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建设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年來的台東警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振遠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地方建设 警政发展 政务总结

    筆者於七十六年元月十六日奉命接掌台東縣警察局,瞬間將届一年,猥以菲材,實有臨深履薄之感,爲期不負長官之厚望,乃恪遵警政署羅署長召見時之提示:「一、加强內部團結,維護基層士氣,蔚成優良風氣。二、重視敎育訓練,運用統合力量,追求高度績效。三、主動爲民服務,擴大服務效果,爭取民衆合作。四、堅守工作崗位,把握勤務重點,穩定社會治安。」作爲推動台東警政之圭臬;亦爲全局同仁努力達成之目標。一年來我內外勤全體同仁,均能精誠團結,上下一心,密切合作,心連心,手携手;紀律...

  • 文章談鈞瓷(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肆·新鈞產生之過程新鈞之產生,當自禹州知州曹廣權始,曹廣權湖南長沙人,有淸擧人,乃一飽學之士。雖處戊戌政變之後,然其思想及作法,仍力走維新變法之路。光緖二十七年辛丑來禹,光緖三十一年乙已孟秋,以東遊日本告去。其在禹知州任內,設學堂,計有甲種蠶桑學堂,師範學堂,蒙童小學各一所,以啓廸民智,並開煤礦燒瓷器而發展地方實業。「註」以禹州雖出產瓷器,但質粗不佳,曾在禹州州衙門東連家堂旁空地建窯,並聘江西景德鎭瓷匠來禹,從事改良,惜禹州瓷土質粗,內含鐵質及其他雜質甚...

  • 文章談鈞瓷(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庚、古鈞窯窯址,鈞瓷之新發現余於七十一年赴美,在華盛頓博物館閱**刋物文物,內有中共河南省博物院趙靑雲,所撰之河南禹縣鈞台窯址的發掘一文,文曰:「禹縣位河南中部,是鈞瓷的故鄕,考古工作者,曾在這個瓷鄕進行多次的調査,發現了九十六處窯址,採集了大量標本。尤其在禹縣城門內的鈞台與八卦洞附近(以下簡稱鈞台窯址。)其燒造規模和產品質量,均爲禹縣之冠。近兩年來,河南文物工作者,對鈞瓷窯址,進行了全面鑽採和重點發掘。根據鑽採材料,該窯址東西長約一千一百餘米,南北寬約三...

  • 文章對廣西故鄉的懷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人物事迹 教育历程 地方建设

    一、我生長的地方近年來,知道下一代孩子們,發現一個很不合「邏輯」的事,就是常聽到他們在說:我們生長的地方,不是我們的故鄉,我們的故鄉,不是我們生長的地方。這是事實,誰又能奈何呢?我的生長故鄉,是廣西融縣,(今分爲兩個縣,一是融水縣設舊址,一是融安縣設昔日的長安鎭。)我生長的故鄉,屬於融安縣,北區永安鄉(現爲板欖鎭)泗意村。幼被匪劫,家貧如洗。父早見背,全賴長兄,尊奉母命,主持家務,將我弟妹五人,教養長大。幼讀板欖小學,及融縣初中。嗣考南寧軍校童訓班,其後...

  • 文章經國先生與新贛南建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鍾禮杰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蒋经国 赣南 地方建设 工作进度 行政专员

    三二九人。⒎其他学校:共一二所,学生三、四二〇人。二、农业方面:⒈设立农场:原定五九五所,完成六五七所。2开垦荒地:原定一八、二五八亩,完成七九、四〇二亩。⒊种植树木:原定一、四七〇、〇〇〇株,完成九、九七九、二三七株。三、水利方面:⒈建造蓄水库:原定三一四座,完成二八八座。⒉建造水陂:原定二九二座,完成一、八八四座。⒊挖保塘:原定五、四二八口,完成七、二六八口。四、交通方面:⒈修路:二二、三四二公里。⒉修建桥梁:五、三八五座。五、商业方面:⒈成立合作社:一

  • 文章探親觀感(一)

    来源期刊:《浦東》 第53期  作者:鐘立鶴 出版时间:1988-07-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旅行证明 公寓大厦 农民收入 地方建设

    離開故鄕已經四十年,不通音訊也有四十年,時常在想着,假如一旦回去,那裏的人、事、地、物還能認識多少?自從開放探親以後,就申請台灣的出入境證、香港的兩次入境許可證,和大陸的台灣同胞旅行證明。等到證件齊全,就同妻束裝離台,經過香港,到大陸探親去了。香港中國旅行社的人問我有否和故鄕的親人連絡,我說無從連絡,他們就說不一定能找到我的親人。我說生長的地方終可認識,找到了生長的地方,就可問出親人的下落,他們又說不一定。當時我覺得他們未免言過其實,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情離...

  • 文章敬悼何前理事長尙時先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0期  作者:王伯音 出版时间:1990-04-15
    关键字: 何尚时 因病去世 北伐军 抗战胜利 地方建设 同乡会 寿园

    没有任何痛苦。他享年九十有三,眞是寿终正寝,福寿全归。尙时先生,奉贤县邬家桥人,靑年时代,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贡献良多;抗战期间,从事敌后工作,出钱出力,出生入死,冒险犯难,与敌伪作殊死战,厥功甚伟;抗战胜利后,参加浦东地方建设,不遗余力;于三十七年,众望所归,当选奉贤县国民大会代表,三十八年追随政府来台,在四十年之国大代表岗位上支持政府,响应国策,克尽厥职;唯此次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竟先一日逝世而未能投入选擧总统之神圣一票,不无遗憾耳。我在大陆求学

  • 文章海州五十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啓天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地方建设 教育生涯 海州中学 石室书院 孩童时代 中秋

    我親歷海州半世紀的風雨,親見古城二十年的巨變。一九四七年暑假,我爲投考海師,第一次來海州。數里之外,遠遠望見城東門的宏偉雄姿;及至踏著石板舖成的緩坡上行城下,抬頭仰望,更見其巍峨壯觀(見圖一),入外城門,進瓮城,轉而穿內城門,才進入城裡,足見古人防倭禦寇所費心思。上引詩作怨史家「只知李廣未封侯」而未諳古城在衛國保民中的功勞,良有以也。可惜她已於四十年前的瘋狂歲月中被毀!那次我離開海州,是一個月光朗照的晚上,出北門回望,臨洪門的倩影映于城濠中,倒影朦朦朧朧...

  • 文章贛榆經濟騰飛的翅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辛子方 赣榆区 地方建设 经济发展 渔业 大棚经济

    在《海州文獻》七十九期上,有幸拜讀社長辛子方先生的《贛榆縣的漁業經濟發展成功》文章。文章熱情洋溢地謳讚了贛榆漁民開發沿海灘塗搞人工養殖而獲得長足發展的喜人成就。這對寄跡海外的海屬父老無疑是個很大的慰藉,故鄉群眾更當爲之鼓舞。辛先生的文章是就漁業這個側面來反映贛榆蓬勃發展現狀的,這已令人振奮不已。然據江蘇《新華日報》近期所載,具有相當規模的贛榆大棚經濟,已獨步于淮海大地,是贛榆廣大農民通向致富又一條捷徑。爲飧我海屬諸鄉長、俊彥,特爲文具體介紹這方面的情況,...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