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顓頊帝嚳遺址初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馮連河 劉靜軒 黄國相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顓頊 帝嚳 古迹 遗址 陵墓 史料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居民,以蚩尤爲中心的九黎族(原住南方),與先于黃帝族進入中部地區的炎帝族發生爭鬥。炎帝族聯和黃帝族,在逐鹿(河北逐鹿)與九黎族大械鬥,打敗九黎族,蚩尤被殺。後來,炎黃兩族又在阪泉(河北懷來)發生三次大衝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進入中部地區,主要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爲帝顓頊也。」黃帝崩,顓頊立;顓頊崩,帝嚳立。顓頊、帝嚳是黃帝之後相繼而立的兩位古帝王。顓頊帝嚳其人、《大戴禮》、《史記...

  • 文章懷郷情愫與故邑方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陳廷元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故乡 县志 方志 出版 史料

    壹、遊子懷鄕離鄕愈久,懷念益深,這是人之常情。慰藉懷鄕念舊心情的方法之一,是閱覽故鄕典籍,回味鄕土的芬芳。吾■臨漳縣旅台鄕親近期聚晤時,曾有蒐集與出版縣志意見,並囑余赴學術機構查詢。本(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廿七日,河南省旅台同鄕在台北市中山堂集會,賈文斌鄕長(亦是我在開封師範學長)提議:整理與出版本省各縣縣志,請本省「文獻委員會」領導執行,大會一致贊同通過。旅台鄕長中,硏究河南方志極有成就者,首推「中原文獻」主編、國大代表李士賢先生。台灣大學名歷史敎授李守...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张福滨 罗佩光 悼念 史料

    福滨先生寿高八秩有七,从未为本刊撰稿,幸蒙惠颁「连中琐忆」一文,对少年求学往事如数家珍,类多连邑史料,弥足珍贵。本期艺文内容丰富,诗书画篇幅亦增,特向诸作者致谢。

  • 文章跨年度的台灣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田子渝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访台交流 发掘史料 乡音乡情

    卓见,无论是史识,还是史德、史才,最根本的是存眞,眞实的史料是史家求得千秋史笔的基础。因此,史家高度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他们无不耗尽心力去历史宝库中掘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和「国史馆」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我们此行目的就是到这些宝库去掘武汉近代史的宝藏。「近代史所」在台北南港,是台湾地区硏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权威机构,其中张玉法、陈三井、张朋园等学者享誉海内外。近代史所将我们安排在「中央硏究院」学术活动

  • 文章憶黃縣之八——萊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黄县 莱山 史料记载

    萊山不但是黃縣境內惟一高山,亦是膠濟鐵路以東第一座高山也。萊山西連洚山,洚水發源於此,山之西南東三面上半部岩石陡直,萊山發源於山南,經東面會入黃水河,共黨已於朱家老塋東二百公尺處,利用萊水,建光明水壩,預備發電。山上有月主眞君祠,現在恐已無踪矣。山尖有一石柱,相傳爲秦始皇拴馬樁,東面腰部有一萊山廟,何時所建,不得而知。村叟嘗言,從前有人在山南石縫中檢到貝殼及爛錨繩,如此,萊山在古時下部當沒海中。山麓皆爲梯田,種雜糧,南東兩面多植桃、梨及各種水果,尤其南面...

  • 文章同鄕動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胡中嶽 本社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发展历程 社长探亲 史料排版

    一层楼中足可供召开理、监事联席常会,存放史料档案、处理经常会务的办公室,期以实体的兑现,取信鄕亲,如是我们这跟随理事长飘泊了十多年,处境堪怜的同鄕会会址(连络中心),就可暂时的安定下来了。有了固定会址后,犹恐鄕亲消极自满之心重生,有碍计画进行,我们就要因势利导,接着提出:「建馆尙未成功,鄕亲仍须支持」、「一念之贞,一痛之忍,继续奉献」、「善尽义务,善用权利」、「按时缴纳常年会费,稳定会务正常推展」等呼吁;在此同时又行礼聘「会务顾问」、「划分会员所在地区」、「聘任

  • 文章鄉情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孫麒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简讯史料 徐华江 宋化纯 赠送留念

    说明一、这则简讯是从丰县发行的报纸上剪下来的,这报纸现存于日本。经由徐华江先生影印带回台湾,致赠乡长宋先生留存纪念。二、徐华江先生曾任空军联队长,于抗日战争期间,曾单机深入日本本土炸射以折损其士气而耀中华雄威。最近徐先生游历日本,受到英雄式的接待,并导引参观当时华文、日文相关事蹟报导与纪实文卷,因以获得此则珍贵史料

  • 文章(悼念鄉賢)劉心皇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吳夢桂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文学史料 刘心皇 散文 传记

    史的硏究,先生在相关资料蒐集方面所下的功力,是相当知名的,先生的家里,绝大部份的位置,都存放的是这些书册资料,年前才装了一百多箱,运赠友人,成立一个图书馆。亦因为先生有这些努力经营,其成果当然就十分丰硕与傲人。在这方面其著作举其要者就有:文艺理论「抗建文学论」,文艺批评「读书杂写」,「文坛往事辨伪」,「从一个人看文坛说谎与登龙」,现代史史料「张学良进关秘录」,评论「鲁迅这个人」,传记「赤魔群象」,「郁达夫与王映霞」,「徐志摩与陆小曼」,「弘一法师薪传」,「徐志摩

  • 文章讀者 作者 編者交流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时论社评 SARS疫情 《梦见妈妈》 史料征求

    或许该文在台湾也绝迹了吧!不过,吾人深信,「好文章」必然有人铭记或保存,倘若旅台鄕亲中有人尙能记忆,或存有该文者,希能割爱,以飨本刊读者。征求名人史料 本刊碍难照办任职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张彦忠先生,为编纂有功于连云港市建设与发展的近、现代名人录,致函本刊要求提供孙运璿、夏鼎文等名人之史料一节,本刊因无该项「史料档案」可查,恕难照办。惟本刊认为,征求类似史料,似应以「某一单位」或「某一机构」具名为宜,以个人名义,缺乏公信力,效果可能不佳。

  • 文章詩文迴響 石室春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石曼卿 史料考证

    海州文獻第八十八號有楊修之鄕長的大作「記江蘇省立東海師範校歌」,其中對「石室攻書」一典出處不詳。非爲不詳,乃時間過久,先生遺忘了。與東海師範近在咫尺的石棚山,位於錦屛山東北麓,因山有巨石,覆壓岩上如棚,故名石棚山,一名萬花岩,又名錦岩山。石棚山雖小,但自宋代大文學家石曼卿於此讀書,大詩人蘇東坡登臨賦詠,遂名聞遐邇,不朽千古。山上有一景曰:「石室春風」,位於石棚山南側。一石壁傾斜,上端突出,罩於岩根,形成一個避風雨、遮驕陽的天然石室,石壁上刻有明人的題刻「...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