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127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眷村的親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作者:袁蔓庭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故土回忆 眷村邻里 往事回忆

    東海國中三年級 袁蔓庭小時候總是常常聽到媽媽講起以前在眷村生活的往事,那時候還不了解眷村所代表的意義,直到漸漸長大之後才明白,原來眷村就是當年國民政府遷台時,外省人所聚集的地方。每次回去都能見到許多外省伯伯聚在一起聊天,雖然他們濃重的外省腔總是令我難以聽懂,但是不曉得為什麼,每當見到他們總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在我的印象之中,他們總會對我們這些小孩子露出慈祥的微笑,令人感到窩心。還記得,每次跟著媽媽回娘家,總會見到外公外婆熱情的歡迎我們,並且準備一桌好菜...

  • 文章鄕思點滴故園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陳懷聘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思乡 返乡 故乡回忆

    最近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德政,流亡來台老兵莫不雀躍三千而額手稱慶!筆者父母雖早隨來台,且先後年近期頤相繼謝世!然仍因有一妹及甥孫,與一女及外孫,和堂弟、妹及姪孫輩多親尙在故鄕,幷亦擬年後將返鄕一探。祇恐家鄕面貌及民情或有變態,故不免有近鄕情怯之預感!所有親朋故舊之思,鄕土草木之情竟至常相入夢點滴縈繞上心頭,爰試就記憶所及約略筆之於以待未來印照。吾鄕位置約在鄂城縣西偏北之境,東下距縣城及西上距鄰近武昌之葛店鎭各約四十華里,南濱湯家湖及北距長江又各約十華里左右,...

  • 文章八十自詠五古十四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閔芳坡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诗歌 回忆 抗战

    我生嘆不辰,一生居憂患。童年懵無知,時光亦短暫。天災歲不登,苛政招民怨。盜匪起苻,刼掠遍州縣。軍閥各稱雄,擁兵賭內戰。滿地盡干戈,生靈遭塗炭。礮聲動地來,七七驚事變。日寇鯨肆呑,列強皆震撼。決策在高峰,動員屬全面。風雨懍同舟,羣起赴國難。抗戰歷八年,軍民死千萬。空襲摧敵巢,歸功原子彈。蝦夷潰不支,投降無條件。民心望太平,歡聲動霄漢。**蓄陰謀,乘時稱兵叛。略地復攻城,所欲在奪篡。號令出朱毛,兇殘睨闖獻。勢同火燎原,紅到江南岸。和談旣無成,外援空企盼。中樞遠...

  • 文章故鄉的小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故乡 河流 回忆

    青年時期,性格浪漫,因公出差,常流連風景名勝。曾駐足長江大橋,觀賞長江滾滾東去;立黃河之濱,遠眺長河落日;漫步蘇堤,覽西湖風光之勝景;也曾泛舟於三面荷花一面柳的大明湖,抑或去趵突泉看噴湧不盡的地下泉水……但總記掛著故鄉的小河。故鄉是個偏僻的鄉村小鎭,占地數百畝,鎭上劉姓爲望族,故名劉小營。鎭前一條小河從東南流來,在村西南折而北行流入東營子河。兩岸楊柳青青,野花片片,河中流水清清靜靜的,宛若一條碧玉的彩帶,這彩帶繫在端莊美麗的故鄉身上,也牢牢地嵌在家鄉父老...

  • 文章鄕園紀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故乡 同乡 回忆 探亲 故居

    一、沿村故居在故鄕—河南省伊川縣沿村,我總共住了十九年,其後,我在台北巿的南港區住了三十多年,比在故鄕要長久得多,但在我的心目中,沿村的記憶要深刻的多,難然故居已不存在,可是我腦海中,卻留有故居的完整圖像。提起沿村,就要先提白楊鎭,附近的人都稱它爲白楊樹街,白楊鎭據說在隴海鐵路未開通以前是河南通往陝西的交通要道中的一個大站,因而白楊鎭的東西大街長約五里,而南北不過二里,且東西大道上的橋樑都修的很堅固,幾十年甚或上百年都完好無損,同時東大街在抗戰以前尙有可...

