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民的脚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地名 闽台关系

    本文原名「浩刼江山沸」,逾十萬言,分十個單元,篇目爲:一、先民的脚步;二、浩刼江山沸;三、誓逐胡塵建義旗;四、無聲的炮彈;五、總督府的緊箍咒;六、勇士飛揚;七、願爲同胞倒海傾;八、農民血淚;九、瘋狂者的步履;十、血濃於水。乃爲乙未在台領導抗日英雄丘逢甲的姪孫女自由中國著名作家丘秀芷女士的「日本侵台史話」之所敍述。台灣光復以後,我政府已把它建設成復興基地,我們要深入瞭解先民開墾台灣的辛勞,瞭解到台灣和大陸血脈相連,才會更加益發珍惜旣有的成果,更會把這成果向...

  • 文章劉志洲山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刘志洲 传说故事 地名由来

    山川以人命名的不多,連雲港就有一座「劉志洲山」,連地圖上都有標誌。山根不少村名也和劉志洲有關。至今還流傳著錦雞王劉志洲的悲壯故事。傳說劉志洲是遠古少昊鳥國的錦雞成精,俗稱錦雞王。也不知哪個朝代,海州地方連年災荒,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起來造反。劉志洲就領頭盤踞朐山東南的一座小山頭上,築起城堡,佔山爲王,劫富濟貧。朝廷驚慌了,特派楊總兵帶兵趕來征剿。中軍大營就紮在山城西南十五里處,這裡便叫起「軍營」名。附近的「大屯」和幾個「小屯」,都是屯兵之處。官兵接連打了...

  • 文章探親拾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西秦公子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陕西省 名称由来 生僻地名 合阳线腔戏

    陕西名称的由来陜,是指今日的河南省陜县西南陜陌,周朝时,周成王将王畿千里之地(西起泾渭平原、东抵伊洛流域)以陜陌为界,分为东西二部分,陜陌以东归周公浩理,以西归召公治理,这便是周、召二公分陜而治。后人因而称陜陌以东的地方为陜东,以西的地方为陕西。以陕西为行区之名,始于唐朝。安史乱后,即设立陕西节度史,于是陕西之名从此定也。生僻的地名改字咱们陕西省有许多生僻的地名;使人看了头大,为了易于记得,于今都改了。雒南县改洛南县。盩厔县改周至县。郿县改眉县。醴泉县改

  • 文章細説家鄉-廣東潮州(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李南賢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广东潮州 潮州地名革沿 潮州地理 潮州物产

    壹、前言广东「潮州」之名,查考史书记载,初见于隋开皇十一年(民元前一三二一年)。如此命名,为取「潮水涨退」之义。这地名前后的沿革,略述如次:一、自秦至隋朝潮州在昔禹为扬州南境,春秋战国时代则为百越地。但有史可考的,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民元前二一二五年)之置南海郡,而以当时五岭之一的揭阳岭属之。由此可知潮州的原始地名为揭阳。秦时的揭阳是戌所,到了汉代,揭阳才置县,隶属南越。(那时揭阳县的地域兼有后来清代潮州九县和埕乡、平远、鎭平三县)新莽改揭阳为南海亭

  • 文章肥皂坑的由來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9期  作者:吳崙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肥皂坑街 童年回忆 地名由来 故里新貌

    我是肥皀坑街人。童年時候,每天背著書包,經過肥皀坑北岸,穿過一條又窄又長的無名胡同,再路過太平街,到雲衢小學去上學。休假日,經常和幾位同學或同齡兒童在肥皀坑邊上玩耍、嬉戲、捉蜻蜓。肥皀坑對我的印象最深,我也對肥皀坑的感情甚篤。肥皀坑的南緣有一條小路,是從增福巷到南大街的便道。我上學時經常隔坑望到我們的同學,從增福巷過來。如:陳心潔、李保全、彭釜、李金榮、鄭時喜等。我們在胡同口互相等候,攜手並肩,結伴同行。夏季是肥皀坑裏的水最多的時候。水清澈見底,魚兒在坑...

