂的息戎偃師,所以叫做偃師縣。西晉時代雖有變易,但到隋朝便又吿恢復。明淸兩季,屬於河南的河南府、或河洛道。民國以來,劃爲河南省第十行政區。偃師東鄰鞏縣,西接洛陽,北面是黃河和邙山,南面有五佛、馬鞍、雙尖等諸山,伊水洛河是匯集於境...

  • 文章不盡岷江滾滾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岷江 成都 童年 地理位置 简介

    会合处,建于岷江南岸,曾一度因水患移北岸,其后仍迁回南岸,至今北岸尚有旧城。古代硏究地理者,均以岷江为千里长江源头,故单提一江字,即系包括岷江长江的总称,如上文黄帝之孙『靑阳降居江水』,即其一例。直至近代地理家,重察江源,由敍府金沙江上溯滇康靑海以迄巴颜喀喇山,始悉金沙江为长江源头,古称黑水,古书所谓华阳黑水为梁州,即谓华山以南以迄黑水均为梁州。至汉代始由梁州内分出益州,益州包括蜀郡、广汉郡、犍为郡,称为三蜀,与以东之三巴对称。敍州府即属犍为郡,至后汉刘先主时

  • 文章细说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浦东地理环境 浦东物产 浦东工业

    浦東在黃浦江東岸,北起吳淞口,南迄金山衞,成三角形,南北約自基隆至新竹,東西最寬部分,(在大團),約自豐原至天祥。爲一平原地帶,地勢差距不超過五公尺,因而故鄕的人畢生未見到山者大有人在,站在唐墓橋天主堂鐘樓上,(天主堂高一四〇尺),可以看到東海,西迄上海外灘,北面楊樹浦電力公司煙囱,南面川沙城,其他是茫茫無垠景象。天主堂建於淸光緖年代,十分雄偉,內部支柱以五支圓木合成,外包木板,似梅花型,羅馬型裝潢,室內高約五層樓,窗戶全用彩色玻璃,鐘樓高約十四層樓,抗...

  • 文章漫話陽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3期  作者:余新民蔡天相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阳逻 地理沿革 社会风貌

    話歷史陽邏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鎭,起於殷商,名於周秦,興於漢唐,曾名羅汭,又名若城,三國時始名陽邏。據考證,陽邏屬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前,陽邏香爐山就有人群「傍山而樵」,「逐水而居」,其埠爲「江渡要津」。當時此處長江,右岸灘塗突出,地名羅洲;左岸江湖相銜,水網密布,乃名「羅汭」。右岸羅洲稍下,左岸羅汭稍上,人們爲了有以區別,乃循「水之北爲陽」之義,以「陽」冠其名,遂爲「陽邏汭」。因「汭」、「洑」同義,亦名「陽羅洑」或...

  • 文章蓬來人——説蓬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培鴻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蓬莱 历代沿革 地理位置 蓬莱阁

    升蓬莱鎭为莱县。属登州。(唐武德四年,置登州,贞观元年废。如意元年复置登州、治牟平。)天宝初,更为东牟郡。乾元初,复改登州,宋、金两代,一仍唐旧。元初属益都路,继又改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省蓬莱入登州、隶莱州府。六年改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登州为府。仍置蓬莱县。清仍明旧。历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均为登州附廓县。民国废府存县,直隶山东省迄今。三、地理位置山东地形,颇似一卧骆驼,蓬莱位在骆驼之脑门上。在山东半岛最北端。隔着渤海海峡和辽东半岛的老铁山

  • 文章瑣憶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春陔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湘乡县 历史人物 地理区划 分县

    太原,乃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王氏居荷塘,应已十代以上,绝非乃祖父迁入也。女侠因心怀大志,赴日留学,协议与廷钧分居,并未离婚,且其后亦未与他人结婚,依中国伦理传统及户籍法之规定,仍为王氏妇,并为湘鄕人。湘鄕光复后,重修县志时,应予注意及之,特先吿知后之来者。贰、地理区画湘鄕建县于何时,手边无资料可查,不敢妄述。县以下之组织,就记忆所及,为「都」,都设都总,或称团总,都以数目番号次第称之。都下为区,区设区总,或称分团总,均由鄕绅集合推擧任之,为无给职,配合安护团

  • 文章伊陽地文人文概述(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伊阳 地理人文 乡土名人

    伊阳,乃徙寓斯土,至今县城内局有甪里街,用以纪念高贤,为吾伊人敬德尊贤,崇念哲人之具体表现,贤哲殊不能以畛域限也。杜甫:字子美,旧唐书本传,本襄阳人,后徙籍河南巩县,(注后又徙河南故公之田园均在巩洛)乾元元年六月自左拾遗出为华州功曹,冬晚间至东都归陆浑庄有忆弟诗二首。按唐书地理志,伊阙县有陆浑,公尝流寓伊阙,时盘桓于山水间,赋诗自娱。宋之问:字延淸,唐汾州人,天宝中游陆浑遂占籍焉,时赏山水,以诗传世。岑参:唐南阳人,留籍陆浑,览胜景,赏山水,赋诗自娱,诗传于

  • 文章莊敬墓園概況說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庄敬墓园 概况 地理位置

    墓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九里山鄕北庄村東北角,距離修武縣城北十三公里,毗鄰雲台山大道。墓園座北朝南,寬十三公尺,長廿五公尺。大門牌坊及園後靠牆上橫額題字前爲「莊敬墓園」,後爲「道範長存」。門坊柱上聯語爲「居仁由義光先德,建園立坊懷祖恩。」

  • 文章出版消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河南地理 河川 出版 消息

    万良教授,新蔡人,最近编著「河南地理略志」一书,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槪述疆域、地形、气候、河川、土壤、水利、农业、矿产、工业、交通、人口等共十一章,下篇为行政区,另附有豫籍来台首届国大代表、立监委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人物志,中华民族姓氏源流考等,文图并茂,洋洋十万余言,万教授特请本会分赠豫省每县一册,如个人需要者可电话:(〇二)三〇一四六八五,或邮政划拨一八九五一六三六号帐户万良先生,每册售价壹仟贰佰元正。

  • 文章左宗棠與甘肅貢院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王林子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左宗棠 甘肃地理区位 甘肃贡院 科举取士

    左宗棠(一八一二—一八八六),自季高,湖南湘陰人,爲有清一代名臣,一生政績頗豐。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左出任陝甘總督,任內爲甘肅辦了不少好事,其中在蘭州創建貢院一事至今爲甘人稱道。貢院,又稱舉院、棘圍,是清代舉行會試(在京城舉行)和鄕試(一般在各省省城舉行)的場所。清初,甘肅屬陝西省轄地,故鄕試貢院設在西安,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朝廷鑒於甘肅在西北的重要戰略地位,將其從陝西分出,自成一省,轄地包括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及內蒙古的一部分,省會幾經變更...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