  • 文章懷念母校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回忆 母校 诗词

    甲、棗陽縣立楊壋小學棗邑西北地靈明,陽光大道物質盛,縣屬轄隸人傑旺,立庠安館導幼民。楊柳垂岸豔麗美,壋溪渠成滾水清,小鎮繁榮來作客,學子濟濟惦師恩。註:作者原居劉家寨,負笈楊壋讀小學。乙、湖北省立聯合中學湖疆寇蹄遭蹂躪,北府西遷恩施撐,省長號召罹難校,立即回返授課門。聯名整裝限期往,合食公費再讀生,中原青年齊薈萃,學子額首報德政。丙、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六十週年校慶—湖遙鄖山秦嶺麓,北濱棒河黌宇巍,省教計劃遴區署,立校男女來薈萃,第傳均州青史載,八節春...

  • 文章還鄉憶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4期  作者:—大樹後人—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还乡感慨 乡情回忆

    ㈠風雨還鄕日,滄桑感不休;如何江畔水,嗚咽亦悲秋。㈡曾沐春風樂,聯襟釣雪鱗;丈人峯匕暗,凄絕夜歸人。㈢一別終千古,追思淚滿襟;不堪冬日墜,難聞咳唾音。㈣舊伴今何處,携兒獨自行;前塵悲逝水,響往不勝情。㈤景物還依舊,溫柔久不存;桃花人面去,春夢了無痕。㈥七載長離別,今宵若相逢;一棺終不起,到此亦虛空。㈦國事蜩螗甚,烽煙到處驚;長眠愁未穩,臥聽鼓鼙聲。㈧終夜雨瀟瀟,哀思不易消;明朝寄柩處,欲把斷魂招。㈨江濱重涉足,一步一思量;思到前塵事,恨隨甬水長。㈩不覺泥...

  • 文章故乡幼年生活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故乡 徐州 回忆 教育

    俗語常說:「落葉歸根」,就是形容出門在外的人到最後總是想囘到自己的家鄕。這些年來,我們由於國家多難,有家難歸,更加深了每個人思鄕之情。現在居留在台省的年輕同鄕,籍貫雖然還是江蘇豐縣,但多半沒有到過原籍。大家每次聚會,總是希望年老的人能多說些家鄕往事,來作爲心理上的一種安慰,我想這也就是同鄕會要編印這種刋物的動機。我是生於民前八年,民國五年出外讀書,以後很少囘家,所以關於家鄕的事所能寫的,也只限於幼年在家短時期的生活囘憶。不過寫到家鄕生活,難免涉及地方沿革...

  • 文章懷鄉雜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楊貽達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怀乡 杂记 回忆 北郜村 先祖

    杨贻达 遗稿老家崞县北郜村我全家由大陆来台,忽忽已整十五年了。儿辈每于闲话家常时询及故鄕地方情形和老家家庭状况,我因在家时少,过去全凭内人给他们随时讲述。去冬内人病逝,我给他们零星的个别的讲说,实感不胜其烦,惟念儿辈念鄕心切,追本情热,特写这篇怀鄕杂记,一面对儿辈做个整个的解答,一面也藉做我个人离开老家二十多年来的回忆。我的老家是住在山西省崞县第五区北郜村。崞县位于太原以北忻县与代县之间,全县分五区,共四百八十多村,人口约二十五万;地域虽大,而山地几占

  • 文章探親記(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探亲 人物回忆

    一、前言:(家):是人類生長的搖籃,是棲身滋育的安樂窠,乃人類不可一日或缺的立足點。家庭是廣大社會的基層組織,是構成國家主要基礎。人類的入世、成長、與發育、都是在這個基點上滋生繁衍,茁壯運行,繼之以所學的智慧、能力、與感情,去改造家庭:回饋社會、貢獻國家,所以說:(人)、(家)、社會、國家、是血肉一體的結合體、與親切感,無論是販夫走卒、或者是達官顯貴,那怕你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永遠的懷念它!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悠久不息,綿延不斷的邏輯之所在。(人):爲萬物...

共1275条记录 1/12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