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尚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同鄕尋親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1期  出版时间:1994-11-20
    关键字: 寻亲 同乡 费浩卿 和尚

    一費浩卿,即費寶生男七十三歲屬狗一九四九年前後到台灣(其父費延璋)無錫費秀英姊妹找尋他。連絡人:王慕瑾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十二號五樓。電話:三〇九—一〇三四二大陸楊金秀尋找失散哥哥楊和尙:我兄楊和尙(小名,其大名已記不清)今年七十六歲,屬羊,江蘇省武進縣雪堰橋東街馬祥橋人。從小亡父,母改嫁兄妹相依爲命,我七歲時給胡埭西溪橋堵錦秋爲童養媳。我兄二十二歲時去上海謀生,後當兵隨軍去台灣,一九三七年失去聯繫,如有知情善人請告知下落信息不勝感激。聯系人:上海市大連西...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出殡 送丧 和尚 道士 乐队 孝子

    三十、出殯(續)在揚州的鹽商大戶或紳宦之家,有朝一日爲亡人出殯,如同賽會一樣。一早,即有人出來整理街道,有礙的攤位招牌皆一一退後移除,這種出殯叫「東龍槓」,(有人稱「獨龍槓」)引起沿街不少人觀看,可是看的人,左等右盼總等不到東龍槓來,叫人有點不耐,認爲有錢人做事顢頇隨便,素不知喪家在五更時即由南河下喪宅出發,由於全盤儀仗執事,素車白馬,與送喪人群棺柩眷屬等行列,從頭至尾長達數里,更爲了炫耀哀榮,多繞大街行走,而沿途路祭更是八步一祭,十步一祭,因爲親友衆多...

  • 文章潮州湘子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潮州 湘子桥 端午节 赛龙舟 广济和尚

    湘橋春漲 鄭昌時迤灑長橋界碧溪,綠榕蔭迎水東西。靈根絡石非依土,密集藏波不照泥。天上白榆紅映帶,闊別紅樹雁高低。扁舟暗掠雕欄過,雪掩蓬窗翠鳥啼。最近我讀到潮州市出版的鄉音報導,知潮州勝景湘子橋已整修完成,展現出一派美侖氣象萬千的新景象。當地市政府爲擴大慶祝,於去年工程竣工後的五月五日端陽節舉辦盛大龍舟競賽活動。競賽是日,各地方派出參加龍舟隊伍很多,競爭劇烈。湘子橋上及兩岸觀眾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因此亦使我回憶起民國三十四年九月,我國抗戰勝利後,追隨母校韓...

  • 文章明代吾浙之大和尙——蓮池大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樸庵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莲池大师 和尚 遗韵逸事 注经立说

    十人,居民苦之,自莲池每月诵经施食后,虎患遂绝。2.某年天旱,村民来求雨,莲池吿以但知念佛,并无他术,日念佛如故,一夕大雨,旱患顿解,村民欢庆,遂代构堂宇。3.莲池大师云游时,病于金陵瓦官寺,断息如死,业已入棺,将荼毘时,棺内有微声,因而启棺,得以生还。4.卅二岁出家时,继配汤氏十九岁,与其生母居杭州菜市桥畔,静寂过日,莲池六十岁曾送诗歌六首,点化汤氏(时年四十七岁)遂被感动,亦出家,法号株锦。5.万历十六年,仁和大疫,日毙千人,太守余公良枢请莲池大师诣灵芝寺禳灾

  • 文章天寧寺跨年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8期  出版时间:2013-03-25
    关键字: 天宁寺 跨年秀 钟声 新年祝福 松纯大和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天寧襌寺僧人敲響一〇八記鐘聲。伴隨著悠揚鐘聲,朗誦名家李音強和范麗萍朗誦了詩人徐志摩的《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天寧禪寺方丈松純大和尙爲全市人民送上新年祝福。

  • 文章常州天寧禪寺松純大和尙蒞台弘法鄭娟娥敬宴蓮香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天宁禅寺 松纯大和尚 台北 莲香斋 同乡会

    常州市天寧禪寺主持松純大和常法師於三月七日蒞台弘法,台北市議員鄭娟娥女士,東道教育集團董事長孫生蓮、張立人居士等,特於台北市人道國際集團蓮香齋接待。本會榮譽理事長曹仲植等應邀致歡迎詞,代表王鍾渝理事長致贈「弘法蓬萊」大錦旗,紀念松純大師來台弘法盛會。曹仲植是佛光山國際佛教會世界總會殘障福利委員會主委,熱心佛教活動,貢獻殊多。(注:曹仲植致贈松純大法師錦旗。)

  • 文章拜山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善余和尚 回忆往事 人物经历 探访普陀山

    在悟明法师八十寿辰纪念文中,开首便提到普陀山普余老和尚,拜会他的时间是民国三十八年夏季,虽然仅系一面之缘,但以那时生活、交通条件种种因素的影响,若非因缘际会是很难办到的。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成为我由不可能而完成拜山的最佳例証。虽然,我拜会善余老和尚仅四十分钟,感受之深,已在我的心中铸下永恒。他的神情,勖勉,慈悲的开示,像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导使我在人生惊涛骇浪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乐观、勤学、刻苦、忍耐,这八个字可以概括他对我开示

  • 文章普受和尚的传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普受和尚 苏马湾 黑风口 天庚亭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传说故事

    在連雲港對面的大海上,矗立著一座天然屛障—東西連島。在連島罾家嘴西二里的幽塢中,原有一座鎭海寺,是一座有名的海上蘭若。清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〇年)有位隱山和尙在這裡建一座草廬修行。後來,法起寺派一名小和尙叫做普受,字天庚,給隱山做徒弟。普受老家在鹽城,十來歲時便出家。鎭海寺的碑文裡說他「自積貲財,不事募化」,於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重建殿宇、廊廡計百餘間,徒眾日甚,遂爲海內叢林首創。」普受不事募化,卻又能重建殿宇,他的資金是怎麼來的呢?這裡有一個很...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