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借花獻佛—簡介家鄉志書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晏天任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同乡会 历史文化 地方志 周年纪念

    种简介如后,借花献佛,以当本会成立廿周年纪念之献礼。1扬州府志:雍正十一年版,四十卷。尹会一、程梦星修纂。(杜鄕长亦有此本)2扬州府续志:同治十三年版,廿四卷。英杰等修纂。(杜鄕长无此本)3扬州府志:嘉庆十五年版,七十三卷。阿克当阿、姚文田等修纂。(杜鄕长无此本)4江都县志:乾隆八年版,卅二卷。歙县程梦星等编纂。(杜鄕长有此本,坊间未见出版)5江都县续志:嘉庆十六年版,十二卷。寳山李保泰编纂。(杜鄕长有此本,坊间未见出版)6江都县续志:光緖九年版,卅一

  • 文章修武縣誌元月問世免費贈文教單位 中華博物館發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修武县志》 中华博物馆 发行 地方志 书刊

    由中華博物舘編印發行之河南「修武縣誌」,業已脫稿,現正在印製中,預計在新年元月下旬可以出版發行。這本修武縣誌是修武在台同鄕爲了整理該縣文化,使在台同鄕後代對祖籍歷史文化有所認識,特公推張卜庥敎授負責編纂,此一修武縣誌,由任克重所創辦之中華博物舘負責編印及發行。該縣誌內容約卅萬言,並附有修武在台同鄕名錄。每本僅收成本費新台幣貳佰元,另加掛號郵費拾元,合計貳佰壹拾元,凡需要此書之各界人士及修武同鄕,請用郵政劃撥帳號一〇八九九九中華博物舘戶購買、或電話(〇二)...

  • 文章明清易代中的海州婦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地方志 妇女 《古朐考略》 清兵入关 抗清义旗 明末清初

    明清交替是個大時代,當時的知識分子比喻爲「天崩地陷」。甲申之變繼之以乙酉之變,闖獻之禍與南下清兵之攻伐擄掠,遭到明朝軍民的頑強抵抗,許多州城縣府的命官和守將,常常堅持到最後,寧可殉之以身(有的是全家自殺),也不向強敵投降。而在亡國慘禍中的婦女,其表現猶可稱道。江南湧現出一大批奇女子,如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顧眉樓、黃皆令、林天素、柳如是、王修微、寇白門等。這些南國名姝在氣節上要高過當日之士大夫,成爲這個大時代的強者。江北之海州在甲申、乙酉之變中產生的三...

  • 文章板浦「大天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大天池 名胜古迹 天龙泉 饮水 地方志

    「大天池」位于板浦鎭東郊,是此地有名的古蹟勝地之一。相傳唐朝初年,羅成率領兵馬戍邊,渡海到了板浦這沙灘小島,當時正値苦夏久旱,島上淡水奇缺,羅成視察中發現島東乾裂的沙灘地面上有一處很濕潤,便將手中銀槍揷入地下狠勁一挑,正巧挑出了一個泉眼,泉水甘甜,便命兵士開掘成塘,以供兵馬飲用。此泉大旱不乾,四季不涸,據說是海眼子,直通東海龍宮,故稱爲「天龍泉」,水塘被稱之「羅成飲馬池」。淸末,鹽運分司徐紹垣看到板浦百姓吃水困難,便將此塘開掘擴大,四周均用丈長條石鑲砌,...

  • 文章漢學硏究中心出版「臺灣地區公藏方志目錄」讀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汉学研究 中华文化 汉字学 地方志 中国台湾

    台湾公藏方志目录内全部线装本」(中央图书馆编辑)三千多种;并蒐集近三十年来台湾地区新修及翻印之地方志千余种(只注明出版者),实为自由中国「公藏方志目录」权威巨著,亦为学术界期待已久之工具书,对于世界各国硏究汉学者,必有伟大之贡献,令人钦仰。溯自民国五十九年四月,我国名流万耀煌、陈立夫、钱大钧、鲁荡平、刘先云、顾翊羣、高玉树、石钟琇、周开庆、严必康、李士贤…等硕彦,曾成立中国地方文献学会于台北巿,旋即擧办「中国地方文献展览,其意义为:㈠响应先总统 蒋公