  • 文章故鄕吴集地名咏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李朝林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故乡情 地名咏趣 学者观点 人物感赋

    ●五絕部分:一、東埠立牌坊,西橋拱鐵羊。鳳溝耽史艞,戚竇踵前房。二、劉綖逐小吳,陶圩飮大渠。西橋拴立碼,後邵押前胡。三、趙溝拉史艞,東埠拱西橋。立碼趨劉綖,鐵羊上下撓。四、草庵傍野場,張許去何庄?東埠嶺頭綠,西橋柳樹黃。五、前胡迎後邵,東埠踏西橋。立碼蹬吳集,小墩搵大陶。六、小磙扎牌坊,草庵泊野場。鳳溝栽柳樹,史艞踏橋梁。七、大陶纏後邵,小磙壓前房。東埠蹁劉綖,西橋走鐵羊。八、吳集轄朱王,陶圩上夏庄。草庵羈立碼,柳樹插前房。九、史艞馬墩幽,西橋泊鳳溝。周...

  • 文章湖北陽新縣旅臺同鄕會緣起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李鴻緖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湖北阳新县 旅台同乡会 地名沿革 人文历史

    陽新,在漢爲雉水,其地有龍山。厥後,治屢劃遷,名因改易:宋稱永興縣,明日興國州,滿淸襲其舊名,民國改爲今號。轄三百里之土地,西枕大幕,東抵長江;擁七十萬之人民,南有柯陳,北多石馬。靈鍾燕厦,仰三理學於吳家;秀毓烏巖,數七學臺於劉氏。咸知親親長長,相安宅宅田田;似爲如此可永居,寧知其他之樂土?迨民國三十八年,河山變色;鳥雀無聲!憂時之士,擬共逃秦,有志之流,於以歸漢。深讅鯤瀛,昔爲神仙之府;今資光復之區。莫不匍匐爭趨,冀得乾淨可致。或隨空軍而着陸,或由海艦...

  • 文章家鄉瑣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施宏謨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怀念家乡 昆明十景 地名排列 环状油条 一坊两景

    十景之外另有一景称霸桥烟柳——出小东门或北门往金殿途中有一村庄曰小霸,地当河上,河边种满垂柳,村民在做饭时所生之烟与岸上之柳树枝叶相依相附有如一副泼墨山水昼。此景之名称或系借用西安东郊之灞桥之风景名称而来。二、昆明地名排排坐:幼时会将昆明地名选出以数目字开始顺序排列出来颇饶趣味。今依读音(非语音)列出之。一丘田,二纛街,三转弯,四吉堆,五显宫,绿㈥水河,麒㈦鳞寺,八角井,韮(九)菜园,石(十)牌坊。三、无独有偶之环状油条:我国民间早餐之食物中之油条均为长条形

  • 文章教育奬助金管理委員會決定 顧興中榮達坊爲正副主委 程運張壽平兼任執行秘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教育奖助金管理委员会 委员选聘 丁家桥 地名求证

    委员三十人名单,玆探录如下:荣达坊、顾念曾、程运、谢孟哲、高鸿勋、许倬云、陶鼎勋、华伯忠、严文衡、郁念祖、顾亦珍、顾兴中、朱达人、刘公正、冯泰山、张志金、荣宝全、唐森源、吴子声、朱仲春、沈冬映、汪祎成、周一士、庄廷良、侯拔仑、高景泰、张寿平、言卓君、廉光锷、王仁祖。顾金城来会查地名 无锡有无顾木头村顾金城鄕长,现任太平洋电缆公司总经理兼工程师,于五岁时随父离锡外出谋生,从此未曾到过故鄕,就其记忆,仅悉为无锡丁家桥顾木头村人,彼因怀念故鄕,撰写自传,对有无丁家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