  • 文章温州最早的地方志《永嘉郡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永嘉郡记》 地方志 温州 地域 山水 物产 人物 异闻

    刘宋郑缉之撰的《永嘉郡记》,是温州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而且也是我国地志中较早的一部,距今已有一五〇〇多年了。由于该书成书时间距永嘉(温州)建都(东晋太宁元年,公元三二三年)不出百年,所以是后世了解和研究温州建郡前期温州山水、风物等方面最为可靠与珍贵的文献资料。成书后不久,即被刘孝标《世说新语》、贾思勰(高阳)《齐民要术》、刘敬叔《异苑》等所引用。其后,司马贞《史记索引》、段成式《酉阳杂俎》、欧阳询《艺术类聚》、虞世南《北堂书钞》、李昉等《太平御览

  • 文章撫今追昔話奉賢

    来源期刊:《浦東》 第57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奉贤 返乡探亲 地方志 行政区划 运河 经济建设

    「奉賢」,這個位居杭州灣北岸,江蘇省東南隅濱海小縣,旣非軍事要地,也非經濟重鎭,而且設治時間較晚(淸雍正二年始自華亭縣(今爲松江縣)劃分部份地區設置奉賢縣),史籍也少記載。因此,除了吾伲浦東同鄕還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外,一到其他省縣,它的知名度低到近乎「零」。想當年抗戰期間,筆者「行走江湖」之時,有人問起「府上那裏」?我說「江蘇奉賢」,對方總是面露未之前聞的疑訝表情。於是又須加以補充說明:「奉命辦理的『奉』,選賢與能之『賢』。」可是,我雖說以明之,聽者對這...

  • 文章應如何消除輕侮江西人的老表稱呼和自強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江西老表 称呼 历史渊源 道教 地方英才 地方志

    中共官方资料,为中共牺牲有姓名之江西烈士达二十六万余人,占全国百分之十七,无姓名者不知其数,为各省之冠。为国民党在台守金马外岛之江西烈士,达三分之二。(撤退来台强征之赣籍青年十余万人守金马者)可谓为「勇于赴死的江西人」。再根据史书所载:「江西民性厚德载物,兼容并蓄」。地方志谓:「民俗仆陋,贫困而勤谨,大多自爱」。中国分省图说:「赣人民性纯朴,诚悫尙义。」是故无论在过去历史上,在近代人物与人民表现上,笔者认为,应可定名为:「诚朴尙义,勇于赴难」的江西人,以补上

  • 文章文廷式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文廷式 地方志 史学 翰林院 甲午战争 追思悼文

    —採自昭萍志略人物誌—文廷式字芸閣,一字道爔。(沐勛案。據萍鄕文氏四修族譜。字道希。號芸閣。昭萍志略誤。)爲壯烈公晟之孫,資政大夫高廉兵備道星瑞之子。附監生,光緖壬午中式順天鄕式舉人。天才超軼,讀書十行俱下,過目不忘;尤長于史學。譽噪京師,名公卿爭欲與之納交。己丑欽取內閣中書第一名,庚寅恩科成進士,覆試一等第一名,殿試一甲第二名及第。授職翰林院編修。旋充國史館協修,會典館纂修,本衙門撰文。癸已恩科,充江南鄕試副考官,所取多名下士。閱近人叢刊中,有梓其南軺...

  • 文章海州文獻之作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民营刊物 周年纪念 地方志 海峡两岸

    《海州文獻》已是吾之老友,相識六載矣。朋友楊君惠贈民國八十年六月出版第十三卷第二期(總四十九號)之《海州文獻》,洵一見「鍾情」,愛不釋手。貴刊所發表之文章和詩詞,其內容和文體,適合余之口胃。其版面之活,印刷之精,紙質之佳,令人見之產生舒服感。一時技癢,爲貴刊撰幾篇拙作,僅起到補白之作用,獻醜而已。《海州文獻》創刊二十週年。此不平凡之二十週年也。作爲民營之刊物,在一無所有,白手起家,而依賴在台之同鄉資助情況下,艱難地堅持走了二十個春秋坎坷之崎嶇道路,直至正...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